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 [tuì jū]
1. 引退闲居。
英[ retire; ]
2. 从原来的地位、等次后退到较低的地位、等次。
例该厂产品已退居第二位。
英[ go down to; ]
退居 引证解释
⒈ 退职家居。
引《庄子·天道》:“以此退居而閒游,江海山林之士服。”
《史记·儒林列传》:“申公 耻之,归 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
宋 王禹偁 《乌先生传》:“先生乃退居 壁州,挂冠深隐,虚心自乐。”
⒉ 谓退位移居。
引《汉书·平帝纪》:“辛卯,贬皇太后 赵氏 为 孝成皇后,退居 北宫,哀帝 皇后 傅氏 退居 桂宫。”
颜师古 注:“北宫 及 桂宫 皆在城中,而非 未央宫 中也。”
⒊ 寺院中方丈的居所。
引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祖杰》:“﹝ 祖杰 ﹞无义之财极丰,遂结托北人,住 永嘉 之 江心寺,大刹也。为退居号 春雨庵,华丽之甚。”
《水浒传》第八五回:“师父近日只在后面退居静坐,少曾到观。”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当下又走了许多路,走过老退居,到一个和尚家。”
⒋ 供临时休息的房屋。
引《红楼梦》第七一回:“大观园 中,收拾出 缀锦阁 并 嘉荫堂 等几处大地方来做退居。”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其餘房间作为闲房,以及堆东西,合僕妇丫环的退居。”
⒌ 谓退到次要的地位。
引《人民日报》1984.2.27:“农业则退居第三位。”
《人民日报》1984.12.7:“最近几年来,随着机构改革,一大批老干部主动退居二、三线,把担子交给中青年干部。”
国语词典
退居 [tuì jū]
⒈ 退隐晦居。
引《庄子·天道》:「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
⒉ 降位而居。
引《汉书·卷一二·平帝纪》:「辛卯,贬皇太后赵氏为孝成皇后,退居北宫。」
⒊ 休息闲坐的地方。
引《红楼梦·第七一回》:「大观园中收拾出缀锦阁并嘉荫堂等几处大地方来作退居。」
退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胡释义:古时中国东北 的西部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春秋战国以后活动在燕国东北。秦汉时为匈 奴击败。以后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 2.
九老会释义:⒈唐白居易退居洛阳时,有九老之会。⒉宋李昉罢相,居京师,思继白居易九老之会,与宋琪、杨徽之、魏丕、李运、朱昂、武允成、张好问、释赞宁等亦作九老会。见宋王禹偁《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
- 3.
九老图释义:唐 白居易 与 胡杲、吉皎、刘真、郑据、卢贞、张浑 年老退居 洛阳,曾作尚齿之会,并各赋诗记其事。时为 会昌 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李元爽 及僧 如满 亦告老归 洛,因作九老尚齿之会,并书姓名、年齿,绘其形貌,题为九老图。后传世姓名不一。见 唐 白居易《九老图诗序》、《唐诗纪事》卷四九。后因以“九老图”为告老还乡者聚会之典。元 刘从益《送仪提点西归》诗:“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五侯鯖饱无多味,九老图成又一传。”
- 4.
二线释义:⒈战争中的第二道防线。⒉比喻不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地位:退居二线。⒊指非直接从事生产、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岗位:充实一线,紧缩二线。
- 5.
五老会释义:宋 庆历 末 杜衍 王涣 等五人告老退居 南京(今 河南 商丘),为诗酒之会,时称“五老会”。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高逸》:“庆歷 末,杜祁公 告老退居 南京(河南 商丘),与太子宾客致仕 王涣、光禄卿致仕 毕世长、兵部郎中分司 朱贯、尚书郎致仕 冯平 为五老会。吟醉相欢,士大夫高之……五人年皆八十餘,康寧爽健,相得甚欢。”
- 6.
功利婚姻释义:婚姻动机带有明显的利益追求,将情感因素退居次要地位的婚姻,它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是:为了金钱、地位、事业,我们把婚姻或明或暗地当成了一个跳板。广义上是:由于对爱情的不信任,觉得和谁结婚从本质上讲都是一样的,加上自身年龄或家人的压力,便会选择和一个很难说爱或不爱的人结婚。
- 7.
吏隐释义:⒈谓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犹如隐者。 唐 宋之问《蓝田山庄》诗:“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唐 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江州 左 匡庐,右 江 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苟有志於吏隐者,捨此官何求焉?”宋 王禹偁《游虎丘》诗:“我今方吏隐,心在云水间。”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芗畇公挽联》:“鱣舍怡情,看三径香多,省识人如菊淡;鲤庭侍养,悵六年吏隐,遽闻诗咏莪哀。”⒉山名。一名 洼尊山。在 浙江省 缙云县。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地上》:“吏隐山,在 縉云,县令 李阳冰 退居于此山,创亭室以宴居,因名。其南
- 8.
