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罪隶 罪隶的意思
zuì

罪隶

简体罪隶
繁体罪隸
拼音zuì lì
注音ㄗㄨㄟˋ ㄌ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uì,(1) 犯法的行为。【组词】: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组词】: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3) 刑罚。【组词】:判罪。畏罪。待罪。请罪。(4) 苦难,痛苦。【组词】:受罪。

lì,(1) 附属,属于。【组词】:隶属。配隶(从属)。直隶中央。(2) 封建时代的衙役。【组词】:隶卒。皂隶。徒隶。(3) 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组词】:奴隶。隶仆。(4) 隶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组词】:隶书。隶字。汉隶。(1) 同“逮”。

基本含义

指受到罪责的奴隶,比喻受到他人的摆布或操控。

罪隶的意思

罪隶 [zuì lì]

1. 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3. 泛指罪人。

罪隶 引证解释

⒈ 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
《周礼·秋官·序官》:“罪隶百有二十人。”
贾公彦 疏:“古者身有大罪,身既从戮,男女缘坐,男子入於罪隶,女子入於舂稾。”

⒉ 泛指罪人。

《陈书·世祖纪》:“屡亏听览,事多壅积,寃滞靡申,幽枉弗鉴。念兹罪隶,有甚纳隍。”


国语词典

罪隶 [zuì lì]

⒈ 罪人家属没入官府为奴。

《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

⒉ 职官名。古时掌理服役各官府,以及一切使令小事。

《周礼·秋官·司隶》:「罪隶掌役百官府,与凡有守者,掌使令之小事。」


罪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北燕释义:⒈国名。 周 代诸侯国名,在今 河北省 蓟县 一带。《春秋·襄公二十九年》:“齐 高止 出奔 北燕。”《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 灭 紂,封 召公 於 北燕。”三国 魏 曹植《七启》:“故 田光 伏剑於 北燕,公叔 毕命於 西秦。”⒉国名。指 秦 末农民大起义中,韩广 重建之 燕国。《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乃眷 北燕,遂表 东海。”李善 注引《汉书》:“信 用 广武君 策,发使使 燕,燕 从风而靡。”⒊太平天囯 谓 清朝 的京城。太平天囯《贬直隶省为罪隶省诏》:“今朕既贬 北燕 地为妖穴,
    • 2.
      埽除释义:⒈打扫;去除。 《周礼·夏官·隶仆》:“隶僕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韭》:“正月上辛日,埽除韭畦中枯叶。”宋 苏舜钦《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衰根危蔕埽除尽,辨别松竹并蒿莱。”⒉除掉;廓清。《汉书·景帝纪》:“汉 兴,埽除烦苛,与民休息。”《后汉书·陈龟传》:“授之法令,除 并 凉 二州今年租更,宽赦罪隶,埽除更始。”清 恽敬《三代因革论一》:“夫五霸更三王者也,七雄更五霸者也。秦 兼四海,一切皆埽除之,又更七雄者也。”
    • 3.
      舂槁释义:同“舂槀”。《汉书·刑法志》:“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舂槁。”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舂,舂人;槁,槁人也。给此二官之役。”
    • 4.
      陪台释义:臣之臣,末等奴隶。泛指微贱罪隶。《左传·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僕,僕臣臺……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臺也。”宋 王安石《和微之登高斋》:“魏王 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臺。”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仆臣台义》:“僕则三代奴戮,今罪人为奴矣。谓之臺者,罪人为奴又逃亡,復获之则为陪臺。”

罪隶(zui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罪隶是什么意思 罪隶读音 怎么读 罪隶,拼音是zuì lì,罪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罪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