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陌 [xiàng mò]
1. 街巷。
例巷陌人家。
寻常巷陌。——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英[alley;]
巷陌 引证解释
⒈ 街巷的通称。
引晋 葛洪 《神仙传·蓟子训》:“尸作五香之芳气,达于巷陌。”
唐 刘禹锡 《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诗:“门前巷陌三条近,墻内池亭万境閒。”
清 刘大櫆 《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潁州 多盗,黑夜劫人,横行巷陌,莫敢攖当。”
国语词典
巷陌 [xiàng mò]
⒈ 街巷的通称。
引宋·范成大〈峨眉县〉诗:「穷乡未省识旌旄,鸡丰嫬呼巷陌骚。」
宋·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词:「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巷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元释义:⒈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⒉古代历法名称之一。《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
- 2.
俊游释义:⒈见“俊游”。 ⒉亦作“俊游”。快意的游赏。宋 秦观《望海潮》词:“金谷 俊游,铜驼 巷陌,新晴细履平沙。”宋 陆游《自咏》诗:“三十年前接俊游,即今身世寄 沧州。”清 龚自珍《绮寮怨》词:“江东俊游今倦,被怨曲拨起情怎禁?”
- 3.
坊隅释义:街头巷曲。 《水浒传》第十二回:“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 杨志,逕投 开封府 出首。”《水浒传》第六六回:“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更有沉溺利欲之场,毁弃坊隅,节行亏丧者,亦著书鏤板,讥弹 陆 王,曰吾以趋时也。”
- 4.
平康里释义:唐 长安 街坊名。后亦为妓院的代称。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裴思谦》:“思谦 及第后,作红牋名纸十数诣 平康里。”宋 罗烨《醉翁谈录·序平康巷陌诸曲》:“平康里 者,乃 东京 诸妓所居之地也。自城北门而入,东回三曲,妓中最胜者,多在南曲。”参见“平康”。
- 5.
时物释义:⒈指一定时间内的事物。 《易·繫辞下》:“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韩康伯 注:“物,事也。”⒉应时的作物。《后汉书·章帝纪》:“宜助萌阳,以育时物。”⒊应时的食物。《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 孟仁 卒”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吴录》:“﹝ 孟仁 ﹞每得时物,来以寄母。”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是月巷陌杂卖》:“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七:“乐氏 至孝,凡遇时物,必遣女踰岭餽其姑。”⒋时节景物。唐 杜甫《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诗:“操纸终
- 6.
炙肉释义:烤肉。《东观汉记·窦固传》:“炙肉未熟,人人长跪前割之。”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是月巷陌杂卖》:“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
- 7.
石敢当释义:旧时家门口或街衢巷口常立一小石碑或石雕武士像,上刻“石敢当”三字,民间以为可禁压不祥。《急就篇》卷一:“石敢当。”颜师古 注:“卫 有 石碏、石买、石恶,郑 有 石癸、石楚、石制,皆为 石氏 ……敢当,言所当无敌也。”宋 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卷四:“庆历 中,张纬 宰 莆石,再新县治,得一石铭,其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 唐 大历 五年县令 郑 押字记。’今人家用碑石,书曰‘石敢当’三字镇於门,亦此风也。”明 陶宗仪《辍耕录·石敢当》:“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衝,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鐫
- 8.
笼纱释义:即纱笼。用绢纱作外罩的灯笼。宋 姜夔《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词:“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狐嫁女》:“少选,笼纱一簇,导新郎入。年可十七八,丰采韶秀。”
- 9.
蜂窠巷陌释义:亦作“蠭窠巷陌”。见“蜂窠户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