诣门 [yì mén]
1. 上门;登门。
诣门 引证解释
⒈ 上门;登门。
引《后汉书·郑均传》:“郡将欲必致之,使县令譎将诣门,既至,卒不能屈。”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 甫里先生 ﹞性不喜与俗人交,虽诣门不得见也。”
明 刘基 《结袜子》诗:“诣门謁 朱亥,虚左上 侯嬴。”
国语词典
诣门 [yì mén]
⒈ 临门拜访。
引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况你科举的日子也近了,你也少不得诣门一别。」
诣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仙释义:⒈传说 三国 吴 主 孙权 之祖 孙钟,以种瓜为业,有三仙人诣门乞瓜,钟 厚待之。 因指以葬地,谓当出天子。言讫化为三鹤飞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三八九引《祥瑞记·孙钟》。后用为施瓜得福的典实。唐 李峤《瓜》诗:“六子方呈瑞,三仙实可嘉。”⒉指三位翰林学士。唐 白居易《初到江州寄翰林张李杜三学士》诗:“碧落三仙曾识面,年深记得姓名无?”
- 2.
住衰释义:谓延年不老。《水经传·肥水》:“﹝ 八公 ﹞诣门希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住衰之术,未敢相闻。’”
- 3.
峭涩释义:严格不苟。唐 杜牧《唐故淮南支使杜君墓志铭》:“进士 崔岐 有文学,峭涩不许可人,诣门赠君诗曰:‘贾马 死来生 杜顗,中间寥落一千年。’”
- 4.
排合释义:亦作“排阁”。推门。《后汉书·独行传·彭修》:“脩 排閤直入,拜於庭。”《三国志·吴志·吴范传》:“乃髠头自缚诣门下,使铃下以闻……铃下曰:‘诺。’乃排閤入。”《晋书·宣帝纪》:“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閤入,视吾面。”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阁试》:“周 时病困,虑其或强起就试,至排閤秽詈之,周 不胜恚而死。”清 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诗:“排阁一少年,其气为 幽 并。”
- 5.
排閤释义:亦作“排阁”。推门。《后汉书·独行传·彭修》:“脩 排閤直入,拜於庭。”《三国志·吴志·吴范传》:“乃髠头自缚诣门下,使铃下以闻……铃下曰:‘诺。’乃排閤入。”《晋书·宣帝纪》:“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閤入,视吾面。”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阁试》:“周 时病困,虑其或强起就试,至排閤秽詈之,周 不胜恚而死。”清 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诗:“排阁一少年,其气为 幽 并。”
- 6.
逾年释义:⒈亦作“踰年”。谓时间超过一年。《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踰年称公。”汉 班固《白虎通·爵》:“不旷年无君,故逾年乃即位。”唐 韩愈《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夫人 滎阳 郑氏 ……有贤行,侍君疾,逾年不下堂。”宋 苏舜钦《答李锐书》:“但一诣门奉谢,又不相见,迄今将逾年矣。”⒉一年以后;第二年。《太平广记》卷四三七引 唐 薛用弱《集异记·齐琼》:“逾年牝死,犬加勤効。”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二:“﹝ 朱昂 ﹞敭歷清贵三十年,晚以工部侍郎恳求归 江陵,逾年方允。”宋 周密《齐东
- 7.
门屏释义:⒈门与屏之间。《尔雅·释宫》:“门屏之间谓之宁。”郭璞 注:“人君视朝所宁立处。”《后汉书·礼仪志上》:“天子迎于门屏,交礼,道自阼阶,三老升自宾阶。”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郑公 佇立于阶所,目之,候其掩映门屏,方回步言曰:‘大好及第举人!’”⒉借指师门、权门。唐 许浑《赠桐庐房明府先辈》诗:“自笑小儒非一鶚,亦趋门屏冀相怜。”宋 苏辙《贺欧阳少师致仕启》:“辙 以官守,不获躬诣门屏,谨奉启陈贺。”宋 陈师道《上曾枢密书》:“一去门屏,十年有餘,平常不为问,非怠於外,以谓无益而不为尔。”
- 8.
阿曲释义:⒈阿谀随顺。唐 韩愈《答吕毉山人书》:“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明史·胡俨传》:“必能为 董子 之正言,而不为 公孙 之阿曲。”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建武 二十四年(48年),刘秀 下诏重申‘阿附蕃王法’,凡阿曲附益王侯的,都要受到很严厉的处分。”⒉谓诬妄不实。《旧唐书·许敬宗传》:“敬宗 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⒊偏袒回护。《魏书·高道穆传》:“若御史、司直纠劾失实,悉依所断狱罪之。听以所检,迭相纠发。如二使阿曲,有不尽理,听罪家诣门下通诉,别加案检。”宋 苏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