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归 [zì guī]
1. 自行投案;自行归顺。
自归 引证解释
⒈ 自行投案;自行归顺。
引《史记·游侠列传》:“解 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 解。”
《汉书·王莽传上》:“竦 与 崇 族父 刘嘉 诣闕自归, 莽 赦弗罪。”
《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遇 疑不受命, 再用 围之, 隆演 使客将 何蕘 諭 遇 使自归。”
自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乖失释义:⒈违逆;违背。《宋书·袁淑传》:“刘湛,淑 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 淑 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北史·魏收传》:“其后镇将刺史,乖失人和,羣 氐 作梗,遂为边患。”《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蔡雄 ……谓士卒曰:‘汝曹不欲南行,任自归北,何用喧悖,乖失军礼!’”⒉差错;过失。《宋书·律历志下》:“分至乖失,则节闰非正;宿度违天,则伺察无準。”唐 刘知几《史通·品藻》:“爰及近代,史臣所书,求其乖失,亦往往而有。”《旧唐书·忠义传下·贾直言》:“悟 纤微乖失,直言 必尽理箴规,以是美誉日闻於朝。”
- 2.
刺启释义:书姓名于奏白之上而启陈其事。《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子恪 徒跣自归,二更达 建阳门,刺启。时刻已至,而上眠不起。”胡三省 注:“书姓名於奏白曰刺。启,奏也。既达姓名,又启陈其事。”
- 3.
刺啓释义:书姓名于奏白之上而启陈其事。《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子恪 徒跣自归,二更达 建阳门,刺启。时刻已至,而上眠不起。”胡三省 注:“书姓名於奏白曰刺。启,奏也。既达姓名,又启陈其事。”
- 4.
反意释义:⒈返归的念头。《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今 建(苏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餘,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⒉反叛的意图。《资治通鉴·汉献帝兴平元年》:“濮阳 大姓 田氏 为反间,操 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晋剧《打金枝》:“唐王:昔日里 安禄山 起了反意。”
- 5.
各归其位释义:字面意思是指:各自归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去。 还指:要弄清自己的地位、位置,不要僭越(越过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 6.
喧勃释义:亦作“喧悖”。 喧闹,吵闹。宋 洪迈《夷坚甲志·姚仲四鬼》:“四鬼渐喧勃欲上。”宋 洪迈《夷坚丁志·扬州醉人》:“客愈喧勃不可禁。”《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汝曹不欲南行,任自归北,何用喧悖,乖失军礼。”
- 7.
归俗释义:犹还俗。 僧尼或出家的道士恢复普通人的身份。《南史·徐摛传》:“孝克 默然无答。於是归俗,更为夫妻。”《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令两京及诸州每岁造僧帐,有死亡、归俗,皆随时开落。”《水浒传》第六十回:“和尚道:‘便是 曾 家畜生薅恼,不得已,各自归俗去了。’”
- 8.
归寝释义:回去睡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既而相对词竭,遂拱别归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説笑了一番,各自归寝。”
- 9.
归宗释义:⒈古代谓出嫁妇女,父母虽亡,也得回家省问,以示不绝于宗族。《仪礼·丧服》:“妇人虽在外,必有归宗。”郑玄 注:“父虽卒,犹自归宗……不自絶於其族类也。”⒉古时已出嫁的妇女因夫死而回到娘家,或年限女婿(招女婿的一种)回至本家。《诗·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毛 传:“归,归宗也。”唐 韩愈《卢君墓志铭》:“母夫人既终,育幼弟与归宗之妹,经营勤甚,未暇进仕也。”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我无儿不使妇,你两个可也有爷和娘在家裡,不如收拾了一房一卧,各自归宗去罢。”《元典章·户部三·籍册》:“﹝年限
- 10.
归风释义:⒈回风。 《文选·木华<海赋>》:“或乃萍流而浮转,或因归风以自反。”李周翰 注:“或因迴风以自归也。”⒉谓吹向故乡之风。晋 陆机《悲哉行》:“愿託归风响,寄言遗所钦。”南朝 梁 江淹《拜中书郎表》:“工谢綵轮,窃归风之价。”胡之骥 注引《括地图》:“奇肱氏 能为飞车,从风远行,汤 时西风吹车至 豫州,汤 破其车,不以示民。十年西风至,乃復作车遣归去 玉门 四万里。”
- 11.
