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漱玉 漱玉的意思
shù

漱玉

简体漱玉
繁体
拼音shù yù
注音ㄕㄨˋ 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ù, ◎ 含水荡洗口腔。【组词】:漱口。洗漱。盥漱(洗手或漱口)。

yù,(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组词】: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组词】: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3) 姓。

基本含义

用水洗净宝玉,比喻修身养性,提高品德修养。

漱玉的意思

漱玉 [shù yù]

1. 谓泉流漱石,声若击玉。语本晋·陆机《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漱玉 引证解释

⒈ 谓泉流漱石,声若击玉。

语本 晋 陆机 《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唐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诗:“漱玉临丹井,围碁访白云。”
唐 方干 《叙龙瑞观胜异寄于尊师》诗:“夜溪漱玉常堪听,仙树垂珠可要攀。”


国语词典

漱玉 [shù yù]

⒈ 形容泉水倾泻在石头上的声音非常清脆,有如敲击玉石。

唐·刘长卿〈过包尊师山院〉诗:「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
唐·方干〈叙龙瑞观胜异寄于尊师〉诗:「夜溪漱玉常堪听,仙树垂珠可要攀。」


漱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妙音释义:三种美妙的声音。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名臣》:“晁文元公 迥,少闻方士之术,凡人耳有灵响,目有神光。其后听於静中,若铃声远闻。耆年之后,愈觉清彻,公名之曰三妙音:一曰幽泉漱玉,二曰清声摇空,三曰秋蝉曳绪。”
    • 2.
      云英释义:⒈云母的一种。 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又云母有五种……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宜以春服之。”唐 白居易《早服云母散》诗:“晓服云英漱井华,寥然身若在烟霞。”明 汪道昆《洛水悲》:“云英五色,芝草丛生弥望。”⒉云气的精华,甘露。三国 魏 曹植《承露盘铭》:“下潜醴泉,上受云英。”赵幼文 校注:“云英谓甘露。”⒊泛指露珠,水珠。唐 皮日休《太湖诗·入林屋洞》:“屨泥惹石髓,衣湿霑云英。”清 徐昂发《漱玉亭》诗:“飞瀑溅积素,上散为云英。”⒋指白色的花。宋 晁端礼《蓦山溪》词:“飞雪满空来,翦云英、羣
    • 3.
      嗣响释义: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多用于诗文方面。《文选·沉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若夫 平子 艷发,文以情变,絶唱高踪,久无嗣响。”张铣 注:“艷,美也。言 张平子 文章之美,无能继其音响。”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子薪 年逾四十,始习倚声,学力未充,而才气甚旺,使天假之年,未始不可为 迦陵 嗣响。”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诗餘者,古诗之苗裔也。语其正则 南唐 二主为之祖,至 漱玉、淮海 而极盛,高 史 其嗣响也。”
    • 4.
      李清照释义:(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金兵入侵后流亡南方。她的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漱玉词》(辑本)。

漱玉(shu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漱玉是什么意思 漱玉读音 怎么读 漱玉,拼音是shù yù,漱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漱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