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匍匐 匍匐的意思

匍匐

简体匍匐
繁体
拼音pú fú
注音ㄆㄨˊ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ú, ◎ 〔匍匐〕a.爬,手足并行,如“匍匍前进”;b.竭力,如“凡民有丧,匍匍救之”;c.趴,如“有些植物的茎匍匍在地面上”。均亦作“匍伏”。

fú,(1) 〔匍匐〕见“匍”。

基本含义

指人或动物爬行的姿势,腹部贴着地面,四肢伸展。

匍匐的意思

匍匐 [pú fú]

1. 以腹贴地前进。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巡逻兵在敌军炮火下匍匐过阵地。

[ belly; ]

2. 躯体贴地(像虫、蛇、 龟)缓慢爬行。

匍匐前进。

[ crawl; ]

3. 使自己俯卧。

匍匐在主子脚下。

[ prostrate; ]


国语词典

匍匐 [pú fú]

⒈ 手足伏地爬行。明·马中锡也作「匍伏」、「蒲伏」、「蒲服」。

《庄子·秋水》:「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中山狼传》:「先生伏质就地,匍匐北进。」

蒲伏

⒉ 比喻急遽、尽力。

《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文选·刘琨·答卢谌诗》:「裹粮携弱,匍匐星奔。」


匍匐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蒲伏释义:犹匍匐。 伏地而行。《左传·昭公十三年》:“怀锦奉壶饮冰,以蒲伏焉。”明 吾丘瑞《运甓记·弃官就辟》:“咫尺龙门,蒲伏侯门。”吴魂《中国尊君之谬想》:“蒲伏屈膝于其马前,凛凛然求博主人之欢心。”

匍匐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直立释义:笔直地站着或竖着。

匍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勃屑释义:匍匐而行。
    • 2.
      勃窣释义:⒈亦作“勃崒”。 匍匐而行;跛行。⒉犹婆娑。形容才气横溢,词彩缤纷。⒊犹婆娑。纷披貌。⒋犹婆娑。摇曳貌。
    • 3.
      匍匐释义:⒈爬行:匍匐前进。匍匐奔丧(形容匆忙奔丧)。⒉趴:孩子们匍匐在炕上画画儿。有些植物的茎匍匐在地面上。
    • 4.
      单花系释义:一个物种,匍匐茎不发达,短而细。
    • 5.
      压蔓释义:把瓜类等作物匍匐在地面上的蔓每隔一定距离用土压住。压蔓可以防止蔓被大风或动物折断,并能促使蔓上长出不定根,多吸收养分。
    • 6.
      合叶苔科释义:植物体黄绿色,褐色或红褐色,主茎匍匐,分枝倾立或直立。
    • 7.
      吐根释义:⒈一种热带美洲灌木。 ⒉热带南美洲产的一种匍匐植物,花下垂。
    • 8.
      失步释义:⒈谓该去而没有去成。 ⒉乱了步伐。⒊畏避不前。⒋失其故步。比喻摹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固有的技能。语本《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餘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隋书·王贞传》:“适鄢郢而迷涂,入邯郸而失步。”
    • 9.
      岐嶷释义:《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 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略 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羣书。”唐 李颀《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清 王晫《今世说·赏誉》:“许彝千 少便岐嶷,总角风气更进。”
    • 10.
      扶服释义:⒈亦作“扶伏”。亦作“扶匐”。同“匍匐”。伏地爬行。形容急遽,竭力。《礼记·檀弓下》:“《诗》云:‘凡民有丧,扶服救之。’”《诗·邶风·谷风》作“匍匐救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扶伏而击之,折軫。”《南史·隐逸传上·剡县小儿》:“因自投下牀,扶匐至母尸侧,顿絶而死。”元 揭傒斯《临川女》诗:“闻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滨。”王闿运《熊氏墓表》:“睋而有间,恭人暴卒,同官命妇,扶服救丧。”⒉趴伏于地。《汉书·霍光传》:“中孺 扶服叩头曰:‘老臣得託命将军,此天力也。’”《汉书·匈奴传下》:“呼韩邪 携国归化
