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冯翊 冯翊的意思
féng

冯翊

简体冯翊
繁体馮翊
拼音féng yì
注音ㄈㄥˊ 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éng píng,(1) 同“凭”,凭借,依靠。(2) 马行速。

yì,(1) 辅佐,帮助。【例句】:翊戴(辅佐拥戴)。翊赞。(2) 古同“翌”,明日。

基本含义

指人才辈出、学问渊博。

冯翊的意思

冯翊 [féng yì]

1. 浑沌。

3. 郡名。三国魏改左冯翊置。治临晋(今大荔),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黄龙以南,白水、蒲城以东和渭河以北地区。北周时废置。隋唐时曾改同州为冯翊郡。

冯翊 引证解释

⒈ 浑沌。参见“冯冯翼翼”。

元 王冕 《题申屠子迪篆刻卷》诗:“我昔闻诸太古初,冯翊窅窅安可摹。”

⒉ 郡名。

唐 贾岛 《送殷侍御起同州》诗:“冯翊 蒲西 郡,沙冈拥地形。”
元 王逢 《后无题》诗之二:“吐蕃 回紇 使何如? 冯翊 扶风 守太疏。”


冯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辅释义:⒈西汉 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汉 初京畿官称内史,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后改都尉)合称三辅。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治所皆在 长安 城中。《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颜师古 注:“此三辅者,谓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也。”《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引《三辅黄图》:“武帝 太初 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以 渭城 以西属右扶风,长安 以东属京兆尹,长陵 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⒉泛称京城附近地区为三
    • 2.
      丐人释义:即乞丐。 以乞讨为生的人。唐 冯翊子《桂苑丛谈·杜可均却鼠》:“僖宗 末,广陵 有穷丐人 杜可均 者,年四十餘,人见其好饮絶粒,每日常入酒肆,巡坐求饮。”清 姚燮《谁家七岁儿》诗:“昨从丐人去,流落知何方。”
    • 3.
      二辅释义:指 汉 时京畿的左冯翊、右扶风。
    • 4.
      云垒释义:⒈汉 代官名。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左内史更名左冯翊,属官有廪牺令丞尉,又左都水、铁官、云垒、长安 四市四长丞皆属焉。”⒉指兵营。宋 苏轼《送沉逵赴广南》诗:“君随幕府战 西羌,夜渡冰河斫云垒。”王文诰 辑注引 施元之 曰:“《北史·傅冰传》:‘好以斫营为事。’”
    • 5.
      内史释义:⒈官名。西周 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 春秋 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左传·襄公十年》:“使 周 内史选其族嗣,纳诸 霍 人,礼也。” 杜预 注:“内史,掌爵禄废置者。”《孔子家语·执辔》:“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⒉官名。 秦 官,掌治理京师。 汉景帝 分置左右内史。 汉武帝 太初 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 二十六年, 蒙恬 因家世得为 秦 将,攻 齐 ,大破之,拜为内史。”《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景帝
