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转 [wǎn zhuǎn]
1. 说话含蓄、曲折而温和。
例婉转的措词。
英[ mild and indirect; tactful; ]
2. 声音委婉而动听。
例歌喉婉转。
英[ sweet and agreeable; ]
婉转 引证解释
⒈ 犹辗转。
引《淮南子·精神训》:“生不足以挂志,死不足以幽神。屈伸俛仰,抱命而婉转。”
高诱 注:“抱天命而婉转不离违也。”
《后汉书·马援传》:“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迢遥行人远,婉转年运徂。”
聂绀弩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婉转呻吟,披发大叫,遍体搔抓,捶床顿足,自己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为什么,要什么。”
⒉ 曲折。
引南朝 梁武帝 《紫兰始萌》诗:“芬芳与时发,婉转迎节生。”
唐 鲍溶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宴》诗:“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你看雕栏婉转,画槛玲瓏,上下三层,高低百丈。”
⒊ 形容言辞委婉含蓄。
引清 陈维崧 《望江南·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词之十:“传语东君须婉转,此情莫遣外人知;除説与杨枝。”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八章:“王教授 婉转地告诉她:‘像 林道静 这样的年轻女孩子,找职业是很不容易的。’”
⒋ 形容声音抑扬起伏。
引唐 高璩 《和薛逢赠别》:“歌声婉转添长恨,管色凄凉似到秋。”
《红楼梦》第二三回:“只听见墻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 林黛玉 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
巴金 《家》二九:“声音婉转而凄哀,里面似乎含着无处倾诉的哀愁。”
⒌ 绵密貌。
引《文选·潘岳<射雉赋>》:“尔乃搫场柱翳,停僮葱翠,緑柏参差,文翮鳞次,萧森繁茂,婉转轻利。”
徐爰 注:“上则萧森,下则繁茂,而实绸繆轻利也。婉转,绸繆之称。”
⒍ 犹斡旋。从中调和。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而今小弟且把一封书打动他,做个媒儿,烦宗丈与小可婉转则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亲王为之婉转,遂得昭雪。”
国语词典
婉转 [wǎn zhuǎn]
⒈ 曲折、委曲。南朝梁·武帝〈紫兰始萌〉诗:「芬芳与时发,婉转迎节生。」也作「宛转」。
⒉ 含蓄委婉。也作「宛转」。
例如:「瞧她含羞带怯的模样,真是婉转可人。」
⒊ 辗转。
引《淮南子·精神》:「生不足以挂志,死不足以幽神。屈伸俛仰,抱命而婉转。」
⒋ 调停、斡旋。也作「宛转」。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而今小弟且把一封书打动他,做个媒儿,烦宗丈与小可婉转则个。」
⒌ 形容声音悦耳动人。唐·高璩〈和薛逢赠别〉诗:「歌声婉转添长恨,管色凄凉似到秋 。」也作「宛转」。
⒍ 绸缪。
引《文选·潘岳·射雉赋》:「萧森繁茂,婉转轻利。」
婉转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含蓄释义:⒈包含:简短的话语,却含蓄着深刻的意义。⒉(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⒊(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性格含蓄。
- 2.
委婉释义:(言辞、声音等)婉转:委婉动听。态度诚恳,语气委婉。也作委宛。
- 3.
宛转释义:同“婉转”。
- 4.
悠扬释义:形容声音时高时低,持续而和谐:悠扬的歌声。
- 5.
油滑释义:圆滑世故,待人不诚恳:为人油滑。说话油滑。
- 6.
隐晦释义:(意思)模糊,不明显:这些诗写得十分隐晦,不容易懂。
婉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咏三叹释义: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 2.
一唱三叹释义: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 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 3.
一字一珠释义: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 4.
三长两短释义:指意外的祸事,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多用于假设、虚拟):老人病得这样重,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 5.
丰缛释义:⒈形容草木丰盛繁茂。 元 王逢《贪山歌》:“气饙如兮孚尹,草丰縟兮木润液。”清 谭嗣同《仁学》十八:“四时不新,何以寒燠发敛之迭更?草木不新,丰縟者歇矣。”⒉形容词藻丰富多采。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朝廷臺阁之文,则其气温润丰縟。”明 宋濂《傅守刚墓碣》:“予读之,见其遣辞丰縟而考事综博。”清 徐乾学《陈其年<湖海楼诗集>序》:“歌行之运笔顿挫,婉转丰縟,前 少陵 而后 眉山 不足多也。”⒊形容富丽华贵。明 赵南星《朝觐合行事宜疏》:“古言人道通,功勋成。交际者,人道之所以通也。匏叶可以成礼,木桃
- 6.
低回释义:⒈徘徊(huái):低回叹息。⒉留恋:使人低回不忍离去。⒊回旋起伏:思绪低回。低回婉转的乐曲。
- 7.
何尝释义:副词。表示婉转的否定,带有反问和辩解的语气。相当于“未曾”“哪里”“并不是”等。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他何尝不想看文艺演出,只是没工夫罢了。
- 8.
侗族大歌释义:侗族民歌的一种。侗语称“嘠老”或“嘠玛”,多在节日或招待宾客时演唱。有齐唱和多声部合唱两种形式。演唱时,一领众和。起头带有朗诵或戏剧性咏叹风格,中间乐句随歌词的吟诵进行,曲调悠扬婉转,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 9.
凄婉释义:⒈哀伤:流露出不胜凄婉之情。 ⒉(声音)悲哀而婉转:凄婉的笛声。
- 10.
凄婉动人释义:1哀伤;2(声音)悲哀而婉转。
- 11.
切情释义:切合内心感情。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悵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 12.
千回百折释义: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也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
- 13.
南曲释义:宋元以来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用韵以南方语音为准,分平上去入四声;音乐上用五声音阶,以管乐器伴奏。曲调柔和婉转。
- 14.
哀伤凄婉释义:哀伤:悲痛忧伤。凄婉:形容声音凄切婉转。形容非常凄惨,悲凉。
- 15.
哀凄释义:悲哀凄切1。示例:声音哀凄婉转。
- 16.
哀婉释义:(声音)悲伤而婉转:歌声哀婉动人。
- 17.
哀转释义:亦作“哀囀”。谓声音哀凄婉转。
- 18.
哪里释义:⒈疑问代词。⒉问什么处所:你住在哪里?。这话你是从哪里听来的?⒊泛指任何处所:农村和城市,无论哪里, 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她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⒋虚指某一处所: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⒌用于反问句,表示意在否定:这样美好的生活,哪里是过去能想到的?(=不是…)。哪里知道刚走出七八里地,天就下起雨来了?(=不料…)⒍谦辞,用来婉转地推辞对自己的褒奖:“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哪里, 哪里!”
- 19.
唱叹释义:形容诗文婉转,情韵悠长。
- 20.
啭喉释义:⒈谓婉转动听地歌唱。 ⒉犹言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