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奥区 奥区的意思
ào

奥区

简体奥区
繁体奧區
拼音ào qū
注音ㄠˋ ㄑ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ào yù,(1) 含义深,不易理解。【组词】:深奥。奥妙。奥秘。奥旨。(2) 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处隐蔽的地方。【组词】:堂奥。经堂入奥。(3) 姓。(1) 浊。(2) 同“燠”,暧。

qū ōu, ◎ 姓。

基本含义

指深奥的知识领域或高深的学问。

奥区的意思

奥区 [ào qū]

1. 腹地。

3. 深奥之处。

奥区 引证解释

⒈ 腹地。

《后汉书·班固传上》:“防御之阻,则天下之奥区焉。”
李善 注:“奥,深也。言 秦 地险固,为天下深奥之区域。”
宋 刘炎 《迩言》:“或曰:淮 堧千里,滨接 鲁 邓,昔为奥区,今为极边。”
清 刘大櫆 《游凌云图记》:“南方固山水之奥区,而 巴蜀 峨眉 尤为怪伟奇絶。”

⒉ 深奥之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张华》:“谈《老》《庄》之奥区,被《风》《雅》之絶旨。”


国语词典

奥区 [ào qū]

⒈ 内地、腹地。也作「隩区」

《后汉书·卷四〇·班彪传上》:「防御之阻,则天下之奥区焉。」

⒉ 深奥隐微之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


奥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取资释义:取得凭借、助益。语本《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实羣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扬 班 以下,莫不取资。”唐 韩愈《与李翱书》:“僕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於人,以度时月。”太平天囯 洪仁玕《资政新篇》:“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
    • 2.
      扶舆释义:⒈亦作“扶於”、“扶与”。犹扶摇。盘旋升腾貌。汉 王褒《九怀·昭世》:“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唐 韩愈《送廖道士序》:“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蟺扶舆,磅礴而鬱积。”明 刘基《满庭芳·寿石末公》词:“收拾尽,乾坤清淑,为瑞在扶舆。”孙中山《祭伍秩庸博士文》:“南纪奥区,扶舆磅礴,篤生哲人,树立岳岳。”⒉亦作“扶於”、“扶与”。旋转貌。《淮南子·修务训》:“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於猗那,动容转曲。”高诱 注:“扶转,周旋,更曲意更为之。”刘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孙 曰:“高 注传写脱误,当作‘
    • 3.
      襟带释义:⒈衣襟和腰带。《后汉书·蔡邕传》:“邕 性篤孝,母常滞病三年,邕 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⒉谓山川屏障环绕,如襟似带。比喻险要的地理形势。汉 张衡《东京赋》:“苟民志之不谅,何云巖险与襟带。”唐 杨炯《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三秦 六辅之奥区,五岳四瀆之襟带。”清 侯方域《定鼎说》:“闻之正位居体者,以中夏为喉舌,不以关陲为襟带也。”⒊比喻切于实用,不可暂离之物。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夫《尔雅》者,孔 徒之所纂,而《诗》《书》之襟带也。”唐 柳宗元《送豆卢膺秀
    • 4.
      邛笮释义:亦作“邛筰”。汉 时 西南夷 邛都、笮都 两名的并称。约在今 四川 西昌、汉源 一带。后泛指西南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唐 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全 蜀 兮奥区,枕 邛 笮 兮倚 巴 渝。”清 陈维崧《赠李研斋太史》诗:“故里新年栈道开,官军已缚 邛 笮 长。”清 陆寅《宣德箭歌》:“已见蒲稍入 大宛,更闻蒟酱开 邛 筰。”

奥区(aoq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奥区是什么意思 奥区读音 怎么读 奥区,拼音是ào qū,奥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奥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