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罪戾 罪戾的意思
zuì

罪戾

简体罪戾
繁体
拼音zuì lì
注音ㄗㄨㄟˋ ㄌ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uì,(1) 犯法的行为。【组词】: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组词】: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3) 刑罚。【组词】:判罪。畏罪。待罪。请罪。(4) 苦难,痛苦。【组词】:受罪。

lì,(1) 暴恶。【组词】:暴戾。(2) 罪过,乖张。【组词】:罪戾。乖戾。(3) 至。【组词】:鸢飞戾天。

基本含义

指犯下重罪或恶行,罪孽深重。

罪戾的意思

罪戾 [zuì lì]

1. 罪愆。

罪戾 引证解释

⒈ 罪愆。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赦其不闲於教训而免於罪戾,弛於负担,君之惠也。”
《国语·晋语四》:“君实不能明训,而弃民主。余,罪戾之人也,又何患焉?”
宋 秦观 《边防策上》:“赦其罪戾,与之更始。”
《红楼梦》第一〇五回:“如今 政老 且带司员实在将 赦老 家产呈出,也就完事;切不可再有隐匿,自干罪戾。”


国语词典

罪戾 [zuì lì]

⒈ 罪恶过失。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

罪恶


罪戾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罪恶释义:严重犯罪或作恶的行为:罪恶滔天。

罪戾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功勋释义:指对国家、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立下的特殊功劳:功勋卓著。立下不朽功勋。
    • 2.
      正义释义:⒈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伸张正义。主持正义。⒉属性词。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正义的事业。正义的战争。⒊(语言文字上)正当的或正确的意义。也用于书名,如《史记正义》。