    • 6.
      奉诚园释义:园名。 原为 唐 司徒 马燧 旧宅,燧 死,其子 畅 将园中大杏赠宦官 窦文场,文场 以进 德宗。德宗 以为未尝见,颇怪 畅,派宦官往封其树。畅 惧,因献其宅,废为 奉诚园。见 唐 冯翊子《桂苑丛谈·史遗》。后用为盛衰无常的典实。唐 白居易《秦中吟》诗之三:“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见 马 家宅,今作 奉诚园!”唐 元稹《遣兴》诗之二:“草没 奉诚园,轩车昔曾满。”清 赵翼《重过灵岩山馆》诗:“得地犹依採香径,籍官幸免 奉诚园。”
    • 7.
      将军箭释义:⒈《隋书·史万岁传》:“军次冯翊,见羣雁飞来,万岁谓士彦曰:‘请射行中第三者。’既射之,应弦而落,三军莫不悦服。”史万岁官至上大将军、左领军将军。后因以“将军箭”为称美射技高超之典。⒉将军的令箭,军中发布命令时用。喻说话算数。
    • 8.
      左辅释义:汉 三辅之一 左冯翊 的别称。 因在 京兆尹 之左(东)得名。后世亦称京东之地为“左辅”。
    • 9.
      幢主释义:⒈南北朝 及 隋 的武官。 负责宿卫或统兵。始于 刘宋 末年。官品代有不同,北周 为七品,北齐 及 隋 为从九品。《宋书·竟陵王诞传》:“诞 幢主 公孙安期 率兵队出降。”《梁书·陈伯之传》:“郢城 平,高祖 得 伯之 幢主 苏隆之。”《旧唐书·音乐志四》:“魏 推幢主,周 赠司空。”参阅《通典·职官二十》、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十。⒉出资建立经幢的人。《金石萃编·唐二六·康玢书经幢》:“幢主 臻 妻 冯翊 雷氏、臻 兄 秀同、弟 秀成。”
    • 10.
      引虑释义:传讯囚犯,录其罪状及决狱情况。 虑,通“録”。唐 冯翊《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辩狱》:“一旦引虑之际,公疑其未尽,微以意揣之,髠人乃具实以闻。”《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庚午,初令天下长吏每旬亲引虑繫囚。”胡三省 注:“引虑繫囚,即《汉书》所谓録囚徒也。自 唐 以来,率曰虑囚,考之先儒,虑亦读为録。”
    • 11.
      怱遽释义:⒈忙碌。唐 冯翊《桂苑丛谈·沙弥辩诗意》:“顷年在京权寄 青龙寺 日,见有客尝访寺僧,届宾署,属主者怱遽,不暇留连。”⒉匆促,急急忙忙。唐 薛用弱《集异记·萧颖士》:“俟及岸,方将啟请,而二子怱遽负担而去。”宋 苏辙《论御试策题札子第二》:“盖知事出怱遽则民受其病耳!”沈从文《如蕤集·泥涂》:“做出一种决心的神气,很怱遽的走了出去。”
    • 12.
      梁山释义:⒈山名。 在今 陕西省 韩城市 境。《诗·大雅·韩奕》:“奕奕 梁山,维 禹 甸之。”郑玄 笺:“梁山,今 左冯翊 夏阳 西北。”《春秋·成公五年》:“梁山 崩。”杜预 注:“梁山,在 冯翊 夏阳县 西北。”⒉山名。在今 陕西省 乾县 境。《孟子·梁惠王下》:“﹝ 大王 ﹞去 邠,踰 梁山,邑於 岐山 之下居焉。”⒊山名。在今 山东省 东平县 境。其上有 宋江寨,其下有 梁山泊。《汉书·梁孝王刘武传》:“北猎 梁山,有献牛,足上出背上,孝王 恶之。”按,《史记·梁孝王世家》作“良山”,张守节 正义:“《
    • 13.
      款伏释义:⒈亦作“款服”。亦作“欵服”。诚心归附。《魏书·神元帝纪》:“始祖召杀之,尽并其众,诸部大人,悉皆欵服。”《旧唐书·任瓌传》:“瓌 在 冯翊 积年,人情諳练,愿为一介之使,衔命之关,同州 已东,必当款伏。”宋 陆游《上殿札子》:“范仲淹 气压 灵夏,故西讨而 元昊 款伏。”⒉服罪;招认。《南史·范晔传》:“徐湛之 上表告状,於是悉出檄书选事及同恶人名手迹,詔收 综 等,并皆款服,唯 曄 不首。”《太平广记》卷一二一引 唐 张鷟《朝野佥载》:“﹝ 来俊臣 ﹞起谓 兴 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兴 惶
    • 14.
      洪祚释义:⒈隆盛的国运。汉 应劭《风俗通·十反·阳翟令左冯翊田煇》:“俱合纯懿,不陨洪祚。”晋 陆云《登台赋》:“诞洪祚之远期兮,则斯年於有万。”⒉洪福。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景皇蒸哉,实启洪祚。”
