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意 [fěng yì]
1. 讽喻之意。
讽意 引证解释
⒈ 讽喻之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五·孔溪不知诗义》:“晏元献 大雪会饮, 欧文忠 席上有‘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餘万屯边兵’之诗。
引孔溪 《谈苑》以为似寻闹也,且引 韩昌黎 《赴燕裴度诗》为证。殊不知 韩 诗亦有讽意。”
讽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命呜呼释义:死了(含诙谐意或嘲讽意)。
- 2.
万事通释义:什么事情都知道的人(含讥讽意)。也叫百事通。
- 3.
乡下气释义:乡下人的习气。 多含讥讽意味。
- 4.
乡巴佬儿释义:乡下人(含讥讽意),也指没有见过世面的人。
- 5.
乳臭味干释义: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
- 6.
乳臭未干释义: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
- 7.
佛头着粪释义:佛的塑像上着了鸟雀的粪便,比喻好东西上添上不好的东西,把好东西给糟蹋了(含讥讽意)。
- 8.
傻帽儿释义:⒈形容人傻,没见过世面。⒉指因没见过世面而呆头呆脑的人(含讥讽意)。
- 9.
冤大头释义:枉费钱财的人(含讥讽意)。
- 10.
冷声冷气释义:含有讥讽意味的语调。
- 11.
冷言冷语释义:从侧面或反面说的含有讥讽意味的话。
- 12.
冷言热语释义:犹冷言冷语。 带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
- 13.
北方侉子释义:在南宋时期北方战乱,宋朝皇室由东京(今河南开封)迁都临安,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淮河以南,很多北方人移民南方,南方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以这个名词来形容那些操着北方口音的随宋朝皇室南迁的北方人,有嘲讽意味。
- 14.
卿卿释义:[(a term of endearment formerly used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or among close friends,later generally used as an affectionate form of address)you] 卿卿为夫妻间的爱称。后来泛用为对人亲昵的称呼(有时含讥讽意)
- 15.
反讽释义:从反面讽刺;用反语进行讽刺:这篇杂文充满了强烈的反讽意味。
- 16.
吞云吐雾释义:形容人吸鸦片、香烟时喷吐出浓重烟雾的样子(含讥讽意)。
- 17.
土包子释义:指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含讥讽意)。
- 18.
土老帽儿释义:指衣着和言谈举止土气十足的人(含讥讽意)。
- 19.
夫子释义:⒈旧时对学者的尊称:孔夫子。 朱夫子。⒉旧时学生称老师(多用于书信)。⒊旧时妻称夫。⒋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老夫子。迂夫子。夫子气。
- 20.
妙论释义:⒈精妙的言论。⒉美妙的理论(多含讥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