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守 [chí shǒu]
1. 守成。
2. 操守。
4. 指坚持操守。
持守 引证解释
⒈ 守成。
引宋 董弅 《闲燕常谈》:“圣意匪独俛同韦布之士,留神经术,仰见竞竞图治,不安持守之深意,天下幸甚。”
《元典章·诏令一·武宗登宝位诏》:“於戏!丕承丕显,敢忘持守之心;于藩于宣,勉效忠勤之力。”
⒉ 操守。
引清 魏源 《杨子慈湖赞》:“龙谿 持守不如 敬仲 真, 希元、悟修 皆非 敬仲 之匹。”
⒊ 指坚持操守。
引许地山 《命命鸟》:“若是父亲许我入 圣约翰海斯苦尔,我准保能持守得住,不会受他们底诱惑。”
持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坚守岗位释义:坚持守卫在自己的位置上。
- 2.
坚守本分释义:坚持守着自己分内的事、不逾越。
- 3.
守柔释义:谓持守柔弱之道。
- 4.
宿道释义:归于正道;持守道义。
- 5.
律僧释义:持守戒律的僧人。
- 6.
律行释义:⒈指僧徒持守戒律的行为。⒉谓僧徒按戒律实践。
- 7.
执守释义:⒈持守;坚持。 《参同契》卷下:“栖迟僻陋,忽略令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平。”宋 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然必顾瞻礼义,执守规矩,不犹愈于学非而博者乎!”章炳麟《代议然否论》:“余固非执守共和政体者。”⒉犹操守。亦指保持节操。唐 赵璘《因话录》卷五:“裴公 曰:‘公诚佳士,但此官与公不相当,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纲纪……’其执守如此。”《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上无执守,为汝辈所惑。”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往者士人多以借权为良策,吾尝斥之,以为执守未坚,而沦没於富贵之中,则鲜不毁方而合矣
- 8.
执操释义:持守节操。《韩非子·显学》:“立节参民,执操不侵,怨言过於耳必随之以剑,世主必从而礼之,以为自好之士。”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於乎,贞明执操,其丈夫女哉!”晋 皇甫谧《高士传·韩顺》:“地皇 四年,汉 起兵於 南阳,顺同 县 隗嚣 等起兵,自称上将军,西州大震,唯 顺 修道山居,执操不回。”
- 9.
抱德释义:持守德行。
- 10.
抱拙释义:持守愚拙。谓不投机取巧。《古尊宿语录》:“云峯 悦禪师 语録《颂古》:‘抱拙 少林 已九年,赵州 忽长庭前柏,可怜无限守株人,寥寥坐对千峯色。’”元 揭傒斯《题<渊明抚松图>》诗:“抱拙辞下邑,旷然获所安。”清 宗元豫《七夕集晓榭》诗:“白头甘抱拙,那望鹊桥迴。”
- 11.
抱神释义:持守精神。
- 12.
抱道释义:持守正道。
- 13.
持中释义:持守中道。
- 14.
持公释义:持守公道。
- 15.
持守释义:坚持;保持(多用于抽象事物):持守初衷。
- 16.
持敬释义:持守恭敬之心。
- 17.
持正不阿释义: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 18.
持正释义:⒈持守公正。⒉操守正派。
- 19.
握节释义:持守符节。谓不辱君命。《左传·文公八年》:“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唐 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燃脐 郿坞 败,握节 汉 臣回。”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其有 桀 犬,婴此汤罗,衔鬚义愤,终乎握节,各狥所奉,咸有可嘉。”
- 20.
膺奉释义:承意侍奉。明 高明《琵琶记·勉食姑嫜》:“争奈公婆年老,死生难保,朝夕又无甘旨膺奉,如何是好?”明 李东阳《周公墓志铭》:“然则太皇荫覆之仁,累朝报本推恩之孝,於公见之,而膺奉持守,不危不溢,以衍於无穷者,公之贤亦可谓无负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