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 [chí jiè]
1. 遵行戒律。
持戒 引证解释
⒈ 遵行戒律。
引《百喻经·毗舍闍鬼喻》:“若能修行善行,及以布施持戒禪定,便得离苦,获得道果。”
《梁书·文学传下·任孝恭》:“孝恭 少从萧寺 云法师 读经论,明佛理,至是蔬食持戒,信受甚篤。”
唐 白居易 《唐江州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碣铭序》:“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见性者,曰 兴果律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不持戒者,居土臺外。”
国语词典
持戒 [chí jiè]
⒈ 严守戒律。
引《梁书·卷五〇·文学传下·任孝恭传》:「孝恭少从萧寺云法师读经论,明佛理,至是蔬食持戒,信受甚笃。」
持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退三昧释义:菩萨修于持戒禅定,破诸恶业,自获不退,证于不退三昧。
- 2.
二庄严释义:佛教语。 智慧庄严和福德庄严。前者即六度中的般若,后者即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
- 3.
修持释义:⒈持戒修行。 ⒉修身守道。⒊保养;将养。
- 4.
六度释义:⒈谓天、地、春、夏、秋、冬乃万物之制度。⒉佛教语。又译为“六到彼岸”。“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罗蜜多)的意译。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灭)之彼岸的六种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精虑(禅定)、智慧(般若)。
- 5.
胜士释义:⒈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晋书·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宋 叶适《<黄子耕文集>序》:“豫章 黄子耕,少所树立,便入高人胜士之目,不独倚先世为重也。”明 方孝孺《题褚遂良书唐文皇帝哀册墨迹》:“晋 宋 间人以风度相高,故其书如雅人胜士。”⒉佛教语。对持戒者的尊称。见《释氏要览》卷上引《月灯三昧经》。元 德异《<坛经>序》:“近得 通上人 寻到全文,遂刊於 吴 中 休休禪寺,与诸胜士同一受用。”
- 6.
在家僧释义:特指 宋 黄庭坚。戏称持戒谨严的佛教居士。
- 7.
大豪贵人释义:世间大豪贵人多从修行中来,然有三等:其一持戒修福,而般若正智念念不忘,则来生虽处高位,五欲具足,而心则时时在道,真所谓“有发僧”也。
- 8.
密行释义:佛教语。小乘指持戒严密的修行,大乘指蕴善于内而不外著的修行。
- 9.
尸罗释义:梵语的音译。 义译为戒、善戒、善行等。谓精进持戒,防止身、口、意作恶。
- 10.
戒施释义:持戒与布施。
- 11.
把素持斋释义:把:遵守。 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 12.
持律释义:犹持戒。
- 13.
持斋把素释义:把:遵守。斋:斋戒。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 14.
无畏施释义:佛教语。谓持戒之人以无畏之心施于众生。
- 15.
白斋释义:不吃荤食及盐酱的持戒法。
- 16.
秉修释义:持戒修行。
- 17.
谤忌释义:诽谤猜忌。《金史·文艺传下·麻九畴》:“为文精密奇健,诗尤工緻。后以避谤忌,持戒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