    • 11.
      故行释义:亦作“故步”。原来的步法。《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汉书·叙传上》作“又復失其故步”。后多比喻固有的技能。《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亡 寿陵 之故步,临 大行 以逡巡。”宋 叶适《谢除嵩山崇福宫表》:“哀怜末路,盖欲补其前修;矜恤老穷,不忍失其故步。”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高雨农序》:“迄兹十年中间,人事牵率,又添作杂文数十篇,而心计愈粗,故步愈失。”参见“邯郸学步”。
    • 12.
      晬盘释义:⒈旧俗于婴儿周岁日,以盘盛纸笔刀箭等物,听其抓取,以占其将来之志趣,谓之试儿,也叫试晬、抓周。 盛物之盘曰“晬盘”。宋 楼钥《阿虞试晬戏作》诗:“阿虞 匍匐晬盘中,事事都拏要学翁。”《颜氏家训·风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其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王利器 集解引 清 卢文弨 曰:“子生周年谓之晬,子对切,见《説文》。其试儿之物,今人谓之晬盘。”参阅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⒉借指婴儿周岁。清 赵翼《血气日衰竹初劝食人乳戏作》诗:“晬盘孩稚已扶牀,又费餐钱雇奶娘。”
    • 13.
      水芹释义:伞形科。 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木。有匍匐茎,茎节易生根。二回羽状复叶,最终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边缘有不整齐尖齿或圆锯齿。夏季开白花,复伞形花序。不结种子或种子空瘪,以母茎各节上腋芽进行无性繁殖。性喜温暖湿润,适于泥层深厚的水田栽培。一般春季培育母株,秋季栽植,冬季或早春采收。原产 亚洲。茎叶可作蔬菜。
    • 14.
      球菊释义:是被子植物门菊科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茎枝铺散或匍匐状;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瘦果近圆柱形;花期3-6月,9-11月。
    • 15.
      甘薯释义:⒈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蔓细长,匍匐地面。 块根皮色发红或发白,肉黄色或白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酒精。⒉这种植物的块根。‖通称红薯或白薯,在不同地区有番薯、山芋、地瓜、红苕(sháo)等名称。
    • 16.
      砂仁释义:⒈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叶子披针形,花白色,形状像喇叭,蒴果紫红色。果实和种子可入药。⒉这种植物的种子。
    • 17.
      积雪草释义: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茎细长匍匐,节节生根。叶肾圆形,基部心形。夏季开淡红紫色小花,伞形花序。果实扁圆形。全草入药,有利尿除湿、活血祛瘀的功效。又称落得打。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积雪草》:“积雪草即胡薄荷,乃薄荷之蔓生者尔。”
    • 18.
      紫云英释义:也叫红花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分枝多。花紫色或黄白色。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水稻产区的主要绿肥作物和蜜源作物。可供药用。
    • 19.
      红花草释义:草名。又名紫云英。二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地面,叶呈羽状,花紫红或白色,实为荚果。可以作饲料和绿肥。
    • 20.
      缩恧释义:谓畏缩而惭愧。 唐 柳宗元《乞巧文》:“叩稽匍匐,言语譎诡;令臣缩恧,彼则大喜。”清 钱谦益《陈孟孺七十序》:“﹝余﹞浸淫二十年,始自悔其少作,尽抹去之,以庶几求当於作者之旨,字鉥句劌,缩恧不能出。”

