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倡 [shǒu chàng]
1. 最先倡导;首先发起。
例首倡大义。
首创精神。
英[initiate; originate; initiate;]
首倡 引证解释
⒈ 首先倡导。
引宋 岳飞 《奏李道归顺状》:“李道 将带五百餘人,首倡归顺,已到 邓州。”
明 胡应麟 《诗薮·元》:“赵承旨 首倡 元 音,《松雪集》诸诗何寥寥,卑近淡弱也。”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韱·李攀龙》:“然尊 北地,排 长沙,续前七子之燄者, 攀龙 实首倡也。”
⒉ 同“首唱”。
引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连理回文诗》:“其春诗是 世庙 首倡,御製盖是宫体,而夏秋冬则 严、夏、李 三相以次应制者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汉武 《柏梁》诗,首倡云:‘日月星辰和四时。’”
国语词典
首倡 [shǒu chàng]
⒈ 首先提倡。也作「首唱」。
引《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
近提倡
首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倡百和释义: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也作一唱百和。
- 2.
倡义释义:首倡大义;宣扬大义。多指举兵行事或起义。
- 3.
倡园花释义:指柳絮。南朝 陈后主《折杨柳》诗:“杨柳动春情,倡园妾屡惊。”隋 江总 和诗:“万里音尘絶,千条杨柳结。不悟倡园花,遥同天岭雪……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因 陈后主 与 江总 这两首倡和诗,后遂以称柳絮为“倡园花”,以杨柳枝为“倡条”,并喻妓女。
- 4.
倡始释义:首先提议;首倡。
- 5.
倡首释义:带头做某事或提出某种主张;首倡:此事由他倡首,我们附议。
- 6.
六经皆史释义: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 中国 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 首倡于 元 郝经,清 袁枚 亦主此说,至 章学诚 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他认为六经乃 夏、商、周 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了“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命题,反对“离器言道”。
- 7.
唱义释义:首倡大义;发动起义。
- 8.
唱先释义:倡始;首倡。
- 9.
唱始释义:倡始,首倡。
- 10.
婺学释义:南宋 以 吕祖谦 为代表的理学派别。 因 吕祖谦 等人均为 婺州 人,故称。又称“金华学派”。婺学首倡经世致用,对 朱熹 和 陆九渊 的争论持调和折衷态度。
- 11.
学宫释义:⒈学校。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復徙舍学宫之旁。”宋 叶适《蔡知閤墓志铭》:“亲至学宫,课率诸生,劝教有义,士人兴起。”清 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年十餘岁,徒步从职方公读书学宫。”⒉旧指各府县的孔庙。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们县里,礼义廉耻,一总都灭絶了!也因学宫里没有一个好官。”清 钮琇《觚賸续编·赵公裕后》:“武清县 学宫圮坏,公捐二百金首倡修整。康熙 戊午地震復倾,公独力重建,庙貌聿新。”《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刘元帅 坐於学宫明
- 12.
昌导释义:倡导,首倡。 昌,通“倡”。
- 13.
造意释义:首倡某种主意、办法。
- 14.
阿权膴仕释义:阿附权势,以求得高位厚禄。清 周亮工《书影》卷一:“璂 則不能無辨:嘗考黨人之内,如 吕公著、韓維,初爲 安石 延譽者也;曾布、章惇,阿權膴仕;李清臣 首倡紹述之説,以開國釁。”
- 15.
首唱释义:⒈同“首倡”。 ⒉指句首语气词。⒊谓成诗在先。
- 16.
首谋释义:⒈最先谋划;首倡其仪。 ⒉主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