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七条 七条的意思
tiáo

七条

简体七条
繁体七條
拼音qī tiáo
注音ㄑㄧ ㄊㄧ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ī,(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tiáo tiāo, ◎ 挑取。【例句】:“蚕月条叠”。

基本含义

七条指的是七个基本原则或规定。

七条的意思

七条 [qī tiáo]

1. 即郁多罗僧,僧人之上着衣。因衣有横截七条,故称。见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

七条 引证解释

⒈ 即郁多罗僧,僧人之上着衣。因衣有横截七条,故称。见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四。参见“三衣”。

《水浒传》第六回:“智深 谢了,收拾起坐具、七条,提了包裹,拿了禪杖、戒刀,跟着行童去了。”


七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条丝释义:即七丝。唐 薛能《秋夜听任郎中琴》诗:“十指宫商膝上秋,七条丝动雨修修。”唐 方干《听段处士弹琴》诗:“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如。”
    • 2.
      七条释义:即郁多罗僧,僧人之上着衣。 因衣有横截七条,故称。见 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
    • 3.
      七禁释义:内丹修炼时必须恪守的七条规戒。
    • 4.
      时表释义:旧称怀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我看见第三十七条底下注明赠彩是时表一枚。”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 5.
      棱皮龟释义:也叫革龟。爬行纲,棱皮龟科。长达二米余,是现存龟鳖类中最大的一种。背面无角质板,被以柔软的革质皮肤,上面有七条纵棱;腹甲骨化不完全,有五条纵棱。四肢呈鳍足状,无爪;前肢甚长,后肢短。尾短。产于我国 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 沿海及热带、亚热带沿海。肉粗,无实用价值,可制油;甲可制装饰品。
    • 6.
      覆逴释义:亦作“覆坼”。 突击检查。亦谓检察探视。唐 颜师古《匡谬正俗》卷六:“按 晋 令 成帝 元年四月十七日甲寅詔书云:火节度七条云:火发之日,诣火所赴救,御史兰臺令史覆逴,有不以法随事録坐。又云:交互逴覆,有犯禁者,依制罚之。逴者,谓超踰不依次第。令所云‘覆坼’,亦谓‘乍检乍否’,不依次歷履行之,以出其不意耳。”章炳麟《检论·订文》附《正名杂义》:“晋 令有‘覆逴’,而 唐 人谓检察探视为‘覆坼’。”
    • 7.
      试律释义:⒈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以律义为内容出试题,叫“试律”。《新唐书·选举志上》:“凡明法,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第。”《宋史·选举志一》:“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十道,进士免帖经。明年,惟诸科试律,进士復帖经。”⒉即试帖诗。严复《救亡决论》:“超俗之士,厌製艺则治古文词;恶试律则为古今体。”姚华《论文后编》:“排律之长者,韵可累百,是为长排,短则六韵,试律用之。”参见“试帖诗”。
    • 8.
      走私行为释义:根据2004年9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0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二章第七条,违反海关法及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是走私行为。
    • 9.
      逴覆释义:查勘,检察。 唐 颜师古《匡谬正俗·拆》:“《晋令》,成帝 元年四月十七日甲寅詔书云:‘火节度七条云:火发之日,诣火所赴救。御史、兰臺令史覆逴,有不以法,随时録坐。’又云:‘交互逴覆,有犯禁者,依制罸之。’”

七条(qit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七条是什么意思 七条读音 怎么读 七条,拼音是qī tiáo,七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七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