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守常 守常的意思
shǒucháng

守常

简体守常
繁体
拼音shǒu cháng
注音ㄕㄡˇ ㄔ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ǒu,(1) 保持,卫护。【例句】: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2) 看管。【组词】:看守。守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组词】:守株待兔。留守。(4) 遵照。【组词】:遵守。守法。守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组词】:保守。因循守旧。(6) 呆在一起。【组词】:厮守。(7) 节操。【组词】:操守。(8) 靠近,依傍。【例句】: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组词】:太守。守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守刺(太守,刺史)。守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cháng,(1) 长久,固定不变。【组词】: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组词】:常常。常客。时常。经常。(3) 普通的,一般的。【组词】: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4) 姓。

基本含义

遵守常规、守住常道

守常的意思

守常 [shǒu cháng]

1. 固守常法;按照常规。

守常 引证解释

⒈ 固守常法;按照常规。

《管子·侈靡》:“故法而守常,尊礼而变俗。”
尹知章 注:“谓古法得其法者,则守常故而不革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鲍丘水》:“山水暴发,则乘遏东下;平流守常,则自门北入,灌田岁二千顷。”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选授者例无异绩,尚得四考守常;举荐者纵未殊尤,岂可二年便罢。”
清 龚自珍 《春秋决事比答问第一》:“吏也者,守常奉故,直而弗有。”


国语词典

守常 [shǒu cháng]

⒈ 固守常法。

《淮南子·诠言》:「有以欲治而乱者,未有以守常而失者也。」
《文选·嵇康·养生论》:「谓商无十倍之价,农无百斛之望,此守常而不变者也。」


守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典释义:⒈不守常道;不合准则。⒉不典雅,粗俗。
    • 2.
      临危制变释义:面临危难时紧急应变。《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司馬懿 臨危制變,擒 淵 可計日待也。”北齐 刘昼《新论·明权》:“循理守常曰道,臨危制變曰權。”《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上至 鄴,自爲文祭 魏太祖,曰:‘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 3.
      守常释义:固守常法;按照常规。《管子·侈靡》:“故法而守常,尊礼而变俗。”尹知章 注:“谓古法得其法者,则守常故而不革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山水暴发,则乘遏东下;平流守常,则自门北入,灌田岁二千顷。”唐 元稹《中书省议举县令状》:“选授者例无异绩,尚得四考守常;举荐者纵未殊尤,岂可二年便罢。”清 龚自珍《春秋决事比答问第一》:“吏也者,守常奉故,直而弗有。”
    • 4.
      守正出奇释义:意思是说按着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
    • 5.
      安于所习释义:习惯于自己熟悉的东西。 常指习惯势力对人的影响和支配,使人固守常规,不知变通。
    • 6.
      安常释义:⒈安守常规。 ⒉平静正常。
    • 7.
      居常释义:遵常例,守常道;平时、经常。
    • 8.
      循常释义:⒈遵守常规。 ⒉寻常;普通。
    • 9.
      明争暗鬭释义:明里暗里都在互相争斗。多形容尽力争权夺利。鲁迅《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新青年》的同人中,虽然也很有喜欢明争暗斗,扶植自己势力的人,但他一直到后来,绝对的不是。”巴金《家》三:“明明是一家人,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明争暗斗,其实不过是争点家产。”
    • 10.
      李大钊释义:(1889—1927)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学者、诗人。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编辑《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论文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领导五四运动,并同改良主义思想作斗争。1920年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任中共北方区党委书记,后兼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他对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和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 11.
      毁讟释义:诽谤非议。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弗栗恃国》:“以轻慢心毁讟诸佛,以丑恶语詈辱众僧。”唐 沉千运《濮中言怀》诗:“衰退当弃损,贫贱招毁讟。”《旧唐书·杨绾传》:“矜能者曾无愧色,勇进者但欲凌人,以毁讟为常谈,以向背为己任。”《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当官直守常道,或强为善以取名,则毁讟必随至矣。”
    • 12.
      永年释义:⒈长寿。 《书·毕命》:“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汉 傅毅《舞赋》:“娱神遗老,永年之术。”三国 魏 曹操《龟虽寿》诗:“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靳以《泥路》:“她知道他是不会永年的,死亡时时可以唤着他。”⒉指长久。晋 陆机《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 13.
      游居有常释义:常:正常,常规。外出或家居都要遵守常规。
    • 14.
      知经释义:⒈懂得坚守常规、常道。⒉懂得儒家经典。
    • 15.
      笃亲释义:笃爱亲属。 《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五年》:“﹝ 高允 ﹞篤亲念故,无所遗弃。”清 侯方域《明东平州太守常氏墓志铭》:“司徒自篤亲,我自守己。”
    • 16.
      茅茨释义:⒈亦作“茆茨”。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唐 钱起《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清 侯方域《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乃於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⒉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不慕荣宦,身安茅茨。”宋 苏轼《内中御侍以下贺太皇太后年节词语》:“求贤审
    • 17.
      谨政释义:敬慎为政。 晋 陆机《辨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 18.
      貂却释义:亦作“貂却”。亦作“貂脚”。唐 时指散骑常侍,以貂尾为冠饰,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因其职闲冷,故称。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许孟容 守常侍,朝中鄙此官,号曰‘貂却’,固不能为人延誉也。相国始以所业求知,谋於诸 柳,诸 柳 与导行卷去处。先令投謁 许常侍,相国果诣骑省,高阳公 慙谢曰:‘某官绪极閒冷,不足发君子声采。’”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南史》:“宋孝建 三年,孝武 欲重其选,于是吏部尚书 颜竣 以黄门侍郎 孔覬、司徒右长史 王景文 应举,既而常侍之选復卑。是则貂脚之名,不待 唐 代矣。”清
    • 19.
      达权知变释义:指不死守常规,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 20.
      达权通变释义: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守常(shouc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守常是什么意思 守常读音 怎么读 守常,拼音是shǒu cháng,守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守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