坐亡释义:⒈坐化。 唐 颜真卿《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德本无累,道心有常,寔曰形解,孰云坐亡。”唐 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了公 八年冬十月坐亡,色身不坏。”参见“坐化”。⒉坐忘。亡,通“忘”。唐 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息乱归禪定,存神入坐亡。”参见“坐忘”。
- 9.
奔逸絶尘释义:形容跑得极快,迅速前进。绝尘,脚不沾尘土。《庄子·田子方》:“颜淵 問於 仲尼 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絶塵,而 回 瞠若乎後矣。’”成玄英 疏:“奔逸絶塵,急走也。”亦作“奔軼絶塵”。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但是我国历史,现代环境,督促吾人,不得不有奔轶绝尘的猛进。”宋云彬《因纪念鲁迅而想到章太炎》:“章太炎 却‘自崖而返’,退居于宁静的学者,鲁迅 则奔轶绝尘,‘自此远矣’。”
- 10.
幕后释义:舞台帐幕的后面。多比喻背着人暗中活动的地方:幕后操纵。退居幕后。
- 11.
慧剑释义:佛教语。谓能斩断一切烦恼的智慧。语本《维摩经·菩萨行品》:“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唐 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不是三生应判与,直须慧剑断邪思。”《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今日你命光发露,透出你的智慧,还不趁势利用你本来具足的慧剑,斩断你的邪魔吗?”
- 12.
朝绅释义:⒈束朝服的大带。⒉借指朝廷大臣。⒊曾任朝官而退居乡间的绅士。
- 13.
松关释义:⒈犹柴门。唐 孟郊《退居》诗:“日暮静归时,幽幽扣松关。”清 吴伟业《赠愿云师》诗:“故人扣松关,匡牀坐酬酢。”⒉古关名。在 阴山。元 耶律楚材《过夏国新安县》诗:“昔年今日渡 松关,车马崎嶇行路难。”原注:“西城 阴山 有 松关。”元 王恽《玉堂嘉话》卷四:“戈船飞渡,而天堑无凭;铁马长驱,而 松关 失险。”
- 14.
椶冠释义:棕制的帽子。《明史·隐逸传·杨恒》:“﹝ 恒 ﹞閲十年退居 白鹿山,戴椶冠,披羊裘,带经耕烟雨间,啸歌自乐,因自号 白鹿生。”
- 15.
汾亭释义:隋 王通 因上策不用,退居 河汾 之间,授徒自给,尝讲学游憩于 汾亭。确址已不可考。
- 16.
浪蘂浮花释义:指寻常花草。宋 苏轼《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之一:“浪蘂浮花不辨春,歸來方識歲寒人。”比喻妓女。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你在我根前,無那半星兒實話……你看我恰便似浪蘂浮花。”参见“浮花浪蘂”。
- 17.
病骸释义:犹病体。用于老年人。唐 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病骸浑似木,老鬢欲成霜。”
- 18.
百炼钢释义:也作百炼刚。多次炼的铁非常坚硬。比喻久经锻炼、意志坚强的人。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诗:“屈折孤生竹,销摧百炼钢。” 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 19.
穷退释义:犹隐退。 谓退居乡里。
- 20.
穷闬释义:简陋的里门。 亦借以谦称自己的门庭。南朝 梁 刘孝绰《答湘东王书》:“爰是退居素里,却扫穷閈。比 杨伦 之不出,譬 张挚 之杜门。”
退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胡释义:古时中国东北 的西部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春秋战国以后活动在燕国东北。秦汉时为匈 奴击败。以后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 2.
九老会释义:⒈唐白居易退居洛阳时,有九老之会。⒉宋李昉罢相,居京师,思继白居易九老之会,与宋琪、杨徽之、魏丕、李运、朱昂、武允成、张好问、释赞宁等亦作九老会。见宋王禹偁《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
- 3.
九老图释义:唐 白居易 与 胡杲、吉皎、刘真、郑据、卢贞、张浑 年老退居 洛阳,曾作尚齿之会,并各赋诗记其事。时为 会昌 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李元爽 及僧 如满 亦告老归 洛,因作九老尚齿之会,并书姓名、年齿,绘其形貌,题为九老图。后传世姓名不一。见 唐 白居易《九老图诗序》、《唐诗纪事》卷四九。后因以“九老图”为告老还乡者聚会之典。元 刘从益《送仪提点西归》诗:“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五侯鯖饱无多味,九老图成又一传。”
- 4.
二线释义:⒈战争中的第二道防线。⒉比喻不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地位:退居二线。⒊指非直接从事生产、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岗位:充实一线,紧缩二线。
- 5.
