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课额 课额的意思
é

课额

简体课额
繁体課額
拼音kè é
注音ㄎㄜˋ 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è,(1)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组词】:上课。课时。课间。旷课。授课。课余活动。(2) 教学的科目。【组词】:课程。课表。基础课。专业课。课本。课文。(3)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组词】:课徒。课读。(4) 古代的一种赋税。【组词】:国课。完粮交课。(5) 使交纳赋税。【组词】:课税。课役。(6) 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组词】:会计课。(7) 迷信占卜的一种。【组词】:起课。

é,(1) 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组词】:额头。额角(jiǎo )。(2) 牌匾。【组词】:门额。匾额。(3) 规定数量。【组词】:额数。额外。定额。余额。超额。空额。

基本含义

指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按照课程安排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课额的意思

课额 [kè é]

1. 赋税的数额。

课额 引证解释

⒈ 赋税的数额。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谠论》:“一年之内,国家预得 江、淮、荆湖 三路卖盐课额。”
明 王冕 《伤亭户》诗:“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
《清史稿·食货志四》:“请自 乾隆 五十七年始,凡 山西、陕西、河南 课额,在於三省引地百七十二属地丁顶下摊徵。”


课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决责释义:杖责。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六:“﹝ 萧颖士 ﹞常使一僕 杜亮,每一决责,皆由非义。”宋 欧阳修《乞减乐平县课额札子》:“见今专副等逐月逐季逐年各有比较决责。”《清史稿·刑法志二》:“又附片请将军、流徒加杖概予宽免,无庸决责。”
    • 2.
      盐灶释义:烧盐的灶。《宋史·食货志下》:“二浙 课额一百九十七万餘石,去年两务场卖 浙 盐二十万二千餘袋,收钱五百一万二千餘贯,而盐灶乃计二千四百餘所。”阿英《盐乡杂信》五:“这里,有一说‘盐灶’构成的必要了。一般的灶是很大的,总要占三间屋的地位。”
    • 3.
      课额释义:赋税的数额。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谠论》:“一年之内,国家预得 江、淮、荆湖 三路卖盐课额。”明 王冕《伤亭户》诗:“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清史稿·食货志四》:“请自 乾隆 五十七年始,凡 山西、陕西、河南 课额,在於三省引地百七十二属地丁顶下摊徵。”
    • 4.
      赔纳释义:赔偿缴纳亏损。 《元典章·户部七·仓库》:“中间谓有不足之数,拟合著当该人等依数赔纳。”《明史·食货志四》:“课额每亏,民多赔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尤可恨者,花户钱粮,年年听其包揽,里社吞声赔纳。”

课额(ke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课额是什么意思 课额读音 怎么读 课额,拼音是kè é,课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课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