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持 自持的意思
chí

自持

简体自持
繁体
拼音zì chí
注音ㄗˋ ㄔ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chí,(1) 拿着,握住。【组词】:持笔。持枪。持牢(把稳)。(2) 遵守不变。【组词】: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3) 主张,掌管。【组词】: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4) 对待,处理。【例句】: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胜。(5) 扶助。【组词】:支持。撑持。

基本含义

自己克制,不依赖他人。

自持的意思

自持 [zì chí]

1. 自我克制和把持。

不能自持。

[control oneself; restrain oneself; exercise self-restraint;]

自持 引证解释

⒈ 自我克制。

《史记·儒林列传》:“宽 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
唐 元稹 《莺莺传》:“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毋及于乱。”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后德》:“今上皇后 弘吉剌氏 ……性节俭,不妬忌,动以礼法自持。”
巴金 《灭亡》第十四章:“但他终于能够自持,不曾把爱情向 李静淑 表白出来。”

⒉ 自守;自固。

《商君书·农战》:“国不晨,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
《汉书·刘歆传》:“歆 数以难 向,向 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持其《穀梁》义。”
晋 羊祜 《请伐吴疏》:“吴 缘 江 为国,无有内外,东西数千里,以藩篱自持,所敌者大,无有寧息。”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四:“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虑患防危,如履渊氷,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犹恐不及。”

⒊ 谓自己掌握或处理。

《新五代史·吴世家·杨隆演传》:“宋氏 之专政也, 隆演 幼懦,不能自持,而 知训 尤凌侮之。”
宋 秦观 《清和先生传》:“然先生遇事多不自持,以待人斟酌而后行。”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则堂>诗序》:“吴丞相 坚,号老儒,不能自持,一切惟 贾餘庆 之命。”

⒋ 自己维持;自己坚持。

《汉书·公孙弘传》:“今事少间,君其存精神,止念虑,辅助医药以自持。”
唐 皮日休 《鹿门夏日》诗:“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絶粒,直使身无为。”
宋 陆游 《费夫人墓志铭》:“虽有疾,强自持不怠,至疾平,太夫人或终不知。”


国语词典

自持 [zì chí]

⒈ 保持自尊和庄严。

《列子·杨朱》:「卫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固未足以得此人之心也。」
《文选·宋玉·神女赋》:「喟扬音而哀叹,頩薄怒以自持兮。」

矜持

⒉ 自我控制。

《文选·任昉·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余既未至郭仍进村维舟久之郭生方至诗》:「望久方来萃,悲欢不自持。」


自持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矜持释义:⒈庄重;严肃:矜持不苟。 神态矜持沉稳。⒉拘谨;拘束:他第一次上台发言,显得有点矜持。

自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心摇摇释义: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安。形容心神恍惚,难以自持。
    • 2.
      书奏释义:指书简、奏章等。《史记·儒林列传》:“宽 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书奏,敏於文,口不能发明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书奏箴铭,生於《春秋》者也。”王利器 集解:“《文心雕龙·书记》篇:‘书者,舒也,舒布其言,陈之简牘,取象於《夬》,贵在明决而已。’又《奏启》篇:‘奏者,进也,言敷於下,情进於上也。’”唐 元稹《刘君墓志铭》:“凡 乌 之战阵、谋取、案牘、书奏之事,皆咨之。”宋 曾巩《<类要>序》:“其在朝廷五十餘年,常以文学谋议为任,所为赋颂、铭碑、制詔、册命、书奏、议论之文传天下
    • 3.
      井渫不食释义:指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
    • 4.
      井渫莫食释义: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同“井渫不食”。
    • 5.
      井渫释义:谓井已浚治。比喻洁身自持。
    • 6.
      从骑释义:⒈骑马的随从。 《史记·魏公子列传》:“市人皆观公子执轡。从骑皆窃駡 侯生。”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一:“司马温公 ……官宫祠,乘马或不张盖,自持扇障日。程伊川 谓曰:‘公出无从骑,市人或不识,有未便者。’”⒉随从的骑兵。《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瓚 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唐 韩翃《祭岳回重赠孟都督》诗:“从骑尽 幽 并,同人皆 沉 谢。”
    • 7.
      具服释义:⒈完全服罪。《汉书·赵广汉传》:“长安 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 使吏捕治,具服。”《新唐书·第五琦传》:“会有告 琦 纳金者,遣御史驰桉,琦 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 夷州。”⒉朝服。《新唐书·车服志》:“具服者,五品以上陪祭、朝饗、拜表、大事之服也,亦曰朝服。”
    • 8.
      冲守释义:淡泊自持。
    • 9.
      凛慄释义:⒈严寒;冷得发抖。唐 杜甫《北征》诗:“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宋 范成大《吴船录》:“儘衣笥中所藏,躡毡鞾,犹凛慄不自持。”⒉亦作“凛栗”。恐惧;惊恐。宋 叶适《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民事瘟神谨,巫为阴廡复屋,塑刻诡异,使祭者凛慄,疾愈众。”茅盾《动摇》十二:“方太太 分明看见那臃肿痴肥的身体悬空在一缕游丝上,凛栗地无效地在挣扎。”⒊引申为冷峻而令人敬畏。清 方文《宋遗民咏·王鼎翁炎午》:“创为生祭文,辞义何凛慄。”
    • 10.
      单孑独立释义:单孑:单身一人。只身一人,独立自持。
    • 11.
      后仰前合释义:仰:仰面朝天;合:弯身俯地。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形容大笑的样子。
    • 12.
      哀杖释义:丧礼中,孝子因哀痛不能自持,故必扶杖,其杖称“哀杖”。
    • 13.
      国寳释义:⒈国家的宝器。《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寳,我亦得地,而紓於难,其荣多矣。”杜预 注:“国寳,谓甗磬。”唐 崔曙《奉试明堂火珠》诗:“遥知太平代,国寳在名都。”宋 叶适《受玉宝贺表》:“天运重来,国寳再得;感深昔念,喜甚今逢。”⒉特指传国玺。《新五代史·杂传·王珂》:“庄宗 自 鄆 入京师,末帝 闻 唐 兵且至,日夜涕泣,不知所为,自持国寳,指其宫室谓 瓚 曰:‘使吾保此者,繫卿之画如何耳!’”⒊国家的宝贵人材。《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寳也。”唐 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
    • 14.
      委珠释义:《东观汉记·锺离意传》:“显宗 时,意 为尚书,交趾 太守坐赃千金,徵还伏法,詔以其貲物班赐羣臣,意 得珠璣,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后以“委珠”为不收赃物,清廉自持之典。
    • 15.
      嫇奵释义:⒈自持貌。 ⒉面平貌。
    • 16.
      子夏悬鹑释义: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 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 17.
      孤忠释义:⒈忠贞自持,不求人体察的节操。⒉指忠贞自持的人。
    • 18.
      心旌摇曳释义:旌:旗子;摇曳:摆动。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 19.
      心荡神怡释义:指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指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同“心荡神摇”。
    • 20.
      心荡神摇释义:指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指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

自持(zic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持是什么意思 自持读音 怎么读 自持,拼音是zì chí,自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