五老会释义:宋 庆历 末 杜衍 王涣 等五人告老退居 南京(今 河南 商丘),为诗酒之会,时称“五老会”。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高逸》:“庆歷 末,杜祁公 告老退居 南京(河南 商丘),与太子宾客致仕 王涣、光禄卿致仕 毕世长、兵部郎中分司 朱贯、尚书郎致仕 冯平 为五老会。吟醉相欢,士大夫高之……五人年皆八十餘,康寧爽健,相得甚欢。”
- 6.
功利婚姻释义:婚姻动机带有明显的利益追求,将情感因素退居次要地位的婚姻,它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是:为了金钱、地位、事业,我们把婚姻或明或暗地当成了一个跳板。广义上是:由于对爱情的不信任,觉得和谁结婚从本质上讲都是一样的,加上自身年龄或家人的压力,便会选择和一个很难说爱或不爱的人结婚。
- 7.
吏隐释义:⒈谓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犹如隐者。 唐 宋之问《蓝田山庄》诗:“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唐 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江州 左 匡庐,右 江 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苟有志於吏隐者,捨此官何求焉?”宋 王禹偁《游虎丘》诗:“我今方吏隐,心在云水间。”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芗畇公挽联》:“鱣舍怡情,看三径香多,省识人如菊淡;鲤庭侍养,悵六年吏隐,遽闻诗咏莪哀。”⒉山名。一名 洼尊山。在 浙江省 缙云县。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地上》:“吏隐山,在 縉云,县令 李阳冰 退居于此山,创亭室以宴居,因名。其南
- 8.
坐亡释义:⒈坐化。 唐 颜真卿《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德本无累,道心有常,寔曰形解,孰云坐亡。”唐 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了公 八年冬十月坐亡,色身不坏。”参见“坐化”。⒉坐忘。亡,通“忘”。唐 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息乱归禪定,存神入坐亡。”参见“坐忘”。
- 9.
奔逸絶尘释义:形容跑得极快,迅速前进。绝尘,脚不沾尘土。《庄子·田子方》:“颜淵 問於 仲尼 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絶塵,而 回 瞠若乎後矣。’”成玄英 疏:“奔逸絶塵,急走也。”亦作“奔軼絶塵”。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但是我国历史,现代环境,督促吾人,不得不有奔轶绝尘的猛进。”宋云彬《因纪念鲁迅而想到章太炎》:“章太炎 却‘自崖而返’,退居于宁静的学者,鲁迅 则奔轶绝尘,‘自此远矣’。”
- 10.
幕后释义:舞台帐幕的后面。多比喻背着人暗中活动的地方:幕后操纵。退居幕后。
- 11.
慧剑释义:佛教语。谓能斩断一切烦恼的智慧。语本《维摩经·菩萨行品》:“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唐 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不是三生应判与,直须慧剑断邪思。”《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今日你命光发露,透出你的智慧,还不趁势利用你本来具足的慧剑,斩断你的邪魔吗?”
- 12.
朝绅释义:⒈束朝服的大带。⒉借指朝廷大臣。⒊曾任朝官而退居乡间的绅士。
- 13.
松关释义:⒈犹柴门。唐 孟郊《退居》诗:“日暮静归时,幽幽扣松关。”清 吴伟业《赠愿云师》诗:“故人扣松关,匡牀坐酬酢。”⒉古关名。在 阴山。元 耶律楚材《过夏国新安县》诗:“昔年今日渡 松关,车马崎嶇行路难。”原注:“西城 阴山 有 松关。”元 王恽《玉堂嘉话》卷四:“戈船飞渡,而天堑无凭;铁马长驱,而 松关 失险。”
- 14.
椶冠释义:棕制的帽子。《明史·隐逸传·杨恒》:“﹝ 恒 ﹞閲十年退居 白鹿山,戴椶冠,披羊裘,带经耕烟雨间,啸歌自乐,因自号 白鹿生。”
- 15.
汾亭释义:隋 王通 因上策不用,退居 河汾 之间,授徒自给,尝讲学游憩于 汾亭。确址已不可考。
- 16.
浪蘂浮花释义:指寻常花草。宋 苏轼《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之一:“浪蘂浮花不辨春,歸來方識歲寒人。”比喻妓女。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你在我根前,無那半星兒實話……你看我恰便似浪蘂浮花。”参见“浮花浪蘂”。
- 17.
病骸释义:犹病体。用于老年人。唐 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病骸浑似木,老鬢欲成霜。”
- 18.
百炼钢释义:也作百炼刚。多次炼的铁非常坚硬。比喻久经锻炼、意志坚强的人。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诗:“屈折孤生竹,销摧百炼钢。” 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 19.
穷退释义:犹隐退。 谓退居乡里。
- 20.
穷闬释义:简陋的里门。 亦借以谦称自己的门庭。南朝 梁 刘孝绰《答湘东王书》:“爰是退居素里,却扫穷閈。比 杨伦 之不出,譬 张挚 之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