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风厉 风厉的意思
fēng

风厉

简体风厉
繁体風厲
拼音fēng lì
注音ㄈㄥ ㄌ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ēng fěng, ◎ 古同“讽”,讽刺。

lì,(1) 严格。【例句】:厉禁(➊列队警戒;➋严厉的禁令)。厉行(xíng )节约。(2) 严肃。【组词】:严厉。声色俱厉。(3) 凶猛。【组词】: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4) 磨,使锋利。【组词】:厉兵秣马。再接再厉。(5) 古同“疠”、“癞”,恶疮。(6) 姓。

基本含义

比喻形势严峻,困难重重。

风厉的意思

风厉 [fēng lì]

1. 风迅疾猛烈。

2. 疾速。

3. 犹暴虐,暴戾。

5. 严厉。

风厉 引证解释

⒈ 风迅疾猛烈。

晋 张协 《七命》:“天凝地闭,风厉霜飞。”

⒉ 疾速。

汉 张衡 《南都赋》:“车雷震而风厉,马鹿超而龙驤。”
李善 注:“风厉,言疾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腾山赴壑,风厉猋举。”

⒊ 犹暴虐,暴戾。

《宋书·百官志下》:“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加罚,喜则任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
《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知府 卜琼名 ﹞平时做官极其风厉,在街上看见有不顺眼的人,抓过来就是一顿。”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更有风厉之官不近人情,循良之吏反滋弊竇。”

⒋ 严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思量要怎样一个办法,方可挽回,意思要专折严参几个属员,貌为风厉,或可以息了这件事。”

⒌ 示意、怂恿。

《后汉书·乐恢传》:“竇宪 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恢 遂饮药死。”

⒍ 鼓励;劝勉。

宋 苏轼 《<六一居士集>叙》:“赖天子明圣,詔修取士法,风厉学者专治 孔氏,黜异端,然后风俗一变。”
明 李东阳 《与方石先生书》:“盖当习俗波荡之餘,必得清德重望,乃可廉贪而立懦,所以培植根柢,树揭幖帜,风厉天下,非分一署领一务者比。”
《清史稿·礼志六》:“《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於以崇德报功,风厉忠节。”


国语词典

风厉 [fēng lì]

⒈ 风很猛烈。

《文选·张衡·南都赋》:「车雷震而风厉,马鹿超而龙骧。」
《文选·曹植·七启》:「腾山赴壑,风厉焱举。」


风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条释义:汉 制,刺史班行六条诏书,以考察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颜师古 注引《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詔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渔百姓,聚歛为姦。三条,二千石不卹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託所监。六条,二千﹝
    • 2.
      功缌释义:古丧礼中大功、小功和缌麻三种丧服的通称。 宋 谢采伯《密斋笔记》卷四:“每遇功緦之戚,輒茹素一月,皆可以风厉薄俗。”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郭子仪 三十年无緦麻服,人或疑其不然。安厚卿 枢密逾二纪无功緦之戚,乃近岁事也。”
    • 3.
      司典释义:⒈掌管典籍。指史官。《左传·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 孙伯黶 司 晋 之典籍……女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⒉掌管刑典的官吏。《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二》:“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吕延济 注:“孟秋之月,凉风至,言将顺秋气而行杀罚。故主司告以详刑之事。”
    • 4.
      尹卿笔释义:唐尹思贞文笔严峻,风厉善政,不徇私情,当时称其为尹卿笔。
    • 5.
      敦厉风俗释义:犹言移风易俗,促使社会风尚纯朴起来。敦督促。厉也作励,激励。也作敦风厉俗敦世厉俗。
    • 6.
      风厉释义:⒈风迅疾猛烈。晋 张协《七命》:“天凝地闭,风厉霜飞。”⒉疾速。汉 张衡《南都赋》:“车雷震而风厉,马鹿超而龙驤。”李善 注:“风厉,言疾也。”三国 魏 曹植《七启》:“腾山赴壑,风厉猋举。”⒊犹暴虐,暴戾。《宋书·百官志下》:“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加罚,喜则任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知府 卜琼名 ﹞平时做官极其风厉,在街上看见有不顺眼的人,抓过来就是一顿。”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更有风厉之官不近人情,循良之吏反滋弊竇。”⒋严厉。《二十年目睹

风厉(feng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风厉是什么意思 风厉读音 怎么读 风厉,拼音是fēng lì,风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风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