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仪门 仪门的意思
mén

仪门

简体仪门
繁体儀門
拼音yí mén
注音ㄧˊ ㄇ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í,(1) 人的外表或举动。【组词】: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组词】:仪式。仪仗。司仪。(3) 礼物。【组词】:贺仪。谢仪。(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组词】:仪器。(5) 法制,准则。【组词】: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mén,(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组词】:门儿。门口。开门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组词】:电门。(3) 途径,诀窍。【组词】:门径。门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组词】: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5) 事物的分类。【组词】:分门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组词】:教门。门徒。(7) 量词。【组词】:一门大炮。(8) 姓。

基本含义

仪态庄重、举止端庄的门庭。

仪门的意思

仪门 [yí mén]

1. 明清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

仪门 引证解释

⒈ 明 清 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

元 高文秀 《谇范叔·楔子》:“这是仪门前,且莫过去,我试看咱。”
《明会典·礼部十七·官员礼》:“新官到任之日……先至神庙祭祀毕,引至仪门前下马,具官服,从中道入。”
《江宁府志·建置·官署》:“其制大门之内为仪门仪门内为蒞事堂。”
《红楼梦》第三回:“邢夫人 携了 黛玉 坐上,众老婆们放下车帘……入一黑油漆大门内,至仪门前,方下了车。”


国语词典

仪门 [yí mén]

⒈ 官署的旁门。

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一折》:「这是仪门前,且莫过去,我试看咱。」
《红楼梦·第五九回》:「日落时便命关了仪门,不放人出入。」


仪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佥坐释义:同坐在两旁;陪坐。 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余以刑部主事虑囚 江 北,见巡抚必侍坐,抵家及所过道路,遇之皆然。惟审録旧规,以勑諭事重,且多年深正郎,故有僉坐之説。”《清史稿·礼志十》:“顺治 十三年,定直省文武官相见礼,提督见总督,入中门,至仪门下马,升堂三揖。总督正坐,提督僉坐,迎送不出堂檐。”
    • 2.
      内仪门释义:内院的仪门。 仪门,明 清 时官宦衙署、府第的第二重门。
    • 3.
      回风释义:⒈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清 钱谦益《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鐸悲回风。”⒉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⒊旋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迴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緑。”唐 杜甫《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迴风。”清 曹寅《惠山纳
    • 4.
      埃尘释义:⒈尘土。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鉦鼓之声闻数百里。”唐 孟郊《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诗:“眼见枝上春,落地成埃尘。”宋 欧阳修《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之一:“富贵声名岂足论,死生荣辱等埃尘。”⒉喻尘世。汉 张衡《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唐 白居易《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成咏》:“鸞凤翱翔在寥廓,貂蝉萧洒出埃尘。”宋 范成大《西江有单鹄行》:“方知翅翎俊,可以凌埃尘。”⒊地面上。多见于戏曲。《再生缘》第五八回:“送出仪门登了轿,忙忙的,拦
    • 5.
      孔府释义:孔子 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的住宅,在 山东 曲阜 市。宋 宝元 间建立府第,明 嘉靖 年间重修。内有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六厅、前后堂楼、花园、假山等建筑,是非常宏伟的建筑群,占地十六万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仪门(yim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仪门是什么意思 仪门读音 怎么读 仪门,拼音是yí mén,仪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仪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