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招 自招的意思
zhāo

自招

简体自招
繁体
拼音zì zhāo
注音ㄗˋ ㄓㄠ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zhāo,(1) 打手势叫人来。【组词】:招唤。招呼。招手上车。(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组词】:招集。招收。招纳。招贤。招聘。招兵买马。(3) 应接。【组词】:招待宾客。(4) 引来。【组词】:招惹。招引。招揽。招致。(5) 承认自己的罪行。【组词】:招供。招认。不打自招。(6) 同“着”。(7) 摇动。【例句】: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基本含义

自己招惹麻烦或祸害。

自招的意思

自招 [zì zhāo]

1. 自取;自致。

3. 自己供认。

自招 引证解释

⒈ 自取;自致。

《后汉书·独行传·谯玄》:“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復辞,自招凶祸。”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亶 掩泣而言曰:‘罪过自招,自灭自消,岂敢更将面目,来污圣朝。’”
宋 真德秀 《再守泉州劝农文》:“比之游惰废业,自取飢寒,放荡不谨,自招危辱者,相去远矣。”

⒉ 自己供认。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刘爷 看了书吏所録口词,再要拷问,三人都不打自招。”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此皆 湖上笠翁 瞒人独做之事,笔机所到,欲讳不能,俗语所谓不打自招者非乎。”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许钦文 自名他的第一本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


自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于飞释义:飞;偕飞。于,语助词。《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郑玄 笺:“飞集藂木,兴女有嫁于君子之道。”《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 卜妻 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有嬀 之后,将育于 姜。’”杜预 注:“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鏘鏘然。犹 敬仲 夫妻和睦,适 齐 有声誉。”后因以喻夫妻(或男女)同行或恩爱和合。元 张可久《满庭芳·春怨》曲:“清明近,于飞上坟,不由我不伤神。”明 沉青门《普天乐·思情》套曲:“孤时限岂自招?于飞愿天应为保,且把香来着意
    • 2.
      开门揖盗释义:打开大门,恭敬地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害。《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揖(yī):拱手行礼。
    • 3.
      引水入墙释义:比喻自招灾祸。
    • 4.
      张弧释义:⒈把弓拉开,做好发射准备。语出《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説之弧。”王弼注:“先张之弧,将攻害也。”汉扬雄《太玄·毅》:“豨毅其牙,发以张弧。”司马光集注:“豕毅其牙,适足自招射猎而已。”《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帝﹞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后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⒉引申为事先做准备,防患于未然。⒊指动武,用兵。⒋谓扫除。
    • 5.
      披麻救火释义:披着麻去救火。 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
    • 6.
      放虎自卫释义: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 7.
      放虎自衞释义:比喻寻求保护不当,反而自招祸害。晋 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主 至 巴郡。巴郡 严颜 拊心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衞者也。’”
    • 8.
      渡江楫释义:《晋书·祖逖传》:“帝乃以 逖 为奋威将军、豫州 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鎧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 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济者,有如 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嘆。”后以为出征宣誓的典故。
    • 9.
      綳爬吊拷释义:同“绷扒弔拷”。《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后面做公底赶上,将一条绳子缚了 苗忠 并大字 焦吉、茶博士 陶铁僧,解在 襄阳府 来,押下司理院,綳爬吊拷,一一勘正,三人各自招伏了。”
    • 10.
      膏明释义:膏火照明。 语出《汉书·龚胜传》:“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谓薰草因有香气而招致焚烧,膏火因能照明而招致销毁。后多以“膏明”喻人因有所为而自招其祸。
    • 11.
      自作孽不可活释义:自招的罪孽或灾祸是逃脱不了的。
    • 12.
      自取罪戾释义:指自招罪过。 亦作“自取咎戾”。
    • 13.
      自取咎戾释义: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
    • 14.
      自讨释义:⒈自我责罚;自请处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軫 曰:‘匹夫逞志於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⒉自招;自惹。如:自讨没趣。
    • 15.
      自诒伊戚释义: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 16.
      自贻伊戚释义: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 17.
      讨打释义:谓自招挨打。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三折:“你这小贱人还不赶他出去,要讨打哩。” 明 凌濛初 《北红拂》第三出:“[净:]俺家三郎拳头重,略有些不是,一拳便打个倒栽葱。而今换了这个官人,不知拳头轻重如何。请先打一拳试试看。[丑:]怎的讨打?”《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想他那讨打的原故,不过为着书房的功课起见。”
    • 18.
      调脣释义:搬弄是非。明 单本《蕉帕记·闹题》:“敢来调脣,自招人唾骂,费我香濜。”
    • 19.
      贾害释义:自招祸害。《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杜预 注:“贾,买也。”晋 张华《鹪鹩赋》:“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唐 柳宗元《种白蘘荷》诗:“钱刀恐贾害,飢至益逡巡。”

