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 [qí wù lùn]
1. 酒名。
齐物论 引证解释
⒈ 酒名。
引宋 唐庚 《泸人何邦直吾呼与饮为此诗》:“满饮一杯齐物论,白衣苍狗任浮云!”
自注:“余在 惠州 作酒二种,其和者名‘养生主’,其稍劲者名‘齐物论’。”
国语词典
齐物论 [qí wù lùn]
⒈ 庄子篇名。内容叙述万物自适判准难定,终而肯定一切人与物的独特意义,及其价值。
齐物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指释义:⒈一个指头。⒉一次指点,或一下指向。⒊《庄子·齐物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此谓天下虽大,一指可以蔽之;万物虽多,一马可以理尽,故无是无非。后因以“一指”为齐是非得失之典实。⒋一个宗旨。
- 2.
一指马释义:《庄子·齐物论》:“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按《公孙龙子·指物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又《白马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形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庄子》指、马之义,乃破 公孙龙 说,认为指马皆非实有,如果说指(概念),则天地间的一切都可说是指;如果说马,则宇宙间的万物都可说是马。后因以“一指马”喻宇宙万物之理。
- 3.
丽姬释义:古美人名。后亦泛指美人。《穀梁传·僖公十年》:“晋献公 伐 虢,得 丽姬。”《庄子·齐物论》:“毛嬙、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陆德明 释文:“丽姬,晋献公 之嬖,以为夫人。”唐 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邹颠 蓐髮輭,丽姬 眉黛浓。”
- 4.
丽姬悔泣释义:丽姬后悔当初的哭泣,庄子用来比喻生与死的无差别,是“齐物论”典型的例子。
- 5.
习隐释义:《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后因以“习隐”谓习学隐遁,有超然物外,忘情一切之意。
- 6.
亏成释义:谓缺损与完满;失败与成功。语出《庄子·齐物论》:“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 昭氏 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 昭氏 之不鼓琴也。”宋 王安石《昭文斋》诗:“当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宋 范成大《荆公墓》诗:“百岁谁人巧拙,一丘底处亏成。”宋 张孝祥《西江月》词:“世间功业谩亏成,华髮萧萧满镜。”
- 7.
南郭子綦释义:《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 8.
吊诡释义:亦作“吊诡”。奇异,怪异;趋异。《庄子·齐物论》:“丘 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弔诡。”陆德明 释文:“弔,如字;又音的,至也;诡,异也。”明 胡应麟《诗薮·国朝上》:“上下千餘年间,岂乏索隐吊诡之徒,趋异厌常之辈。”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王 李 既兴,辅翼之者,病在沿袭雷同;攻击之者,又病在飜新吊诡。”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而十九世纪末之重个人,则吊诡殊恒,尤不能与往者比论。”
- 9.
吹万释义:⒈《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成玄英疏:“风唯一体,窍则万殊。”吹,指风而言;万,万窍。谓风吹万窍,发出各种音响。⒉比喻恩泽广被天下。
- 10.
唱于释义:语出《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成玄英 疏:“于、喁,皆是风吹树动前后相随之声也。”后比喻起带领或倡导作用。
- 11.
嗒焉释义:《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陆德明 释文:“‘荅焉’,本又作嗒。”后以形容怅然若失的样子。
- 12.
地景释义:⒈《庄子·齐物论》:“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成玄英疏:“影之所待,即是形也。 若使影待於形,形待造物,请问造物復何待乎?斯则待待无穷,卒乎无待也。”影布地上,后世道家遂以“地景”形容无待外物、与道俱化的修养境界。⒉指点缀地面的小景物,如花草等。
- 13.
大块释义:⒈大自然;大地。 《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 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李善 注:“大块,谓地也。”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郭沫若《蜩螗集·题关山月画》:“大块无言是我师,陆离生动孰逾之。”⒉犹大片。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日本 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更使已经变成半殖民地的 中国 的一大块土地沦为 日本 的殖民地。”
- 14.
大梦释义:⒈古人用以喻人生。《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唐 李白《与元丹邱方城寺谈玄作》诗:“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宋 苏轼《李宪仲哀词》诗:“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明 陈所闻《端正好·赠罗江城》套曲:“不放緑樽空,不厌青山眺,任疎狂白髮萧骚,好将大梦闲中觉,倚杖掀髯笑。”⒉古大泽名,即 云梦泽。《淮南子·墬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南方曰 大梦,曰 浩泽。”高诱 注:“梦,云梦 也;浩亦大也。
- 15.
妄听释义:⒈《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后以“妄听”谓随便听听,不认真看待。⒉乱听;偏听。
- 16.
姑妄言之释义:《庄子·齐物论》:“予(余)尝为女(汝)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后用姑妄言之指姑且随便说说,所说的不一定可靠或不一定有 道理。姑:姑且。妄:随便。
- 17.
封执释义:《庄子·齐物论》“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唐 成玄英 疏:“初学大贤,邻乎圣境,虽復见空有之异,而未曾封执。”原谓执持事物的界域,后引申为固执,执著。唐 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序:“每章可致一哂,一哂之外,亦有以自警其衰耄封执之惑焉。”《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六年》:“至于出纳移用,均会有无,则专吝封执,动相违戾。”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於是乃不恤守文之非难,扫除情见之封执。”
- 18.
巧历释义:⒈精于历算的人。《庄子·齐物论》:“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巧歷所不知,心计莫能测。”李周翰 注:“言交道多涂,虽巧於歷数及心算之人,无能知测其委趣也。”章炳麟《四惑论》:“乃知 庄周 所谓‘齐物者,非有正处、正味、正色之定程,而使万物各从所好’。其度越公理之説,诚非巧歷所能计矣。”⒉精于历算的人。唐 钱起《秋夜作》诗:“浮生竟何穷,巧历不能算。流落四海间,辛勤百年半。”宋 陆游《久雨》诗之二:“巧历莫能知雨点,孤桐那解写溪声。”
- 19.
庄周梦释义:《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 周 也。俄然觉,则蘧蘧然 周 也。不知 周 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 周 与?周 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 认为:生与死、祸与福、物与影、梦与觉等等,都是自然变化的现象,圣人任其自然,随之变化。后亦比喻虚幻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