    • 15.
      炉火释义:⒈生了火的炉子。 《南齐书·褚澄传》:“有一傖父冷病积年,重茵累褥,牀下设炉火,犹不差。”唐 舒元舆《上论贡士书》:“廊廡之下,特设茵榻,陈炉火脂烛。”清 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明日但各出杖头钱,我自担炉火来。”⒉谓道士炼制丹药。晋 葛洪《神仙传·李少君》:“少君 於 安期先生 得神丹炉火之方。”唐 冯翊《桂苑丛谈·张绰有道术》:“﹝ 张绰 ﹞颇有道术,常养气絶粒,嗜酒耽碁,又以炉火药术为事。”清 王韬《淞滨琐话·倪幼蓉》:“女少长,喜閲道藏书,且多妙解,於炉火铅汞之事,独不深信。”⒊炉中之火。
    • 16.
      白沙龙释义:宋 代 冯翊 之地所产羊膏的美称。
    • 17.
      相及释义:⒈谓嫁娶。《国语·晋语四》:“男女相及,以生民也。”韦昭 注:“相及,嫁娶也。”⒉相关联,相牵涉。《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孔颖达 疏:“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⒊互相干犯。《礼记·礼运》:“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繆……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⒋犹相继。《史记·春申君列传》:“父子老弱係脰束手为羣虏者相及於路。”《后汉书·宋弘传》:“弘 推进贤士 冯翊 桓梁 三十餘人,或相及为公卿者。”李贤 注:“及犹继也。”唐 王昌龄《从军行》
    • 18.
      秽杂释义:⒈秽亵。 《北齐书·冯翊王润传》:“润 美姿仪,年十四五,母 郑妃 与之同寝,有秽杂之声。”《旧唐书·彭偃传》:“唯有僧尼,颇有秽杂。”宋 孔平仲《续世说·黜免》:“五代 李知损 仕 晋,以受赂謫 均州;仕 汉,以使 江 淮 行止秽杂,謫 棣州 司马。”金 王若虚《文辨》:“夫制誥王言也,而寓秽杂戏侮之言,岂不可罪哉!”⒉污浊而杂乱;杂乱。明 袁宏道《范长白》:“吏道秽杂如此,身非木石,安得不病,病又安得不即归也?”清 叶廷琯《吹网录·汉书古今人表》:“今 明 监本与 汲古阁 本皆无之,或后人亦因其秽杂,
    • 19.
      荆山释义:⒈山名。 在今 湖北省 南漳县 西部。漳水 发源于此。山有 抱玉岩,传为 楚 人 卞和 得璞处。《书·禹贡》:“导 嶓冢,至于 荆山。”孔 传:“荆山 在 荆州。”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禹贡》:‘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盖即 荆山 之称,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⒉山名。在今 陕西省 富平县 西南。相传 禹 铸鼎于此。《书·禹贡》:“导 岍 及 岐,至于 荆山。”孔颖达 疏:“《地理志》云:《禹贡》北条 荆山 在 冯翊 怀德县 南。”《后汉书·郡国志一·冯翊》刘昭 注引 晋 皇甫谧《帝王世
    • 20.
      蝮鸷释义:狠戾不仁。《史记·酷吏列传论》:“京兆 无忌、冯翊 殷周 蝮鷙。”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六》:“蝮读为愎,愎鷙皆很也,言其很戾不仁也。《广雅》曰:‘愎鷙,很也。’宣 十二年《左传》:‘刚愎不仁。’杜预 曰:‘愎,很也。’……愎字从复得声,故与蝮通。”章炳麟《<东三省政要>序》:“民之所乐,吏之所恶,蝮鷙如此。”

冯翊(fe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冯翊是什么意思 冯翊读音 怎么读 冯翊,拼音是féng yì,冯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冯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