níng nìng,(1) 情愿。【组词】: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2) 岂,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 语助,无实际意义。【组词】:不宁唯是。(1) 同“貯”。贮藏;积聚。(2) 古代宫室门屏之间。
sǐ,(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组词】: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别。死有余辜。(2) 不顾生命。【例句】:死志(牺牲生命的决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战。(3) 固执,坚持到底。【组词】:死心塌地。死卖力气。(4) 无知觉。【组词】:睡得死。(5) 不活动,不灵活。【组词】:死结。死理。死板。(6) 不通达。【组词】:死胡同。死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组词】:死文字。(8) 极,甚。【组词】:乐死人。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qū,(1) 使弯曲,与“伸”相对。【例句】:屈曲(qū)。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2) 低头,降服。【组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3) 冤枉,叫人不痛快。【组词】: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4) 理亏。【例句】: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5) 姓。
1. 宁愿去死,也不屈从。
例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竞燎身于烈焰中。
英[rather die than submit;]
⒈ 宁愿牺牲性命,也不向对方屈服。
引明 赵弼 《效顰集·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寧死不屈。”
刘白羽 《战斗的幸福·于金台》:“﹝ 于金台 ﹞真是个宁死不屈的人。”
张书绅 《正气歌》:“布鲁诺 宁死不屈,于一六〇〇年二月被判处极刑。”
⒈ 宁愿牺牲生命,也不屈服。用以表示意志坚定。
例如:「虽然敌人武力强大,但是全国军民抱著宁死不屈的决心,奋战到底。」
近不屈不挠 百折不挠 宁为玉碎 至死不屈
反卑躬屈膝 偷生怕死 苟且偷生 屈膝投降 委屈求全
1.这位将军宁死不屈,最后为国捐躯,那股死心塌地的忠烈精神,真是令人欣佩。
2.英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宁死不屈。
3.面对敌人的枪口,王若飞昂首挺立,宁死不屈。
4.他是个宁死不屈的革命战士。
5.在敌人面前,刘胡兰宁死不屈。
6.老人永生追求真理,宁死不屈。
7.被捕后,敌人打得他遍体鳞伤,但他宁死不屈,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概。
8.革命先烈,为了解放全中国,在敌人的屠刀下宁死不屈。
9.江姐在敌人的威逼下,宁死不屈,充分地表现出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质。
10.寒风中,竹子依然挺直,带着宁死不屈的坚持。
11.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刘胡兰宁死不屈,大义凝然。
12.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刘胡兰宁死不屈,大义凛然。
13.他宁死不屈,痛斥了敌人的罪恶行径。
14.革命志士宁死不屈,这无异于向敌人宣告:吾膝如铁,革命意志不是可征服的。
15.中华民族有着宁死不屈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光荣传统。
16.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宁死不屈,表现出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17.方志敏同志宁死不屈,表现出崇高的革命气节。
18.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刘胡兰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真是气贯长虹!
19.在敌人的法庭上,王若飞威风凛凛,宁死不屈。
20.他不怕威胁利诱,表现了共产党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