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众人 众人的意思
zhòngrén

众人

简体众人
繁体眾人
拼音zhòng rén
注音ㄓㄨㄥˋ ㄖㄣˊ
结构AB式
词性代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òng,(1) 许多。【例句】:与“寡”相对:众人。众多。众矢之的。芸芸众生。(2) 许多人。【组词】:大众。群众。民众。众口铄金。众目睽睽。众叛亲离。众擎易举。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含义

指许多人,大家,众多的人群。

众人的意思

众人 [zhòng rén]

1. 大多数人。

众人都感到惊奇。

[ multitude; ]

2. 大家。

众人竭力。——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everybody; ]

3.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众人。——唐·韩愈《师说》
为众人师。——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众人待其身。——唐·韩愈《原毁》
众人皆以奢靡。——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泯然众人。——宋·王安石《伤仲永》

[ common people; ]

众人 引证解释

⒈ 商 周 时代的农业生产者。

《诗·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鎛。”
高亨 注:“众人,指农奴。”

⒉ 一般人,群众。

《孟子·告子下》:“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诗:“匪为众人説,冀与智者论。”
唐 元稹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诗之三:“人亦有相爱,我尔殊众人。”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真人之心,若珠在渊;众人之心,若瓢在水。”
清 唐甄 《潜书·虚受》:“傲者,人之恒疾;岂惟众人,圣贤亦惧不免。”

⒊ 大家。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百喻经·乘船失釪喻》:“尔时众人无不大笑。”
《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于是 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孙雪娥 等众人都跟出来。”
巴金 《父亲买新皮鞋回来的时候》:“为了众人,就顾不得我自己。”


国语词典

众人 [zhòng rén]

⒈ 群众。

《老子·第二〇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儒林外史·第二回》:「众人不敢违拗,当下捺著姓苟的出了一半,其余众户也派了,共二三两银子,写在纸上。」

⒉ 平凡人、一般人。

《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豫让传》:「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众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世人释义:世界上的人;一般的人。

众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不扭众释义: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 2.
      一不拗众释义: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 3.
      一代文宗释义:宗:宗师。一个时代为众人所宗仰的文学家。亦作“当世辞宗”、“一代宗匠”、“一代辞宗”。
    • 4.
      一众释义:⒈谓使众人一致。⒉一种;一样。⒊众人;全体。
    • 5.
      一傅众咻释义:傅:教导;咻:喧闹。 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 6.
      一唱众和释义:和:呼应,附和。一人念头唱,众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 7.
      一手遮天释义:形容倚仗权势,玩弄欺骗手法,蒙蔽众人耳目。
    • 8.
      万人一心释义:一万人一条心,众人团结一致。
    • 9.
      万喙释义:众口。亦借指众人之言。
    • 10.
      万夫释义:万人;万民;众人。
    • 11.
      万目睚眦释义:睚:眼角;眦:眼框;睚眦:瞪眼睛。众人瞪目表示愤怒。
    • 12.
      万目睽睽释义: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在众人的注视、监督下。
    • 13.
      三人为众释义: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 14.
      三人成众释义: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
    • 15.
      三头六面释义:指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 16.
      三好释义:⒈三种爱好。汉 扬雄《法言·修身》:“天下有三好:众人好己从,贤人好己正,圣人好己师。”《南史·萧琛传》:“琛 常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年长以来,二事都废,惟书籍不衰。”⒉三个方面都好。多指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郭沫若《青年与春天》诗:“春天在向青年微笑,欢迎呀,优秀的学生三好!”纪朵《北京的声音》:“我的哥哥是个三好学生,身体很棒,一肚子学问。”
    • 17.
      三老四少释义:⒈老少众人。⒉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 18.
      上上下下释义:⒈对一个集体中从上到下所有人的总称。《水浒传》第四九回:“他又上上下下都使了钱物,早晚间要教 包节级 牢里做翻他两箇。”《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这样商量定了,过了明日后日两天,就可上路,也省得伯父上上下下,人马山集的在此久坐。”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心地慈祥,口里唠叨,知悉 曾 家事最多,有话就说,曾 家上上下下都有些惹他不起。”⒉谓从头到脚。《红楼梦》第九三回:“众人拿眼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儒林外史》第二七回:“那少年把 鲍廷璽 上上下下看了一遍。”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一:“八仙桌前,豆
    • 19.
      上善若水释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 20.
      不举释义:⒈不举起。 《孟子·梁惠王上》:“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汉 王充《论衡·效力》:“火之光也,不举不明。”⒉指不升起。汉 蔡邕《黄钺铭》:“羌戎 受首于西彊,百固 冰散于东邻,鲜卑 收迹,烽燧不举。”⒊不能举;举不起。《韩非子·说林下》:“夫踶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水浒传》第一一五回:“众人看 张横 时,四肢不举,两眼朦朧。”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舁夫凡十易肩,困惫不举,相与委柩路侧。”⒋不举办;不进行。《韩非子·备内》:“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

