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异 [féng yì]
1. (?-34)东汉大将。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从刘秀安定河北,为偏将军。性谦让,诸将争功时,常退避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刘秀称帝后,被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战败赤眉起义军。后病死军中。明帝时,被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冯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二名臣释义:指 汉明帝 图画于南宫云台的 东汉 开国名臣 邓禹、吴汉、冯异、卓茂 等三十二人。
- 2.
东隅释义:日出东方,故 以东隅指早晨。也指东方。《后汉书 冯异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3.
具劒释义:用玉装饰的剑。《后汉书·冯异传》:“大司徒 邓禹 不能定,乃遣 异 代 禹 讨之。车驾送至 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劒。”李贤 注:“具谓以宝玉装饰之。《东观记》作‘玉具劒’。”
- 4.
冯岑释义:东汉 冯异、岑彭 的并称。 两人同为 光武 大将,功至封侯。
- 5.
冯邓释义:东汉 冯异、邓禹 的并称。 二人同为 光武 功臣。
- 6.
动悸释义:⒈谓感情受触动而心跳加快。 《东观汉记·冯异传》:“我梦乘龙上天,觉寤,心中动悸。”⒉谓感情因受刺激而动荡。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二:“听见一朵残花坠地的声音,使我化了石的心也时起动悸。”
- 7.
呼沱饭释义:即粥。 据《后汉书·冯异传》及《光武帝纪上》载,光武帝 刘秀 于 更始 二年行军至 呼沱河(按即 滹沱河),时天寒,众皆饥疲,冯异 进豆粥。明旦,光武 谓诸将曰:“昨得 公孙(冯异 字)豆粥,飢寒俱解。”后遂有称粥为“呼沱饭”者。宋 陶穀《清异录·呼沱饭》:“光武 在 滹沱,有 公孙 豆粥之荐,至今西北州县有号粥为呼沱饭者。”
- 8.
大树释义:指 东汉 冯异。
- 9.
大树将军释义: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10.
宽譬释义:宽慰劝解。 《后汉书·冯异传》:“自 伯升 之败,光武 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輒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 独叩头宽譬哀情。”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世祖 日夜忧怀,备尽宽譬。”宋 朱熹《跋刘杂端奏议》:“同志之士,忧之过甚,恐其以是而不能鬱鬱以久也,则姑为是説以宽譬之,是乃忠君爱国之尤者。”清 戴名世《袁烈妇传》:“有从姑年八十餘,怜烈妇甚,夜则相从宿,而时时为宽譬之。”
- 11.
将军树释义:⒈《后汉书·冯异传》:“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后遂以“将军树”借指大树。⒉指吴越王钱鏐事。
- 12.
小却释义:⒈亦作“小却”。稍稍后退。《后汉书·冯异传》:“异 与 禹 合兵救之,赤眉 小却。”《梁书·康绚传》:“遣其子 悦 挑战,斩 魏 咸阳王 府司马 徐方兴,魏 军小却。”《旧唐书·太宗纪上》:“诸军战小却,为贼所乘。”宋 陆游《题郭太尉金州至喜堂》诗:“十年宿卫功第一,小却卧护长 淮 边。”⒉稍后,过些时候。晋 王羲之《与人书》:“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不知小却得遂本心不?”《宋书·武帝纪下》:“谢晦 数从征伐,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小却,可以 会稽、江洲 处之。”⒊稍稍推辞。宋 郭应祥《虞美人·送张
- 13.
巾车之恩释义:谓 汉 光武帝 刘秀 于 巾车乡(今 河南 宝丰 东)擒获 冯异,旋即赦而录用的故事。据《后汉书·冯异传》载:异 本为 王莽 郡掾,与 苗萌 共守 父城 拒 汉。光武 略地 颍川,攻 父城 不下,屯兵 巾车乡。异 间出行属县,为 汉 兵所执。时 异 从兄 孝 及同郡 丁綝、吕晏 并从 光武,因共荐 异,得召见。异 遂归 汉,后为 光武 佐命功臣。建武 六年春,异 朝京师,光武 引见后,赐以珍宝、衣服、钱帛。异 谢曰:“臣闻 管仲 谓 桓公 曰;‘愿君无忘射钩,臣无忘槛车。’齐国 赖之。臣今亦愿国家无忘 河
- 14.
怖惧释义:恐惧;惶恐。 汉 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会 秦 怖惧,逆自引咎,越 乃还军。军入悦乐。”《后汉书·冯异传》:“臣以遭遇,託身圣明,在倾危溷殽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勑,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慄怖惧。”唐 刘恂《岭表录异》卷下:“鹿走崖岸之上,羣鰐嘷叫其下,鹿怖惧落崖,多为鰐鱼所得,亦物之相摄伏也。”宋 李纲《论使事札子》:“今陛下藉祖宗二百年之基业,纵使未能恢復土宇,岂可不自爱重而怖惧屈服,以貽天下后世之讥哉!”王闿运《陈景雍传》:“景雍
- 15.
搆难释义:结仇交战。《韩非子·内储说下》:“宋石,魏 将也。卫君,荆 将也。两国搆难,二子皆将。”《史记·燕召公世家》:“因搆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后汉书·冯异传》:“今 长安 坏乱,赤眉 临郊,王侯搆难,大臣乖离,纲纪已絶,四方分崩,异姓并起。”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土司·土官承袭》:“而 贵州、广西 诸土官,竟自以所藏谱牒上请,以致彼此纷争,累年不决,称兵搆难。”严复《论世变之亟》:“即如今日 中 倭 之搆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
- 16.
摧挫释义:⒈挫折;损害。 《后汉书·冯异传》:“其后 蜀 復数遣将閒出,异 輒摧挫之。”李贤 注:“贾逵 注《国语》曰:‘折其锋曰挫。’”宋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於天下。”元 商衟《一枝花·叹秀英》套曲:“随高逐下,送故迎新,身心受尽摧挫。”《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抵制美约》:“夫望政府相助者,非谓政府能入会演説也,但使政府能听民自为,不加摧挫,即为得其相助之赐矣。”⒉折断。宋 辛弃疾《卜算子·齿落》词:“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明 王世贞《是何行赠徐汝思参议
- 17.
无主释义:⒈指国无君;军无将。《书·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孔 传:“民无君主,则恣情欲,必致祸乱。”《管子·权修》:“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东观汉记·冯异传》:“更始 败亡,天下无主。”唐 杜牧《张保皋郑年传》:“大臣杀其王,国乱无主。”⒉指无主祭人。《仪礼·丧服》:“无主者,谓其无祭主者也。”《礼记·丧大记》:“丧有无后,无无主。”孔颖达 疏:“若无主则相对宾有闕,故四邻里尹主之,是无得无主也。”⒊指宗庙无木主。《礼记·曾子问》:“曾子 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孔子 曰:‘天
- 18.
桑榆补释义:《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 回谿,终能奋翼 黽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以“桑榆补”谓善于补救失误。
- 19.
桑榆晚释义: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桑毓域的网名,课堂在线的版主。 桑榆本指太阳已落在西边的桑树和榆树间,日落西山,后借指落日余光处,也比喻人的晚年,《汉书·冯异传》记载:“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20.
桑榆暮影释义:桑榆:(1)太阳已落在西边的桑树和榆树间的黄昏景象,借指落日余光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2)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