罪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恶释义:⒈五种坏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适大有五恶:説其罪戾,请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职贡,从其时命。”⒉佛教语。谓犯杀、盗、淫、妄、酒五戒。《无量寿经》卷下:“处於五恶五痛五烧之中。”⒊中医谓五脏的五种禁忌。《素问·宣明五气论》:“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 2.
      五美释义:五种美德。《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大适小有五美,宥其罪戾,赦其过失,救其菑患,赏其德刑,教其不及。”《论语·尧曰》:“子张 曰:‘何谓五美?’子 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三国 魏 钟会《菊花赋》:“菊有五美焉。黄花高悬,準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唐 陈子昂《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躬六曹之务,先五美之训。”
    • 3.
      供通释义:⒈谓上缴,交出。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酒务官吏﹞往往苟逃罪戾,巧为文致,诱导无知之民,以陷欠负破荡之祸,如许人供通自己或借他人产业当酒是也。”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小民既无他业,不免与官中首尾胶固,以至供通物产,召保立限,增价出息,赊贷转变,以苟趋目前之急。”⒉呈报,上报。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杀妻者》:“﹝从事﹞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来应与人家安厝坟墓多少去处文状。”
    • 4.
      假推释义:犹言虚度。《梁书·殷钧传》:“禀性尫劣,假推年岁,罪戾所钟,復加横疾。”
    • 5.
      壸奥释义:⒈阃奥。壸谓宫巷,奥谓室隅。比喻事理的奥秘精微。《汉书·叙传上》:“皆及时君之门闈,究先圣之壼奥。”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宫中门谓之闈,宫中巷谓之壼。”唐 白居易《礼部试策》之三:“古先哲王之立彝训也,虽言微旨远,而学者苟能研精钩深,优柔而求之,则壼奥指趣,将焉廋哉!”《旧唐书·白居易传》:“臣观 元 之制策,白 之奏议,极文章之壼奥,尽治乱之根荄。”清 张惠言《祭金先生文》:“先生精研,思约理积。掉头庌廡,壼奥独辟。”⒉壶闱,内宫。帝王后妃居住的地方。《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景定四年》:“以其罪戾之餘
    • 6.
      孚惬释义:谓使满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惟有恳恩立予罢斥,迅简贤能,另行组织完全内阁,改良政治,庶几挽回危局,孚愜舆情,使臣等罪戾亦得稍从末减。”
    • 7.
      宽政释义:谓为政宽大,不苛刻。《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羈旅之臣,幸若获宥,及於宽政,赦其不闲於教训而免於罪戾,弛於负担,君之惠也。”《后汉书·王龚传》:“畅 深纳 敞 諫,更崇宽政,慎刑简罚,教化遂行。”唐 韩愈《寒食日出游》诗:“自嗟孤贱足瑕疵,特见放纵荷宽政。”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隋炀帝 横征暴敛,大兴兵役,课役法全被破坏,所谓宽政,无非是些具文而已。”
    • 8.
      小过释义:⒈稍微逾量。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昨食酪小过,通夜委顿。”⒉小的过错。《管子·五辅》:“赦罪戾,宥小过,此谓宽其政。”《韩非子·内储说上》:“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云笈七籤》卷一一六:“女本 上清 仙人也,有小过,謫在人间,年限既毕,復归上天。”陆嵩《鬻儿行》:“是儿亲生不论价,但愿小过休笞鞭。”⒊今机关、工厂、学校等单位对犯错误者的一种行政处分。如:记小过一次。
    • 9.
      尪劣释义:孱弱;怯弱。 《梁书·殷钧传》:“小人无情,动不及礼,但禀生尪劣,假推年岁,罪戾所钟,復加横疾。”《旧唐书·文苑传中·陈子昂》:“且 蜀 人尪劣,不习兵战,一虏持矛,百人莫敢当。”
    • 10.
      恤远释义:虑及长远。 《左传·昭公元年》:“刘子 曰:‘……子盍亦远绩 禹 功而大庇民乎?’对曰:‘老父罪戾是惧,焉能恤远?’”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公之所恤远,如《春秋》美之。”
    • 11.
      愆戾释义:罪戾,罪过。
    • 12.
      民誉释义:⒈民众所称誉的人。 《左传·成公十八年》:“凡六官之长,皆民誉也。”《周书·于翼传》:“其所擢用,皆民誉也,时论僉谓得人。”⒉民众的称誉。晋 卢谌《赠崔温》诗:“苟云免罪戾,何暇收民誉。”宋 王安石《度支员外郎李寿朋改开封府推官制》之二:“姑往佐之,以永民誉。”清 钱谦益《瞿五丈星卿挽词》之二:“少年民誉已清流,晚节孤风更寡儔。”
    • 13.
      疵戾释义:过失;罪戾。
    • 14.
      礼新释义:谓礼待新来者。《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赦罪戾,詰姦慝,举淹滞,礼新叙旧,禄勋合亲。”孔颖达 疏:“外人新来者,礼待之。”《国语·周语中》:“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然则民莫不审固其心力以役上令。”韦昭 注:“新来过宾也。”
    • 15.
      罪籍释义:罪犯的名册。 亦泛指罪戾。
    • 16.
      自取咎戾释义: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
    • 17.
      茂育释义:努力育养。语出《易·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高亨 注:“茂读为懋,勉也,努力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五事》:“夏至之后,大暑隆,万物茂育怀任。”《旧唐书·懿宗纪》:“况时属熇蒸,化先茂育,并赦罪戾,式顺生成。”明 刘基《会稽张氏春晖堂》诗:“谁识茂育功,乃在阳春时。”
    • 18.
      获宥释义:得到赦宥。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羇旅之臣,幸若获宥,及於宽政,赦其不闲於教训而免於罪戾,弛於负担,君之惠也,所获多矣。”北周 庾信《又谢赵王赉息丝布启》:“南冠获宥,既预礼延;稚子胜衣,还蒙拜謁。”唐 白行简《滤水罗赋》:“滤 颜生 之瓢水,欲饮而徐清;漉 范令 之釜鱼,将烹而获宥。”
    • 19.
      赋敛释义:⒈田赋;税收。《左传·成公十八年》:“薄赋敛,宥罪戾。”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土地得到开辟,赋敛数量增加,政治经济有一番新气象。”⒉征收赋税。《史记·滑稽列传》:“鄴 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宋 王安石《何处难忘酒》诗之一:“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清 邹容《革命军》第六章:“滥用名器,致贵贱贫富之格,大相悬殊,既失保民之道,而又赋敛无度。”
    • 20.
      辠戾释义:罪戾;罪过。

罪戾(zui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罪戾是什么意思 罪戾读音 怎么读 罪戾,拼音是zuì lì,罪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罪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