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役事 役事的意思
shì

役事

简体役事
繁体
拼音yì shì
注音ㄧ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1) 服兵务,从军。【组词】:从役。现役。(2) 战事。【组词】:战役。(3) 服劳力之事。【组词】:劳役。徭役。(4) 使唤。【组词】:役使。奴役。(5) 被役使的人。【组词】:役夫。役徒。仆役。杂役。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基本含义

役事指服从、依附于人,为他人服务或从事他人交代的工作。

役事的意思

役事 [yì shì]

1. 劳役之事。

2. 泛指公家的各种事务。

3. 泛指事务。

5. 犹办事。

役事 引证解释

⒈ 劳役之事。

《周礼·地官·乡师》:“既役,则受州里之役要,以攷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

⒉ 泛指公家的各种事务。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贡赋之外,皆役事也。起军旅,兵役也;田,田役也;役,力役也;追胥,守望之役也。”

⒊ 泛指事务。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愈 既不获辞,既助其凡役事,退又为铭云。”

⒋ 犹办事。

《国语·晋语一》:“吾闻事君者,竭力以役事,不闻违命。君立臣从,何贰之有?”
韦昭 注:“役,为也。”


役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旬释义:古代人民为统治者每年所承当的无偿劳役。 《周礼·地官·均人》:“凡均力政,以岁上下。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无年则公旬用一日焉。”郑玄 注:“公,事也;旬,均也。”孙诒让 正义:“郑 意役法当均劳逸,故谓之公旬,即取役事均平之义,犹市贾谓之月平也。”
    • 2.
      词诉释义:诉讼。宋 陆游《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臣近因民间词诉,勘会到本路 筠州 百姓 陈彦通,因诉事夹带,称 高安县 押録 陈谅,经两次徒杖罪断罢,不合冒役事。”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抑见禁罪囚及词诉者,或从疎放,或从末减令…… 临川 黄崖 宰是邑,谓此钱出於讼狱之人,恐惹词诉。”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咸平 元年十月己丑,有詔申警,悉毁撤之,词诉悉归之县。”
    • 3.
      违命释义:⒈违背天命。 《左传·昭公八年》:“自 幕 至于 瞽瞍,无违命。”杜预 注:“自 幕 至 瞽瞍 间无违天命废絶者。”⒉指违背命令。《国语·晋语一》:“吾闻事君者,竭力以役事,不闻违命。”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顾西尚有违命之 蜀,东有不臣之 吴。”宋 丁谓《丁晋公谈录》:“於是三军皆曰:不敢违命。”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家人行李纷沓,违命而出。”
    • 4.
      隶役释义:⒈仆役;仆人。 ⒉谓从事役事。

役事(y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役事是什么意思 役事读音 怎么读 役事,拼音是yì shì,役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役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