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造谣中伤 造谣中伤的意思
zàoyáozhòngshāng

造谣中伤

简体造谣中伤
繁体造謡中傷
拼音zào yáo zhòng shāng
注音ㄗㄠˋ ㄧㄠˊ ㄓㄨㄥˋ ㄕㄤ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ào,(1) 制作,做。【组词】:制造。创造。造物。造反。造孽。建造。造表。造册。造价。造型。粗制滥造。(2) 瞎编。【组词】:胡编乱造。捏造。(3) 成就。【组词】:造诣。(4) 培养。【组词】:造就。(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组词】:两造。甲造。乙造。(6) 到,去。【组词】:造访。(7)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组词】:一年两造。晚造。(8) 时代,年代。【组词】:末造。

yáo,(1) 大众编的反映生活的歌。【组词】:民谣。歌谣。童谣。(2) 凭空捏造的不可信的话。【组词】:谣言。谣传(chuán )。谣诼(造谣诬蔑的话)。(3) 古代指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例句】:“我歌且谣”。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shāng,(1) 受损坏的地方。【组词】:工伤。伤痕。(2) 损害。【组词】:伤了筋骨。伤脑筋。伤神。劳民伤财。(3)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组词】:伤风。伤寒。(4)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组词】:伤食。(5) 妨碍。【组词】:无伤大体。(6) 悲哀。【组词】:悲伤。哀伤。神伤。感伤。伤悼。伤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7) 得罪。【组词】:伤众。开口伤人。

基本含义

故意编造谣言,对他人进行中伤或诋毁。

造谣中伤的意思

造谣中伤 [zào yáo zhòng shāng]

1. 制造谣言,攻击陷害别人。


造谣中伤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为人说项释义:为:替;项:唐朝项斯,字子迁,为杨敬之所器重。 指替人说好话。
    • 2.
      口角春风释义:口角:嘴边。 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 3.
      歌功颂德释义:用语言、诗歌或文字来颂扬功劳和德行(现多含贬义)。

造谣中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伤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造谣中伤。 恶意中伤。
    • 2.
      流谤释义:造谣中伤。
    • 3.
      臧氏之子释义:等于说臧仓小人。 臧仓,战国时鲁平公的心腹侍臣,爱挑拨离间,造谣中伤。后人便把进谗害贤的小人称作臧仓小人或臧氏之子。
    • 4.
      诬谤释义:造谣中伤;对人进行诬蔑诽谤。
    • 5.
      谤言释义:⒈怨恨、指责的话。《左传·成公十八年》:“举不失职,官不易方,爵不踰德,师不陵正,旅不偪师,民无谤言,所以復霸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东莱阳县官民交战事续闻》:“山东 莱阳县 之役,谤言至今未已。”⒉造谣中伤的话。《孔丛子·陈士义》:“王曰:‘假以自显,无伤也。’对曰:‘虚造谤言,以诬圣人,非无伤也。’”明 李贽《德业儒臣前论》:“今夫造为谤言,诬陷一家者,其罪诛。”《解放日报》24:“还我清白之后,谤言不攻自破。”
    • 6.
      造谣释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捏造消息,迷惑群众:造谣生事。造谣中伤。
    • 7.
      非谤释义:⒈议论是非,指责过失。非,通“诽”。⒉造谣中伤。非,通“诽”。

造谣中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伤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造谣中伤。 恶意中伤。
    • 2.
      流谤释义:造谣中伤。
    • 3.
      臧氏之子释义:等于说臧仓小人。 臧仓,战国时鲁平公的心腹侍臣,爱挑拨离间,造谣中伤。后人便把进谗害贤的小人称作臧仓小人或臧氏之子。
    • 4.
      诬谤释义:造谣中伤;对人进行诬蔑诽谤。
    • 5.
      谤言释义:⒈怨恨、指责的话。《左传·成公十八年》:“举不失职,官不易方,爵不踰德,师不陵正,旅不偪师,民无谤言,所以復霸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东莱阳县官民交战事续闻》:“山东 莱阳县 之役,谤言至今未已。”⒉造谣中伤的话。《孔丛子·陈士义》:“王曰:‘假以自显,无伤也。’对曰:‘虚造谤言,以诬圣人,非无伤也。’”明 李贽《德业儒臣前论》:“今夫造为谤言,诬陷一家者,其罪诛。”《解放日报》24:“还我清白之后,谤言不攻自破。”
    • 6.
      造谣释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捏造消息,迷惑群众:造谣生事。造谣中伤。
    • 7.
      非谤释义:⒈议论是非,指责过失。非,通“诽”。⒉造谣中伤。非,通“诽”。

造谣中伤造句

1.造谣中伤,暗箭伤人,这是反动势力惯用的伎俩。

2.造谣中伤,破坏别人的名誉,是违法的行为。

3.这人品质恶劣,对别人惯会造谣中伤

4.除了撒谎欺骗德国公众,就是造谣中伤

5.欧文背后造谣中伤他的朋友麦克斯。

6.他们的整个政治生活中一直面临着种种造谣中伤

7.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不怕敌人的造谣中伤

8.这是对李杰的造谣中伤

9.这人很恶劣,曾为了泄私愤,造谣中伤他人,真卑鄙!

10.你绝不会让这种造谣中伤的言论披露见报的吧。

11.为了发泄私愤,他对那位秉公执法的税务干部造谣中伤,结果以诬陷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造谣中伤是什么意思 造谣中伤读音 怎么读 造谣中伤,拼音是zào yáo zhòng shāng,造谣中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造谣中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