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打 [chuí dǎ]
1. 反复打击。
例捶打地毯。
英[beat;]
捶打 引证解释
⒈ 敲打。
引《南史·孝义传上·刘沨》:“渢 年数岁, 路氏 不以为子,奴婢辈捶打之无期度。”
《红楼梦》第七七回:“一隻手攥着他的手,一隻手轻轻的给他捶打着。”
王西彦 《曙》:“为了要阻止 小凤 的哭声, 四宝 暴躁地咒骂着,捶打着床板。”
国语词典
捶打 [chuí dǎ]
⒈ 敲打。
引《南史·卷七三·孝义传上·刘沨传》:「沨年数岁,路氏不以为子,奴婢辈捶打之无期度。」
捶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嫁枣释义:斧背在枣树基部环周捶打。
- 2.
打灰堆释义:亦称“打如愿”。相传 庐陵 商人 欧明 遇 彭泽湖 神 青洪君 遣吏相邀,以婢 如愿 许之。明 携之归,意有所愿,如愿 辄使得之,数年大富。后不复相爱。正月岁朝鸡初鸣,明 呼 如愿 不起,怒欲捶之,愿 走入粪堆而去。明 以 愿 仍在其中,以杖击之使出;不得,因曰:“汝但使我富,不復捶汝也。”见《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卷五百引《录异传》、宋 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捶粪》。后民间于正月初一鸡鸣时,辄往灰堆间捶打,谓能致富,本此。宋 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打灰堆词》:“除夜将阑晓星烂,粪扫堆头打 如愿。”
- 3.
打糕释义:打糕,是朝鲜半岛上的韩国与朝鲜两国人民以及从朝鲜半岛迁徙到中国东北三省的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是把糯米(江米)煮熟后反复捶打而成的。
- 4.
捶打释义: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砸:用榔头捶打铁板。
- 5.
捶拉释义:捶打折辱。
- 6.
擂击释义:捶打。
- 7.
敺捶释义:捶打。《南史·宋建安王休仁传》:“时帝狂悖无道,诛害羣公,忌惮诸父,并聚之殿内,敺捶陵曳,无復人理。”
- 8.
棒棰释义:⒈捶打用的木棒。多在洗衣时用以捶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説声未了,早跑出四五个鸦头,手里都拿着门閂棒棰,打将出来。”⒉方言。指人参。《东北人民抗日歌谣·早把鬼子打回东洋去》:“小妹妹,小妹妹,咱俩上山挖棒棰……咱们的棒棰多么好,吃了浑身长力气。”大群《小矿工》:“我听说他在二十岁那年,一怒把蒙奸住的蒙古包,给纵火烧掉了,跑到山里挖‘棒棰’,后来就参加了抗 日。”
- 9.
棒槌释义:⒈捶打用的木棒(多用来洗衣服)。 ⒉指外行(多用于戏剧界)。
- 10.
椎击释义:捶打。
- 11.
椎心泣血释义:捶打胸膛,哭得眼中出血。形容极度悲痛。唐李商隐《祭裴氏姨文》:“椎心泣血,孰知所诉。”
- 12.
椎心痛恨释义:表示捶打胸口十分痛心悔恨。
- 13.
磕头如捣释义: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 捣:捶打。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
- 14.
脱胶释义:⒈附着在物体上的胶质脱落;开胶。 ⒉去掉附着在植物纤维上的胶质。方法很多,如用化学药剂或细菌破坏胶质,用清水浸渍,加高压蒸气,用人工捶打等。
- 15.
蹦跶释义:⒈跳跃。梁斌《红旗谱》十:“他看见一只鸟,两只小爪一蹦躂一蹦躂的,顺着棉垄往前跳跃。”权宽浮《牧场雪莲花》:“她这时在地上蹦躂了几下,把身子捶打了一阵。”康濯《春种秋收》:“‘对!我赞成你这话!’天成 说。真像一根筋那样蹦搭了两下,向他周围的群众嚷道:‘同志们!这事儿是风吹云散,往后谁也不许提啦!’”《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不到点儿你傻坐着,看冻坏了,还不出来蹦达蹦达!”⒉比喻挣扎。高玉宝《高玉宝》第十三章:“玉宝 又悄声问 刘长德:‘刘叔叔,看样子,日本 鬼子快完蛋了吧?’‘哼,蹦躂不了几天了
- 16.
锻接释义:在铁砧上用锻打将两件热金属连接起来的方法(加热于金属之断裂处或欲接合金属之部分,使其呈熔融状,连接后再经捶打,使可吻合连接在一起)
- 17.
驱捶释义:⒈驱捶:驱逐捶打。 ⒉敺捶:捶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