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香药 香药的意思
xiāngyào

香药

简体香药
繁体香藥
拼音xiāng yào
注音ㄒㄧㄤ ㄧ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āng,(1) 气味好闻,与“臭”相对。【组词】:香味。香醇。芳香。清香。(2) 舒服。【组词】:睡得香。(3) 味道好。【例句】:这鱼做得真香。(4) 受欢迎。【例句】:这种货物在农村香得很。(5) 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组词】:麝香。灵猫香。龙涎香。檀香。沉香。(6) 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组词】:香闺。香艳。(7) 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组词】:香火。烧香拜佛。香炉。香烛。(8) 姓。

yào,(1) 可以治病的东西。【组词】:药材。药物。补药。毒药。草药。中药。西药。药剂。药膳。药到病除。良药苦口。(2) 有一定作用的化学物品。【组词】:火药。炸药。杀虫药。(3) 用药物救治。【组词】:不可救药。(4) 毒死。【组词】:药老鼠。(5) 同“约”,缠。(6) 草名,即“白芷”。

基本含义

香药指的是具有良好气味和药用价值的药材,也用来比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物。

香药的意思

香药 [xiāng yào]

1. 香料。

香药 引证解释

⒈ 香料。 《南史·夷貊传上·丹丹国》:“丹丹国,中大通 三年,其王遣使奉表送牙像及画塔二躯,并献火齐珠、古贝、杂香药

大同 元年,復遣使献金银、瑠璃、杂寳、香药等物。”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东西使班·香药》:“自 三佛齐、勃泥、占城 犀象、香药之物,充牣府库,始议於京师置香药榷易院,增香药之直,听商人市之。”
《宋史·太祖纪三》:“壬戌, 钱俶 进贺平 昇州 银绢、乳香、吴綾、紬绵、钱茶、犀象、香药,皆亿万计。”


