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吏 [fán lì]
1. 平庸官吏。一般差役。
凡吏 引证解释
⒈ 平庸官吏。
引宋 秦观 《官制上》:“馆阁者,图书之府,长育英材之地也……故士非学术艺文屹然为一时之望者莫得而居之,可谓天下之妙选矣。今中材凡吏一为大臣之所论荐,则皆得居其位。”
⒉ 一般差役。
引《汉书·酷吏传·尹赏》:“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姦恶;甚於凡吏。”
凡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章释义:⒈十干中“庚”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 太岁 ﹞在庚曰上章。”隋 许善心《神雀颂》:“岁次上章,律谐大吕,玄枵会节,玄英统时。”清 钱谦益《闻母邹太君七十序》:“谨书之以为序。时上章困敦十一月初五日。”鲁迅《祭书神文》序:“上章困敦之岁,贾子 祭诗之夕,会稽 戛剑生 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⒉向皇帝上书。《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掌宫南闕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宋 周密《齐东野语·赵伯美》:“伯美 为 湖南 宪,牟濚 叔清 知 衡阳,行移之间
- 2.
公车司马令释义:汉 官名。掌管司马门和宫中的警卫事宜。属卫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卫尉,秦 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景帝 初更名中大夫令,后元年復为卫尉。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賁三令丞。”颜师古 注引《汉官仪》:“公车司马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事及闕下凡所徵召皆总领之。”《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宫南闕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刘昭 注引《献帝起居注》:“建安 八年,议郎 卫林 为公车司马令,位随将、大夫。旧公车令与都官、长史位从将、大夫,自 林 始。”
- 3.
穵选释义:谓挖取他人的空缺,使自己提前选用。《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大凡吏员考满,依次选去,不知等上几年;若用了钱,穵选在别人前面,指日便得做官,这谓之‘飞过海’。”
- 4.
飞过海释义:⒈旧指官场中通过行贿,以提前做官的行径。《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大凡吏员考满,依次选去,不知等上几年;若用了钱,穵选在别人前面,指日便得做官,这谓之‘飞过海’。”清 李玉《人兽关·痴拟》:“拿了三千银子,到京营干,所有通州例、飞过海几条门路。”⒉指不按正常程序,超越当事人或当事部门办某一件事。《光明日报》27:“烟厂领导为把他拉入党内,在入党时,所在支部通不过,他们就用‘飞过海’的办法,拿到办公室支部讨论。”⒊指用进货和收入不入帐的手法,进行贪汚或偷税漏税。《解放日报》27:“不法资本家为了偷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