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的意思
zhībiàn

己巳之变

简体己巳之变
繁体己巳之變
拼音jǐ sì zhī biàn
注音ㄐ一ˇ ㄙˋ ㄓ ㄅ一ㄢ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jǐ,(1) 对别人称本身。【组词】:自己。知己。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sì,(1) 地支的第六位,属蛇。(2) 用于计时。【例句】: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

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例句】:“之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7) 往,到。【例句】:“吾欲之南海”。

biàn,(1)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变化;改变。【组词】:情况变了。变了样。(2) 变成。【例句】: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 使改变。【组词】:变废为宝。(4) 能变化的;已变化的。【组词】:变数。变态。(5) 变卖。【组词】:变产。(6) 变通。【组词】:通权达变。(7) 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组词】:事变。政变。(8) 指变文。【组词】:目连变。(9) 姓。

基本含义

指事物突然发生剧变或变故。

己巳之变的意思

己巳之变 [jǐ sì zhī biàn]

1. 也称土木之变。指明英宗被瓦剌俘于土木堡事件。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贵族也先率兵攻明。宦官王振挟持英宗统兵五十万亲征,至大同,闻前方小败,即惊慌后撤,行军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被敌军追及,仓猝应战,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也为乱军所杀。因这一年是己巳年,故名。

己巳之变 引证解释

⒈ 也称土木之变。指 明 英宗 被 瓦剌 俘于 土木堡 事件。 明 正统 十四年(公元1449年), 瓦剌 贵族 也先 率兵攻 明。宦官 王振 挟持 英宗 统兵五十万亲征,至 大同,闻前方小败,即惊慌后撤,行军至 土木堡 (今 河北 怀来县 东)被敌军追及,仓猝应战,死伤过半, 英宗 被俘, 王振 也为乱军所杀。因这一年是己巳年,故名。参见“土木之变”。

《明史·张钦传》:“英宗 不听大臣言,六师远驾,遂成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是什么意思 己巳之变读音 怎么读 己巳之变,拼音是jǐ sì zhī biàn,己巳之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己巳之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