香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说法释义:宋 乾兴 以来,西北兵饷不足,募商人输纳刍粟,官府给券,而以茶偿之。 后又益以东南缗钱、香药、犀齿,谓之三说法。天圣 元年曾罢此法,后又一度复行。见《宋史·食货志下五》。宋 范仲淹《奏论陕西兵马利害》:“或闻以三説之法可以备边……纵许於 陕西 河东路 以三説入中,既缘客商未多,且可少助粮草而已。”
    • 2.
      佛生日释义:释迦牟尼 的诞生日。又称“佛诞日”。佛教一般认为是农历四月初八日。一说为二月八日。见《长阿含经》卷四。古代此日行灌佛会,因此又名“浴佛节”。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禪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谓之‘浴佛水。’。”《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后来,每年逢诞日或佛生日,便到寺中瞻礼 白香山 手蹟一遍,即行持念一日,岁以为常。”参阅 隋 杜臺卿《玉烛宝典》卷四。
    • 3.
      吉罗香释义:香药名。宋 陶穀《清异录·鹰嘴香》:“番禺 牙侩 徐审 与舶主 何吉罗 洽密,不忍分判,临歧,出如鸟嘴尖者三枚,赠 审 曰:‘此鹰嘴香也,价不可言。当时疫,于中夜焚一颗,则举家无恙。’后八年,番禺 大疫,审 焚香,闔门独免,餘者供事之,呼为吉罗香。”
    • 4.
      含香释义:⒈带着香气。 ⒉古代妇女衔香于口以增芬芳之气。⒊谓含服香药。香,指春药。⒋古代尚书郎奏事答对时,口含鸡舌香以去秽,故常用指侍奉君王。
    • 5.
      四司六局释义:⒈宋 代官府贵家设四司六局,为盛大宴会供役。四司指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见 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四司六局》、宋 吴自牧《梦粱录·四司六局筵会假赁》。《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那四司六局祗应供过的人,都在堂下,甚次第。”⒉明 代 洪武 初年定内官之制,凡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局二人,总司纪、司言、司簿、司闻四司之事;尚仪局一人,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之事;尚服局一人,总司宝、司衣、司仗、司饰四司之事;
    • 6.
      支破释义:支付;拨给。宋 岳飞《奏招杨钦状》:“水寨首领 杨钦 将带到本寨徒众老小约一万餘人……臣已优加存抚,及即时支破钱粮养赡。”《宋史·食货志八》:“至于 乾道 七年,詔 广南 起发麄色香药物资,每纲二万斤,加耗六百斤,依旧支破水脚钱一千六百六十二贯有奇。”《元典章·户部二·打算人吏分例》:“上年别无支破体例,不须应副。”
    • 7.
      斋会释义:⒈汉 代天子诸侯祭祀宗庙时的集会。 《后汉书·鲁恭传》:“永元 九年,徵拜议郎。八月,饮酎,斋会 章臺,詔使小黄门特引 恭 前。”⒉禅寺在特定日期的集会。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市人言二十年前尝於上都斋会设此。”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相国寺内万姓交易》:“每遇斋会,凡饮食茶果,动使器皿,虽三五百分,莫不咄嗟而办。”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禪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诸禪寺各有斋会,惟 开宝寺、仁王寺
    • 8.
      榷场局释义:管理榷场事务的官署。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香药库使 高唐、张逊 建议,请置榷场局,大出官库香药、寳货,稍增其价,许商人入金帛买之,岁可得钱三十万贯,以济国用,使外国物有所泄。”参见“榷场”。
    • 9.
      榷易署释义:宋 代官署名。 掌管与外国通商之事。《宋史·张逊传》:“岭南 平后,交阯 岁入贡,通关市。并海商人遂浮舶贩易外国物……由是犀象、香药、珍异充溢府库。逊 请於京置榷易署,稍增其价,听商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岁可获钱五十万緡,以济经费。”
    • 10.
      榷易院释义:宋 代所设的专卖机构。宋 高承《事物纪原·东西列班·香药》:“太平兴国 中……始议於京师置香药榷易院,增香药之直,听商人市之,命 张逊 为香药库使以主之。此盖置官之初也。”宋 高承《事物纪原·榷易》:“大中 祥符 二年二月,拨併榷易院入榷货务,而使名不除也。”
    • 11.
      炸子鸡释义:在橄榄油中炸好的雏鸡,用芳香药草加香,并在番茄和白葡萄酒中煮浓。
    • 12.
      玉女沙释义:河南 登封 有 八风溪,溪水南流合 三交水,岸有沙,细润可以澡濯,隋 代常进后宫,杂以香药,以当豆屑,号曰玉女沙。 参阅《太平寰宇记·河南府·潁阳县》。
    • 13.
      盐水释义:⒈含盐的水;尤指含氯化钠、硫酸钠和硫酸镁的矿质水。⒉一种腌泡汁,通常含有醋或酒、油、香辛料与芳香药草,用以浸渍食物(如肉或鱼)以便加重味道。⒊用普通食盐饱和的或浸浓的水,由氯化氢溶于水生成。
    • 14.
      蜜蜡释义:⒈蜜蜂腹部分泌蜡汁为巢,取蜂巢煎而溶之,其上浮如油者凝固即成蜜蜡,初时为黄蜡,精制则成白蜡。 供制烛及药用等。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诸远方山郡幽僻处出蜜蜡,人往往以桶聚蜂,每年一取。”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取芥子,熟擣,如鸡子黄许。当附骨上,拔去毛;骨外,融蜜蜡周匝拥之。”《宋史·食货志下八》:“以香药、瓷漆器、薑、桂等物易蜜蜡、麝脐、毛褐、羱羚角。”⒉矿物名。与琥珀同类而色淡。也称金珀。清 刘銮《五石瓠·冠佩》:“巾上繫珠玉、琥珀、蜜蜡之属,非古也。”
    • 15.
      裹蒸释义:⒈食品名。一说即粽子。《南齐书·明帝纪》:“太官进御食,有裹蒸。”《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今之裹蒸,以餹和糯米,入香药、松子、胡桃仁等物,以竹籜裹而蒸之。”唐 孙元晏《咏史诗·齐明帝裹蒸》:“惜得裹蒸无用处,不如安霸取江山。”明 王志坚《表异录·饮食》:“《南史》‘大官进裹蒸’,今之角黍也。”⒉包裹而蒸熟。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蒸缹》:“裹蒸生鱼,方七寸准,又云五寸准。豉汁煮秫米如蒸熊。生薑、橘皮、胡芹、小蒜、盐,细切,熬糝,膏油涂箬,十字裹之。糝在上,復以糝屈牖篸之。”
    • 16.
      青虫释义:⒈绿色小虫。唐 杜甫《课小竖锄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诗之二:“青虫悬就日,朱果落封泥。”闽 徐夤《蝴蝶》诗之一:“縹緲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宋 朱熹 集传:“螟蛉,桑上小青虫也。”⒉指青虫簪。古代妇女的发饰。南朝 梁简文帝《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虫。”⒊指雕成虫形的青色佩玉。《南史·夷貊传上·婆利国》:“普通 三年,其王 频伽 復遣使 珠智 献白鸚鵡、青虫、兜鍪、瑠璃器、古贝、螺杯、杂香药等数十种。”唐 张祜《吴宫曲》:“玉釵斜白
    • 17.
      香药释义:香料。《南史·夷貊传上·丹丹国》:“丹丹国,中大通 三年,其王遣使奉表送牙像及画塔二躯,并献火齐珠、古贝、杂香药。大同 元年,復遣使献金银、瑠璃、杂寳、香药等物。”宋 高承《事物纪原·东西使班·香药》:“自 三佛齐、勃泥、占城 犀象、香药之物,充牣府库,始议於京师置香药榷易院,增香药之直,听商人市之。”《宋史·太祖纪三》:“壬戌,钱俶 进贺平 昇州 银绢、乳香、吴綾、紬绵、钱茶、犀象、香药,皆亿万计。”
    • 18.
      香象释义:⒈佛经中指诸象之一。其身青色,有香气。⒉菩萨名。⒊香药和象牙。

香药(xiangy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香药是什么意思 香药读音 怎么读 香药,拼音是xiāng yào,香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香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