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戒旦 戒旦的意思
jièdàn

戒旦

简体戒旦
繁体
拼音jiè dàn
注音ㄐㄧㄝˋ ㄉ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è,(1) 防备。【组词】: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2) 革除不良嗜好。【组词】:戒除。戒烟。(3)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组词】:戒刀。戒尺。斋戒。(4) 准备。【组词】:戒途。戒装。(5) 古同“界”,界限。

dàn,(1) 早晨。【组词】:旦暮。通宵达旦。枕戈待旦。(2) 表示某一天,亦指农历的初一日。【例句】:旦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旦。旦日(a.明天:b.白天)。(3)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组词】:老旦。花旦。(4) 纤度单位,九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基本含义

指戒除早晨的欲望,形容能够自律,克制自己的欲望。

戒旦的意思

戒旦 [jiè dàn]

1. 报晓警睡。黎明。待旦。

戒旦 引证解释

⒈ 报晓警睡。

汉 陈琳 《武军赋》:“启明戒旦,长庚告昏。”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大鹏无戒旦之用,巨象无驰逐之才。”
唐 萧至忠 《三会寺应制》诗:“戒旦壶人警,翻霜羽骑来。”

⒉ 黎明。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戒子》:“朝华之草,戒旦零落。”
明 何景明 《立春日作》诗:“温风戒旦至,淑气应时加。”

⒊ 待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


国语词典

戒旦 [jiè dàn]

⒈ 警告人天将破晓。

《晋书·卷九二·文苑传·赵至传》:「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
唐·萧至忠〈三会寺应制〉诗:「戒旦壶人警,翻霜羽骑来。」

⒉ 等待黎明。

《聊斋志异·卷一·叶生》:「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


戒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奉辞伐罪释义:根据某种 理由,讨伐有罪的。《左传·哀公二十三年》:“以辞伐罪足矣,何必卜。”《南史·齐高帝纪》:“ 公奉辞伐罪,戒旦晨征。”
    • 2.
      戒曙释义:犹戒旦。报晓。
    • 3.
      脱簪珥释义:取下簪珥等首饰,表示自责请罪。 《史记·外戚世家》:“帝谴责 鉤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汉 刘向《列女传·周宣姜后》:“宣王 尝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 脱簪珥,待罪於永巷。”亦省作“脱簪”。《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二年》:“皇后闻之,脱簪请罪。”《明史·左光斗传》:“选侍事先皇无脱簪戒旦之德,於殿下无拊摩养育之恩。”《清史稿·后妃传·世祖孝献皇后》:“及闻 姜后 脱簪事,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
    • 4.
      鸡鸣候旦释义: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同“鸡鸣戒旦”。

戒旦(jied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戒旦是什么意思 戒旦读音 怎么读 戒旦,拼音是jiè dàn,戒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戒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