众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不扭众释义: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 2.
      一不拗众释义: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 3.
      一代文宗释义:宗:宗师。一个时代为众人所宗仰的文学家。亦作“当世辞宗”、“一代宗匠”、“一代辞宗”。
    • 4.
      一众释义:⒈谓使众人一致。⒉一种;一样。⒊众人;全体。
    • 5.
      一傅众咻释义:傅:教导;咻:喧闹。 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 6.
      一唱众和释义:和:呼应,附和。一人念头唱,众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 7.
      一手遮天释义:形容倚仗权势,玩弄欺骗手法,蒙蔽众人耳目。
    • 8.
      万人一心释义:一万人一条心,众人团结一致。
    • 9.
      万喙释义:众口。亦借指众人之言。
    • 10.
      万夫释义:万人;万民;众人。
    • 11.
      万目睚眦释义:睚:眼角;眦:眼框;睚眦:瞪眼睛。众人瞪目表示愤怒。
    • 12.
      万目睽睽释义: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在众人的注视、监督下。
    • 13.
      三人为众释义: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 14.
      三人成众释义: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
    • 15.
      三头六面释义:指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 16.
      三好释义:⒈三种爱好。汉 扬雄《法言·修身》:“天下有三好:众人好己从,贤人好己正,圣人好己师。”《南史·萧琛传》:“琛 常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年长以来,二事都废,惟书籍不衰。”⒉三个方面都好。多指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郭沫若《青年与春天》诗:“春天在向青年微笑,欢迎呀,优秀的学生三好!”纪朵《北京的声音》:“我的哥哥是个三好学生,身体很棒,一肚子学问。”
    • 17.
      三老四少释义:⒈老少众人。⒉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 18.
      上上下下释义:⒈对一个集体中从上到下所有人的总称。《水浒传》第四九回:“他又上上下下都使了钱物,早晚间要教 包节级 牢里做翻他两箇。”《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这样商量定了,过了明日后日两天,就可上路,也省得伯父上上下下,人马山集的在此久坐。”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心地慈祥,口里唠叨,知悉 曾 家事最多,有话就说,曾 家上上下下都有些惹他不起。”⒉谓从头到脚。《红楼梦》第九三回:“众人拿眼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儒林外史》第二七回:“那少年把 鲍廷璽 上上下下看了一遍。”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一:“八仙桌前,豆
    • 19.
      上善若水释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 20.
      不举释义:⒈不举起。 《孟子·梁惠王上》:“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汉 王充《论衡·效力》:“火之光也,不举不明。”⒉指不升起。汉 蔡邕《黄钺铭》:“羌戎 受首于西彊,百固 冰散于东邻,鲜卑 收迹,烽燧不举。”⒊不能举;举不起。《韩非子·说林下》:“夫踶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水浒传》第一一五回:“众人看 张横 时,四肢不举,两眼朦朧。”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舁夫凡十易肩,困惫不举,相与委柩路侧。”⒋不举办;不进行。《韩非子·备内》:“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

众人造句

1.他并不像别人所说的那样坏,这不过是墙倒众人推罢了。

2.为人主管者必须公正无私,奖罚分明,才能树立良好的纪律,使众人信服。

3.他乍听众人说话,也不甚解,只瞠目而视,不敢搀言。

4.这时一个小和尚来到棋局前只见他一身纳衣一尘不染,面对令众人眼花缭乱的棋局露出了迥然不同的神色。

5.他真是一表人才,在众人间总是鹤立鸡群,显得那么突出。

6.幸亏他们都拴着保险绳,没冲出多远,就被众人七手八脚拉上岸来。

7.说着,众人七手八脚将武大装入棺材内,钉上长命钉。

8.这对神仙伴侣举案齐眉,数十年如一日,真羡煞众人

9.可见二位仁兄的学问,不但本校众人所不能及,即使天下文才,也当退避三舍哩!

10.她老爱看些八卦杂誌,所以对许多公众人物的私生活了如指掌,一跟她聊起来,她就如数家珍地说个没完。

11.这件被众人视为价值连城的古物,原来只是赝品。

12.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人心齐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13.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力量大。

14.如果你倚财仗势欺负人,惹起众人愤怒,那事情就不好办了。

15.他一生做事光明磊落,深受众人敬仰。

16.看到他凶神恶煞的样子,就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了,众人都不自觉地向后退去。

17.平时心高气傲的小美,这次被诘问时居然没有反唇相讥,实在有点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18.在会议上他一时说错话,马上换来众人指责,使他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

19.正直的人是不会干那种墙倒众人推的事的。

20.他并不是坏人,这不过是墙倒众人推罢了。

众人(zhong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众人是什么意思 众人读音 怎么读 众人,拼音是zhòng rén,众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众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