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jiān,(1) 捆东西的绳索。(2) 书信。【组词】:缄素。缄扎。(3) 封,闭。【组词】:缄口。缄制(封锁)。缄封。缄密。缄默。
qí jī,(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组词】: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组词】: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3) 那里面的。【组词】: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其如土石何?”(6) 词尾,在副词后。【组词】:极其快乐。大概其。 ◎ 〔郦食(yì)其〕中国汉代人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1. 形容说话极其谨慎、不轻易开口。
英[speak with caution; absolute refusal to talk with one's mouth sealed more than once;]
⒈ 封口三重。缄,封。
引汉 刘向 《说苑·敬慎》:“孔子 之 周,观於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后因指言语谨慎,少说或不说话。 苏曼殊 《与某公书》:“区子 固非离经叛道之人,然此时男子多变为妇人,衲只好三缄其口。”
⒈ 言语谨慎或不说话。
引《孔子家语·卷三·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姚崇》:「钦之伊何?三命而走;谨之伊何?三缄其口。」
1.他爱讲些顶好三缄其口的怪话,他读的书太多,他常爱逛逛栗树咖啡馆,那本是画家跟音乐家扎堆儿的地方。
2.对于国家机密,我们应该三缄其口。
3.银行家和叶刘淑仪会面后,对会议内容都三缄其口。
4.无论怎么问,他就是三缄其口,不愿透露任何讯息。
5.当问他为什么虐待儿子时,他三缄其口。
6.我对这件事情完全不了解,只好三缄其口,不好插嘴。
7.这种夫妻间的事,旁人没有插嘴的必要,最好三缄其口。
8.出现问题后,还却一味推卸责任,对事故原因三缄其口,对民众要求赔偿的呼声置之不理,其行为,让人寒心。
9.对于这件事,他三缄其口,处理得十分妥当。
10.对于自己的家庭,他三缄其口。
11.人们一提起他儿子,她就三缄其口。
12.有些人则是选择性地,只与自己信任的人谈论此事,而有些人对此三缄其口。
13.近来对于新政的事情,不管是开发商,还是代理行,即便是不那么直接敏感的问题,还是会有很多人三缄其口。
14.日本的道德沦丧,不管是近来发生的情况,还是历史遗留问题,美国却三缄其口,颇耐人寻味。
15.在这种高压统治下,莫怪大家对许多事都三缄其口。
16.是的,他知道我水平比他高,并且他当面对我承认这一点。但是当面对第三个人时,他却会三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