自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于飞释义:飞;偕飞。于,语助词。《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郑玄 笺:“飞集藂木,兴女有嫁于君子之道。”《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 卜妻 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有嬀 之后,将育于 姜。’”杜预 注:“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鏘鏘然。犹 敬仲 夫妻和睦,适 齐 有声誉。”后因以喻夫妻(或男女)同行或恩爱和合。元 张可久《满庭芳·春怨》曲:“清明近,于飞上坟,不由我不伤神。”明 沉青门《普天乐·思情》套曲:“孤时限岂自招?于飞愿天应为保,且把香来着意
    • 2.
      开门揖盗释义:打开大门,恭敬地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害。《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揖(yī):拱手行礼。
    • 3.
      引水入墙释义:比喻自招灾祸。
    • 4.
      张弧释义:⒈把弓拉开,做好发射准备。语出《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説之弧。”王弼注:“先张之弧,将攻害也。”汉扬雄《太玄·毅》:“豨毅其牙,发以张弧。”司马光集注:“豕毅其牙,适足自招射猎而已。”《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帝﹞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后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⒉引申为事先做准备,防患于未然。⒊指动武,用兵。⒋谓扫除。
    • 5.
      披麻救火释义:披着麻去救火。 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
    • 6.
      放虎自卫释义: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 7.
      放虎自衞释义:比喻寻求保护不当,反而自招祸害。晋 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主 至 巴郡。巴郡 严颜 拊心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衞者也。’”
    • 8.
      渡江楫释义:《晋书·祖逖传》:“帝乃以 逖 为奋威将军、豫州 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鎧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 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济者,有如 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嘆。”后以为出征宣誓的典故。
    • 9.
      綳爬吊拷释义:同“绷扒弔拷”。《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后面做公底赶上,将一条绳子缚了 苗忠 并大字 焦吉、茶博士 陶铁僧,解在 襄阳府 来,押下司理院,綳爬吊拷,一一勘正,三人各自招伏了。”
    • 10.
      膏明释义:膏火照明。 语出《汉书·龚胜传》:“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谓薰草因有香气而招致焚烧,膏火因能照明而招致销毁。后多以“膏明”喻人因有所为而自招其祸。
    • 11.
      自作孽不可活释义:自招的罪孽或灾祸是逃脱不了的。
    • 12.
      自取罪戾释义:指自招罪过。 亦作“自取咎戾”。
    • 13.
      自取咎戾释义: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
    • 14.
      自讨释义:⒈自我责罚;自请处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軫 曰:‘匹夫逞志於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⒉自招;自惹。如:自讨没趣。
    • 15.
      自诒伊戚释义: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 16.
      自贻伊戚释义: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 17.
      讨打释义:谓自招挨打。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三折:“你这小贱人还不赶他出去,要讨打哩。” 明 凌濛初 《北红拂》第三出:“[净:]俺家三郎拳头重,略有些不是,一拳便打个倒栽葱。而今换了这个官人,不知拳头轻重如何。请先打一拳试试看。[丑:]怎的讨打?”《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想他那讨打的原故,不过为着书房的功课起见。”
    • 18.
      调脣释义:搬弄是非。明 单本《蕉帕记·闹题》:“敢来调脣,自招人唾骂,费我香濜。”
    • 19.
      贾害释义:自招祸害。《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杜预 注:“贾,买也。”晋 张华《鹪鹩赋》:“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唐 柳宗元《种白蘘荷》诗:“钱刀恐贾害,飢至益逡巡。”

自招造句

1.这样做,无疑是不打自招,暴露了他自己的丑恶嘴脸。

2.纳粹帝国的残暴行为,在他们的信中不打自招

3.每次遇到困难,猪八戒都吵着闹着要散伙,回他的高老庄过小日子去,其用意真是不打自招

4.到处大声嚷嚷,你们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5.日军的残暴行为,在他们的信中不打自招

6.你的这些辩护,实际上反成了不打自招

7.不打自招,自寻烦恼,不要随便去做保证,因为非常幼稚。

8.你想让他享受到这些花架子短语多一点,挑选一件伎俩或两名来自招摇过市黄铜。

9.他无意中说漏了嘴,这真是不打自招

10.他忙于辩解的样子,简直就是欲盖弥彰,不打自招

自招(zizh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招是什么意思 自招读音 怎么读 自招,拼音是zì zhāo,自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