匍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勃屑释义:匍匐而行。
    • 2.
      勃窣释义:⒈亦作“勃崒”。 匍匐而行;跛行。⒉犹婆娑。形容才气横溢,词彩缤纷。⒊犹婆娑。纷披貌。⒋犹婆娑。摇曳貌。
    • 3.
      匍匐释义:⒈爬行:匍匐前进。匍匐奔丧(形容匆忙奔丧)。⒉趴:孩子们匍匐在炕上画画儿。有些植物的茎匍匐在地面上。
    • 4.
      单花系释义:一个物种,匍匐茎不发达,短而细。
    • 5.
      压蔓释义:把瓜类等作物匍匐在地面上的蔓每隔一定距离用土压住。压蔓可以防止蔓被大风或动物折断,并能促使蔓上长出不定根,多吸收养分。
    • 6.
      合叶苔科释义:植物体黄绿色,褐色或红褐色,主茎匍匐,分枝倾立或直立。
    • 7.
      吐根释义:⒈一种热带美洲灌木。 ⒉热带南美洲产的一种匍匐植物,花下垂。
    • 8.
      失步释义:⒈谓该去而没有去成。 ⒉乱了步伐。⒊畏避不前。⒋失其故步。比喻摹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固有的技能。语本《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餘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隋书·王贞传》:“适鄢郢而迷涂,入邯郸而失步。”
    • 9.
      岐嶷释义:《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 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略 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羣书。”唐 李颀《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清 王晫《今世说·赏誉》:“许彝千 少便岐嶷,总角风气更进。”
    • 10.
      扶服释义:⒈亦作“扶伏”。亦作“扶匐”。同“匍匐”。伏地爬行。形容急遽,竭力。《礼记·檀弓下》:“《诗》云:‘凡民有丧,扶服救之。’”《诗·邶风·谷风》作“匍匐救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扶伏而击之,折軫。”《南史·隐逸传上·剡县小儿》:“因自投下牀,扶匐至母尸侧,顿絶而死。”元 揭傒斯《临川女》诗:“闻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滨。”王闿运《熊氏墓表》:“睋而有间,恭人暴卒,同官命妇,扶服救丧。”⒉趴伏于地。《汉书·霍光传》:“中孺 扶服叩头曰:‘老臣得託命将军,此天力也。’”《汉书·匈奴传下》:“呼韩邪 携国归化
    • 11.
      故行释义:亦作“故步”。原来的步法。《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汉书·叙传上》作“又復失其故步”。后多比喻固有的技能。《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亡 寿陵 之故步,临 大行 以逡巡。”宋 叶适《谢除嵩山崇福宫表》:“哀怜末路,盖欲补其前修;矜恤老穷,不忍失其故步。”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高雨农序》:“迄兹十年中间,人事牵率,又添作杂文数十篇,而心计愈粗,故步愈失。”参见“邯郸学步”。
    • 12.
      晬盘释义:⒈旧俗于婴儿周岁日,以盘盛纸笔刀箭等物,听其抓取,以占其将来之志趣,谓之试儿,也叫试晬、抓周。 盛物之盘曰“晬盘”。宋 楼钥《阿虞试晬戏作》诗:“阿虞 匍匐晬盘中,事事都拏要学翁。”《颜氏家训·风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其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王利器 集解引 清 卢文弨 曰:“子生周年谓之晬,子对切,见《説文》。其试儿之物,今人谓之晬盘。”参阅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⒉借指婴儿周岁。清 赵翼《血气日衰竹初劝食人乳戏作》诗:“晬盘孩稚已扶牀,又费餐钱雇奶娘。”
    • 13.
      水芹释义:伞形科。 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木。有匍匐茎,茎节易生根。二回羽状复叶,最终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边缘有不整齐尖齿或圆锯齿。夏季开白花,复伞形花序。不结种子或种子空瘪,以母茎各节上腋芽进行无性繁殖。性喜温暖湿润,适于泥层深厚的水田栽培。一般春季培育母株,秋季栽植,冬季或早春采收。原产 亚洲。茎叶可作蔬菜。
    • 14.
      球菊释义:是被子植物门菊科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茎枝铺散或匍匐状;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瘦果近圆柱形;花期3-6月,9-11月。
    • 15.
      甘薯释义:⒈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蔓细长,匍匐地面。 块根皮色发红或发白,肉黄色或白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酒精。⒉这种植物的块根。‖通称红薯或白薯,在不同地区有番薯、山芋、地瓜、红苕(sháo)等名称。
    • 16.
      砂仁释义:⒈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叶子披针形,花白色,形状像喇叭,蒴果紫红色。果实和种子可入药。⒉这种植物的种子。
    • 17.
      积雪草释义: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茎细长匍匐,节节生根。叶肾圆形,基部心形。夏季开淡红紫色小花,伞形花序。果实扁圆形。全草入药,有利尿除湿、活血祛瘀的功效。又称落得打。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积雪草》:“积雪草即胡薄荷,乃薄荷之蔓生者尔。”
    • 18.
      紫云英释义:也叫红花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分枝多。花紫色或黄白色。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水稻产区的主要绿肥作物和蜜源作物。可供药用。
    • 19.
      红花草释义:草名。又名紫云英。二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地面,叶呈羽状,花紫红或白色,实为荚果。可以作饲料和绿肥。
    • 20.
      缩恧释义:谓畏缩而惭愧。 唐 柳宗元《乞巧文》:“叩稽匍匐,言语譎诡;令臣缩恧,彼则大喜。”清 钱谦益《陈孟孺七十序》:“﹝余﹞浸淫二十年,始自悔其少作,尽抹去之,以庶几求当於作者之旨,字鉥句劌,缩恧不能出。”

匍匐造句

1.刺猬小心翼翼地在地上匍匐前进。

2.幸亏有战友的匍匐之救,否则,他也许不能生还了。

3.甘薯的蔓子匍匐在地上,把地面遮得严严的。

4.在梦中朦胧的印象匍匐着最美的画面,真希望那所有的意念在现实中能够达成所愿。

5.天高海阔八万丈,芸芸众生尽匍匐

6.匍匐在地上的小草相比,就像一个伟岸的巨人。

7.匍匐了一百年,微笑着焚烧了一百年,只等待与你灰飞烟灭的重逢。

8.蛇是一种匍匐前进的爬行动物。

9.战士们匍匐前进,接近敌人的阵地。

10.匍匐在草丛中,一动不动地监视着敌人。

11.战士们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匍匐前进。

匍匐(pu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匍匐是什么意思 匍匐读音 怎么读 匍匐,拼音是pú fú,匍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匍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