征榷释义:谓国家征收商品税与官府专卖。 宋 曾巩《管榷》:“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算,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二》:“凡盐酒征榷,一切以钱为税。”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十》:“越南 之 红河 ……自归 法 人管理后,征榷较重。”参阅《文献通考·征榷》。
- 12.
披心释义:披露真心。 三国 魏 曹植《当墙欲高行》:“愤愤俗间,不辨伪真,愿欲披心自説陈。”唐 钱起《玛瑙杯歌》:“瑶溪碧岸生奇寳,剖质披心出文藻。”宋 司马光《辞知制诰状》:“是以披心自归,至于四五。”《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正当披心待之,虽木石可使感动,况人乎?”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披心而噭,其声昭明,精神发扬,渐不为强暴之力譎诈之术之所克制。”
- 13.
猒猒释义:⒈安静貌。《荀子·儒效》:“猒猒兮其能长久也。”王先谦 集解:“猒猒兮,犹安安然。”梁启雄 释:“厌厌,安静也。”⒉犹漫漫。长远无际貌。唐 李商隐《水天闲话旧事》诗:“暮雨自归山峭峭,秋河不动夜猒猒。”南唐 李煜《谢新恩·庭空客散》词:“林风淅淅夜猒猒。”⒊犹奄奄。气息微弱貌。宋 洪迈《夷坚甲志·兔索命》:“病数月小愈,然猒猒如痴人,后十年乃死。”
- 14.
白衫释义:⒈唐 宋 时便服。 亦作丧服用。唐 皮日休《江南书情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诗:“病久新乌帽,閒多著白衫。”《旧唐书·唐临传》:“﹝ 临 ﹞尝欲弔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宋史·舆服志五》:“凉衫,其制如紫衫,亦曰白衫。乾道 初,礼部侍郎 王曮 奏:‘窃见近日士大夫皆服凉衫,甚非美观,而以交际、居官、临民,纯素可憎,有似凶服。’……於是禁服白衫。”⒉犹白衣。古代平民服。唐 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水行青草上白衫,匣中奏章密如蚕。”王琦 汇解:“唐 时无官人白衣,八品九品官青
- 15.
礼任释义:⒈礼遇信任。《后汉书·胡广传》:“自在公台三十餘年,歷事六帝,礼任甚优。每逊位辞病,及免退田里,未尝满岁,輒復升进。”《魏书·游明根传》:“卿年耆德茂,服勤累朝,歷职内外,并著显绩,逮于耆年,履道不渝,是以釐革之始,委以礼任,迟能迂德,匡赞於朕。”⒉元 代官府常用语,谓到任治事。礼,用同“理”。《元典章·朝纲一·政纪》:“受宣勑人员都省凭准奏定颁降宣勑者,自礼任月日支付。”《元典章·工部二·公廨》:“江 南自归附以来,所在路府州县有係官房舍,往往礼任官员因为官房无主看守,却於民户处借什物。”《元典章·刑部
- 16.
考满释义:旧时指官吏的考绩期限已满。一考或数考为一任,故考满亦常为任满。宋 王溥《唐会要·考上》:“开元 三年正月五日敕,内外官考满,所司预补替人,名为守闕,特宜禁断,纵后有闕,所由不得令上。”《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四载》:“杨釗,贵妃 之从祖兄也……从军於 蜀,得 新都 尉;考满,不能自归。”《宋史·选举志六》:“宋 初循旧制,文武常参官各以曹务闲剧为月限,考满即迁。”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姚广孝》:“及太孙就学,命设讲席於 文华殿 之东,復令 广孝 及翰林内阁诸臣侍焉。九年考满。”
- 17.
还首释义:犹自首。《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三年》:“跋、素弗 与其从弟 万泥 谋曰:‘吾辈还首无路,不若因民之怨,共举大事,可以建公侯之业;事之不捷,死未晚也。’”胡三省 注:“还首,自归请罪也。”
- 18.
鹤拓释义:唐 时 南诏 的别名。唐 胡曾《代高骈回云南牒》:“不知 鹤拓,唯认 苴咩,尚呼 南詔 之佳名,岂见大朝之美号。”《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南詔,或曰 鹤拓,曰 龙尾,曰 苴咩,曰 阳剑。”清 顾炎武《李生符自南中归檇李三年矣追惟壮游兼示旧作》诗:“一卷别南中,孤帆自归去。文飞 鹤拓 云,墨染 且兰 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