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贯甲 贯甲的意思
guànjiǎ

贯甲

简体贯甲
繁体貫甲
拼音guàn jiǎ
注音ㄍㄨㄢˋ ㄐㄧ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àn,(1) 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例句】:“贯朽而不可校”。腰缠万贯。(2) 穿,通,连。【组词】:贯穿。贯串。贯通(➊连接,沟通;➋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连贯。贯注。贯彻。贯珠(连珠成串,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鱼贯而入。(3) 古同“惯”,习惯。(4) 原籍,出生地。【组词】:籍贯。(5) 姓。

jiǎ,(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组词】: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组词】:甲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例句】: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组词】:盔甲。甲兵。甲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组词】:甲板。装甲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组词】:龟甲。(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组词】:指甲。(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组词】:保甲。甲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例句】:甲坼(外表裂开)。(10) 同“胛”,肩胛。

基本含义

形容勇猛无畏,穿甲而过。

贯甲的意思

贯甲 [guàn jiǎ]

1. 洞穿衣甲。

2. 穿上衣甲;擐甲。

4. 把衣甲的叶片串连起来。

贯甲 引证解释

⒈ 洞穿衣甲。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以刺 王僚,贯甲达背。”
清 李渔 《风筝误·习战》:“可喜的是弓弯夜月,剑倚秋霜,枪能贯甲,箭似穿杨。”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粤人善鸟枪》:“其曰爪哇銃者,形如强弩,以绳悬络臂上,遇敌万銃齐发,贯甲数重。”

⒉ 穿上衣甲;擐甲。 《晋书·李歆传》:“士业 闻,引兵还,为 逊 所逼。

士业 亲贯甲先登,大败之。”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人人开弓并蹬弩,个个贯甲与披袍。”
评弹《再生缘》第十八回:“看她身上是神气活现,顶盔贯甲,哪能想到是位小姐。”

⒊ 把衣甲的叶片串连起来。

《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马衍组甲厉兵” 唐 尹知章 注:“组甲,谓以组贯甲也。”


贯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擐甲释义:穿上甲冑,贯甲。《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宋书·建平王宏传》:“至於边城举燧,羽驛交驰,而望其擐甲推锋,立功閫外,譬缘木求鱼,不可得矣。”清 姚鼐《出塞》诗:“连营鼓角夜星环,擐甲弓刀晓露閒。”
    • 2.
      组甲释义:⒈甲衣。 用丝绳带联缀皮革或金属的甲片。《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马衍组甲厉兵,合什为伍,以修於四境之内。”尹知章 注:“组甲,谓以组贯甲也。”一说,组甲为漆甲成组文。见《左传·襄公三年》“组甲三百”晋 杜预 注。宋 欧阳修《送郓州李留后》诗:“组甲光寒围夜帐,綵旗风暖看春耕。”⒉借指士兵、军队。《陈书·陈宝应传》:“﹝ 昭达 ﹞率緹骑五千,组甲二万,直渡 邵武,仍顿 晋安。”明 恽日初《燕京杂感》诗:“月明组甲三千里,风动琱弓十六州。”
    • 3.
      贯甲提兵释义:贯甲:穿着盔甲;兵:兵器。 身穿盔甲,手持兵器。形容充满杀气的样子。
    • 4.
      骇扰释义:惊慌骚乱。 《晋书·姚兴载记下》:“禁兵见 兴,喜跃,贯甲赴贼,贼众骇扰。”《隋书·天文志中》:“三日,拂枢动乱,骇扰无调时。”《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六年》:“今出其不意,大军猝至,彼必骇扰,不知所为,擒之必矣。”

贯甲(guanj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贯甲是什么意思 贯甲读音 怎么读 贯甲,拼音是guàn jiǎ,贯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贯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