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属 [chén shǔ]
1. 犹臣下。
3. 以臣自属。谓自辟其官,自役其民。
臣属 引证解释
⒈ 犹臣下。
引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三王》:“文王 率 殷 之叛国,以服事 殷,时尚臣属,何缘便得列三王哉?”
《后汉书·公孙述传论》:“及其谢臣属,审废兴之命,与夫泥首衔玉者异日谈也。”
冯雪峰 《雪峰寓言·猩猩和野兽们》:“他是否还和他的王位一起,只须看他的臣属们的背向就得啦。”
⒉ 以臣自属。谓自辟其官,自役其民。
引《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荆 惶恐,自繫狱。帝復加恩,不考极其事,下詔不得臣属吏人。”
臣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仆臣释义:⒈臣属;臣僚。⒉指太仆。
- 2.
令锡释义:指皇帝对臣属的封赠赏赐。
- 3.
准奏释义: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
- 4.
助祭释义:古代谓臣属出资、陪位或献乐佐君主祭祀。 后亦谓以财物人祭祀。
- 5.
司钥章京释义:景运门值班大臣属官。
- 6.
国臣释义:国君的臣属。 《墨子·天志中》:“今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之内也,夫岂欲其国臣万民之相为不利哉?”《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五年》:“魏 京兆王 愉、广平王 怀 国臣多骄纵,公行属请,魏主 詔中尉 崔亮 穷治之。”
- 7.
外命释义:⒈指封建王侯及其臣属。 ⒉谓财物。
- 8.
奏对释义:⒈臣属当面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 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安西 衙将 刘文树,口辩,善奏对,上每嘉之。”《宋史·哲宗纪一》:“﹝ 元祐 五年四月﹞癸丑,詔讲读官御经筵,退留二员奏对邇英阁。”《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圣人﹞问了问他的家世学业,又见他奏对称旨,天颜大悦。”⒉文体名,“奏疏”与“对策”的并称。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盖典生纪传,謨开集议;贡附典而肇记志,范媵謨以启奏对。”
- 9.
家臣释义:春秋 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 卿大夫家的总管叫宰,宰下又有各种官职,总称为家臣。后亦泛指诸侯、王公的私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叔孙氏 之司马 鬷戾 言于其众曰:‘若之何?’莫对。又曰:‘我家臣也,不敢知国。’”《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适 齐,为 高昭子 家臣,欲以通乎 景公。”《汉书·儒林传·张山拊》:“德配 周召,忠合《羔羊》,未得登司徒,有家臣,卒然早终,尤可悼痛!”颜师古 注:“家臣,若今诸公国官及府佐也。”清 顾炎武《七十二弟子》诗:“门人惟 季次,未肯作家臣。”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
- 10.
宾宾释义:⒈犹频频。 ⒉尊重臣属。
- 11.
属和释义:⒈跟着别人唱。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於 郢 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⒉指和别人的诗。《旧唐书·德宗纪下》:“上赋诗一章,羣臣属和。”宋 秦观《观宝林塔张灯》诗:“继听《钧天》奏,尤知属和难。”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梁文庄 公之兄 启心 ……寄诗云:‘何堪岁尽復迁延,夙约都为俗事牵。多谢分吟留一席,不妨属和待明年。’”
- 12.
恤典释义:⒈朝廷对去世官吏分别给予辍朝示哀、赐祭、配饗、追封、赠谥、树碑、立坊、建祠、恤赏、恤荫等的典例。⒉帝王对臣属规定的丧葬善后礼式。
- 13.
朝会释义:谓诸侯、臣属及外国使者朝见天子。
- 14.
朝元释义:⒈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每年元旦贺见帝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周朝饗乐章》:“岁迎更始,节及朝元。”唐 罗邺《岁仗》诗:“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明 唐寅《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参见“朝正”。⒉道教徒朝拜 老子。唐 初,追号 老子 李耳 为太上玄元皇帝。唐 白居易《寻郭道士不遇》诗:“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前蜀 韦庄《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逕雪中微。”宋 张孝祥《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词:“朝元去,深殿扣瑶鐘。”《封神演义》第三
- 15.
朝正释义: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 汉 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杨伯峻 注:“襄 二十九年《传》云:‘春王正月,公在 楚,释不朝正於庙也。’新正至祖庙贺正,谓之‘朝正於庙’,则此‘朝正於王’,谓以正月朝贺京师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是以朝正之义,天子纯统色衣,诸侯统衣缠缘纽,大夫士以冠,参近夷以绥,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唐 杜甫《元日寄韦氏妹》诗:“不见朝正使,啼痕满
- 16.
树国释义:⒈古代指分封或臣属之国。⒉谓建立藩国。
- 17.
殊策释义:帝王对臣属特颁的策书。
- 18.
殷士释义:殷 人。指 殷商 的臣属。
- 19.
画可释义:旧时帝王在臣属奏章上批个“可”字。表示允准可行。《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是时,大治 洛阳宫,起 昭阳、太极殿”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帝常游宴在内,乃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画可,画从其所奏。”《新唐书·高宗三女传》:“朝廷大政事非关决不下,间不朝,则宰相就第咨判,天子殆画可而已。”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本朝要事对稟,常事拟进入,画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
- 20.
臣附释义:臣属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