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口不二价 口不二价的意思
kǒuèrjià

口不二价

简体口不二价
繁体口不二價
拼音kǒu bù èr jià
注音ㄎㄡˇ ㄅㄨˋ ㄦˋ ㄐ一ㄚ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èr,(1) 数名。【例句】: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组词】:独一无二。(3) 两样,别的。【组词】:二话。不二价。

jià jie jiè,(1) 〈方〉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组词】:不价。(2) 副词性词尾。【组词】:震天价响。

基本含义

指人说话的价值和重要性,不能轻视或低估。

口不二价的意思

口不二价 [kǒu bù èr jià]

1. 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口不二价 引证解释

⒈ 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於 长安 市,口不二价,三十餘年。”


口不二价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言无二价释义: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
    • 2.
      说一不二释义:⒈形容说话算数。⒉形容专横,独断独行。

口不二价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欺行霸市释义:欺负同行,称霸市场,形容蛮横经商。

口不二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价释义:⒈亦作“二贾”。 不同的价格。《汉书·王莽传上》:“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颜师古 注:“贾,音价。”《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於 长安 市,口不二价,三十餘年。”⒉讨价与还价。汉 王充《论衡·是应》:“买物安肯不求贱?卖物安肯不求贵?有求贵贱之心,必有二价之语。”《南史·文学传·崔慰祖》:“慰祖 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寧有减不?’答曰:‘诚异 韩伯休,何容二价?’”
    • 2.
      守价释义:谓卖货者坚持原价不改变。晋 皇甫谧《高士传·韩康》:“常游名山,采药卖於 长安 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餘年。时有女子买药於 康,怒 康 守价,乃曰:‘公是 韩伯休 邪?乃不二价乎?’”伯休,韩康 字。
    • 3.
      康伯释义:⒈指 后汉 隐士 韩康。 康 字 伯休,常采药名山,卖于 长安市,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长安市 妇孺皆知,后遁入 霸陵山 中隐居。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唐 李贺《感讽》诗之四:“君平 久不反,康伯 遁国路。”⒉豆豉的一种。《北堂书钞》卷一四六引《博物志》:“外国有豉法,以苦酒溲豆,暴令极燥,以麻油蒸讫,復暴三过,擣椒屑合之,中国谓之康伯。”
    • 4.
      韩康释义:汉 赵岐《三辅决录》卷一:“韩康,字 伯休,京兆 霸陵 人也。 常游名山,采药卖於 长安 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餘年。时有女子买药於 康,怒 康 守价,乃曰:‘公是 韩伯休 邪,乃不二价乎?’康 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遂遯入 霸陵山 中,博士公车连徵不至。”事亦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后遂以“韩康”借指隐逸高士。亦泛指采药、卖药者。南朝 陈 徐陵《长安道》诗:“韩康 卖良药,董偃 鬻明珠。”唐 李颀《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诗:“韩康 虽復在人间,王霸 终思隐巖竇。”唐 白
口不二价是什么意思 口不二价读音 怎么读 口不二价,拼音是kǒu bù èr jià,口不二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口不二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