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代 [yì dài]
1. 后代,后世。
2. 指后世之人。
3. 不同时代;不同世代。
5. 前代,前世。
异代 引证解释
⒈ 后代,后世。
引《文选·班固<幽通赋>》:“虞 《韶》美而仪凤兮, 孔 忘味於千载;素文信而厎麟兮, 汉 賔祚于异代。”
李周翰 注:“賔祚,谓礼其后祚也。异代,谓 汉 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大丈夫不能立功业,为异代之所称,岂可夺人爱姬,为己之嬉娱。”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礼部·议革张浚祀》:“浚 终不得侑食,则 浚 在当时已有定论矣。岂有见摈於本国,而崇祀於异代者。”
⒉ 指后世之人。
引唐 李咸用 《览文僧卷》诗:“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韶》。”
⒊ 不同时代;不同世代。
引三国 魏 曹植 《辨道论》:“桀 紂 殊世而齐恶,姦人异代而等伪。”
《南史·萧允传》:“允 又为长史,带 会稽 郡丞。行经 延陵季子 庙,设苹藻之荐,託异代之交,为诗以叙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名子谤议》:“夫圣人用心,异代同体。”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十二:“力振衰淫 伯玉 功, 卢 王 宋 沉 未为功; 考亭 异代真知己,特识曾推《感遇》工。”
⒋ 前代,前世。
引《新唐书·李绛传》:“圣人选当代之人,极其才分,自可致治。岂借贤异代,治今日之人哉?”
唐 周繇 《经故宅有感》诗:“异代图书藏几篋,倾城罗綺散谁家。”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刘向 《列仙传》、 葛洪 《神仙传》、 沉汾 《续仙传》、 曾慥 《集仙传》,以异代事著于本朝者。”
国语词典
异代 [yì dài]
⒈ 后代或不同的时代。
引三国魏·曹植〈辩道论〉:「桀纣殊世而齐恶,奸人异代而等伪。」
唐·李咸用〈览文僧卷〉诗:「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韶。」
异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并世释义:同存于世;同时。 《墨子·兼爱下》:“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 皆后之,不并世。”宋 黄庭坚《题刘将军雁》诗:“祁连 将军一笔鴈,生不并世俱名家。”清 方苞《<畿辅名宦志>序》:“而史作於异代,其心平,故其事信。若郡州县志,则并世有司之所为耳。其识之明,未必能辨是非之正。”随世。《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先序今以上至 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司马贞 索隐:“言其大体随代盛衰,观时而説事。”
- 2.
代际流动释义:又称“异代流动”,指同一家庭中上下两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变动。
- 3.
同符释义:与……相合;相合。《文选·扬雄<甘泉赋>》:“同符三皇,録功五帝。”李善 注引 文颖 曰:“符,合也。”《东观汉记·马援传》:“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 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南史·袁湛袁粲等传论》:“昔 王经 峻节,既被旌於 晋 世,粲 之贞固,亦改葬於 齐 朝,其激厉之方,异代同符者矣。”清 叶廷琯《吹网录·两浙金石之名》:“木夫 此説,见其年谱中,正与 君谦 先后同符。”
- 4.
复境释义:收复疆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兹者专致使臣,特詒缄问,且以 瓦桥 内地,晋阳 故封,援 石 氏之割城,述 周 朝之復境;繫于异代,安及本朝。”
- 5.
尔乃释义:这才;于是。汉 应劭《<风俗通义>序》:“周秦 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求异代方言,还籍奏之,藏於祕室。及 嬴氏 之亡,遗脱漏弃,无见之者。蜀 人 严君平 有千餘言,林閭翁孺 才有梗概之法。扬雄 好之,天下孝廉,卫卒交会,周章质问,以次注续,二十七年,尔乃治正,凡九千字。”《三国志·魏志·杨阜传》:“吴 蜀 以定,尔乃上安下乐,九亲熙熙。”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与乎 阳林,流眄乎 洛川。”南朝 梁 何晏《景福殿赋》:“既穷巧於规摹,何彩章之未殫?尔乃文
- 6.
异代之交释义:异代:不同的时代。不同时代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指精神上与前人做朋友。
- 7.
收采释义:⒈亦作“收采”。收割采摘。《后汉书·淳于恭传》:“﹝ 恭 ﹞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輒助为收採。”⒉收取;采纳。《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七年》:“弼 遂倾身结纳朝士,收采名势,以倾东宫。”清 唐孙华《御笔临董其昌<孝经>恭纪》诗:“永兴戈法兼收採,荣映文房异代臣。”⒊录用。《北齐书·魏恺传》:“何虑无人作官职,苦用此汉何为,放其还家,永不收採。”《隋书·董纯传》:“陛下重加收採,位至将军。”宋 范仲淹《青州谢上表》:“伏蒙皇帝陛下,天量庇全,圣衷收采。”⒋见“收採”。
- 8.
班扬释义:⒈犹宣扬。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广宣恩信,班扬符赏。”三国 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奉遵科教,班扬明令。”⒉汉 班固 和 扬雄 的并称,二人以擅辞赋著名。南朝 宋 王僧达《祭颜光禄文》:“义穷几彖,文蔽 班 扬。”唐 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班 扬 名甚盛,嵇 阮 逸相须。”明 张居正《祭秦白崖先生文》:“揖 班 扬,掩 陆 谢。”沉德镛《杜子美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纪念赋此以申私仰》诗:“异代 班 扬 原并驾,旧时 高 李 共登臺。”
- 9.
的对释义:贴切的对句。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寇莱公 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 杨大年 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 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的对。”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不可参以异代》:“尝有人面称公诗‘自喜田园归 五柳,最嫌尸祝扰庚桑’之句,以为的对。”明 胡应麟《诗薮·闰馀中》:“盖 太液 切冰,长杨 切柳,本天生的对。”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枯松太保》:“独 王宗裕 立枯松下,未尝自言。时人谓之‘枯松太保’,与 冯异 称‘大树将军’,可谓的对。”
- 10.
贯陌释义:贯百。 陌,通“百”。宋 吕陶《奏具置场买茶旋行出卖远方不便事状·贴黄》:“若蒙朝廷垂察,即乞下本路取索 熙寧 八年九月分 永康县 银价,比对茶场折银贯陌,自见有无侵损园户,免令将来高价折银,亏损本州卖茶之家。”《文献通考·市籴一》:“熙寧 理财,多折见钱,而诸郡犹有添起贯陌不等之弊,朝廷随即行遣。”明 王祎《泉货议》:“乃自顷岁,以 中统 交钞重其贯陌,与 至元 宝钞相等并行,京师復铸 至正 新钱,使配异代旧钱,与二钞兼用,其意殆将合古而达今,而不知适以起天下人心之疑。”
- 11.
輶轩释义:⒈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汉 扬雄《答刘歆书》:“尝闻先代輶轩之使,奏籍之书皆藏於 周 秦 之室。”《文选·左思<吴都赋>》:“輶轩蓼扰,彀骑煒煌。”李周翰 注:“輶轩,轻车也。”《新唐书·陈子昂传》:“则莫如择仁可以恤孤、明可以振滞、刚不避彊御、智足以照姦者,然后以为使,故輶轩未动,而天下翘然待之矣。”清 姚鼐《万年庵次刘石葊韵以呈补山》:“前辈輶轩过,风流忆宛然。”柳亚子《<盛湖竹枝词>题辞》之十二:“乘风问俗周详甚,应有輶轩异代求。”⒉古代使臣的代称。《文选·张协<七命>》:“语不传於輶轩,地不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