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治具 治具的意思
zhì

治具

简体治具
繁体
拼音zhì jù
注音ㄓˋ ㄐ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管理,处理。【组词】: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2) 整理。【组词】:治河。治水。(3) 惩办。【组词】:治罪。处(chǔ)治。(4) 医疗。【组词】:治病。治疗。医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组词】:治蝗。治蚜虫。(6) 从事研究。【组词】:治学。治史。(7) 安定。【组词】: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组词】:府治。治所。(9) 姓。

jù,(1) 器物。【组词】:器具。(2) 备有。【组词】:具备。具有。别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3) 备,办。【组词】:具呈。具结。具名。具领。敬具菲酌。(4) 古同“俱”,都,完全。(5) 量词,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尸体。【组词】:座钟一具。一具男尸。

基本含义

治具指的是用来治理、整顿事物的工具或手段。

治具的意思

治具 [zhì jù]

1. 治国的措施。语本《庄子·天道》:“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2. 备办酒食;设宴。

4. 准备。

治具 引证解释

⒈ 治国的措施。

语本《庄子·天道》:“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唐 韩愈 《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宋 曾巩 《中书令制》:“某敏於学术,优有时材。以经远之谋,弥纶治具;以察微之智,练达事几。”

⒉ 备办酒食;设宴。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将军昨日幸许过 魏其,魏其 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
明 张煌言 《北征录》:“余至,盛为治具。”
清 赵翼 《竹初斋中逢兰盛开宴集即事》诗:“因之腆治具,浓淡两不揜。”

⒊ 准备。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赛诸葛》:“若使侦知我兵,预为治具,则难立克。”


国语词典

治具 [zhì jù]

⒈ 治国必须的工具,指法令。

唐·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⒉ 置办宴客所需的物品。

《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传》:「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妇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


治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刮垢磨光释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 原 指培养人才时磨砺而使之高尚纯洁。唐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 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后比喻使旧事业重显光辉或仔细琢 磨,精益求精。
    • 2.
      正器释义:谓合乎标准的治具或器具。
    • 3.
      治具释义:⒈治国的措施。语本《庄子·天道》:“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唐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兇邪,登崇畯良。”宋曾巩《中书令制》:“某敏於学术,优有时材。以经远之谋,弥纶治具;以察微之智,练达事几。”⒉备办酒食;设宴。⒊准备。
    • 4.
      穷里释义:里巷极隐僻处。《汉书·赵广汉传》:“长安 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 使吏捕治具服。”颜师古 注:“穷里,里中之极隐处。”
    • 5.
      繁错释义:繁多错杂。宋 陆游《入蜀记》卷四:“﹝ 夔州 ﹞市邑雄富,列肆繁错。”章炳麟《文学说例》:“至于 禹域,进化虽紆,然其官府治具,社会人事,繁错万端,本非曩时之 日本 比也。”
    • 6.
      醵金释义:集资,凑钱。 宋 陶穀《清异录·黑金社》:“庐山 白鹿洞,游士辐凑,每冬寒,醵金市乌薪为御冬备,号黑金社。”明 陶宗仪《辍耕录·暖屋》:“今之入宅与迁居者,邻里醵金治具,过主人饮,谓曰暖屋,或曰暖房。”清 戴名世《汪河发墓志铭》:“先是 河发 病中,诸师友醵金相助为药饵与棺衾葬埋之费,并其母太夫人养老之资,皆古道之不可多见者。”

治具(zhij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治具是什么意思 治具读音 怎么读 治具,拼音是zhì jù,治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治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