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子规 子规的意思
guī

子规

简体子规
繁体子規
拼音zǐ guī
注音ㄗˇ ㄍㄨㄟ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guī,(1) 画圆等的仪器。【组词】:圆规。两脚规。(2) 法则,章程,标准。【组词】:规则。法规。常规。清规戒律。(3) 格局,范围。【组词】:规模。(4) 相劝。【组词】:规尽力。规谏。规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规勉。(5) 谋划。【组词】:规划。规约。

基本含义

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子规的意思

子规 [zǐ guī]

1. 杜鹃鸟。

[cuckoo;]

子规 引证解释

⒈ 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 蜀 帝 杜宇 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埤雅·释鸟》:“杜鹃,一名子规。”
唐 杜甫 《子规》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宋 陈亮 《水龙吟》词:“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水浒传》第三七回:“枝上子规啼夜月,园中粉蝶宿花丛。”
鲁迅 《无题》诗:“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


国语词典

子规 [zǐ guī]

⒈ 杜鹃的别名。参见「杜鹃」条。


子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催归释义:鸟名。子规,杜鹃的别称。
    • 2.
      僞从释义:假作同意。 清 陈确《哭吴子裒仲文》:“确 比有辨学之言,二子规之不遗餘力,确 感二子之言,入於骨髓,然卒不敢伪从。”
    • 3.
      姊归释义:即子规。杜鹃鸟的别称。《文选·宋玉<高唐赋>》:“姊归思妇,垂鷄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子嶲鸟,出 蜀 中。或曰即子规,一名姊归。”宋 陆游《春晚杂兴》诗:“蒲深姑恶哭,树密姊归啼。”“姊归”一本作“秭归”。清 黄景仁《醉花阴·春困》词:“满院姊归花外哢,测测寒飇送。”参见“子规”。
    • 4.
      子规啼血释义: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 5.
      子雟释义:鸟名。即子规。
    • 6.
      山胡释义:⒈即 稽胡。 古族名。又称 步落稽。源于 南匈奴。南北朝 时,居今 山西、陕西 北部山谷间。《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魏 山胡 刘蠡升 反,自称天子,置百官。”胡三省 注:“山胡,即 汾州 之 稽胡。”⒉鸟名。又名“山呼”、“珊瑚”。宋 苏轼《涪州得山胡》诗题自注:“山胡,善鸣,出 黔 中。”宋 黄庭坚《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词:“山胡声转,子规言语,正是愁人处。”邓初民《我要歌唱》:“可惜我不是一只善于歌唱的山胡鸟。”参见“山呼”。
    • 7.
      巂周释义:本为燕的别名,亦用以称子规鸟。
    • 8.
      思归释义:⒈想望回故乡。 ⒉鸟名。即子规,一名杜鹃。
    • 9.
      望帝释义:相传 战国 末年 杜宇 在 蜀 称帝,号 望帝,为 蜀 除水患有功,后禅位,退隐 西山,蜀 人思之;时适二月,子规(杜鹃)啼鸣,以为魂化子规,故名之为 杜宇,为 望帝。事见 晋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太平御览》卷五六引 汉 应劭《风俗通》:“鳖令 至 岷山 下,已復生,起见 蜀 望帝。”《文选·左思<蜀都赋>》“碧出 萇弘 之血,鸟生 杜宇 之魂”李善 注引《蜀记》:“蜀 人闻子规鸟鸣,皆曰 望帝 也。”唐 杜甫《杜鹃行》:“古时 杜宇 称 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宋 杨万里《和张功父闻子规》:“仲宣
    • 10.
      杜鹃释义:⒈鸟,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 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吃毛虫,是益鸟。多数把卵产在别的鸟巢中。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⒉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⒊这种植物的花。‖也叫映山红。
    • 11.
      杨花释义:指柳絮。北周 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唐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宋 陈偕《满庭芳·送春》词:“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杨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随花落绣裀。”曹禺《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杨花!多么轻的杨花呀!”
    • 12.
      相公堂子释义:旧时男妓寓所的俗称。《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贾大少爷 是懂得相公堂子规矩的。”《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就是打听你的这位 卢给事,五年前头,也是一天到晚长在相公堂子里的。”
    • 13.
      碧岑释义:青山。唐 杜甫《上后园山脚》诗:“自我登陇首,十年经碧岑。”明 陈子龙《南乡子·春闺》词:“草色萋迷郎去路,沉沉,一带浮云断碧岑。”清 李雯《太平寺闻子规》诗:“谿山月出满青林,杜宇千声怨碧岑。”
    • 14.
      离魂释义:⒈指远游他乡的旅人。前蜀 韦庄《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诗:“旅梦远依 湘水 阔,离魂空伴 越 禽飞。”明 刘基《正月十五夜灯花大开作》诗:“漫沽浊酒餉离魂,岂必忘忧惟树萱。”清 纳兰性德《浣溪沙》词:“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⒉指游子的思绪。宋 柳永《满江红》词之四:“两两栖禽归去急,对人相并声相唤。似笑我、独自向长途,离魂乱。”《花月痕》第八回:“卅年聚散总关情,销尽离魂是此行!去日苦多来日少,春风凄切子规声。”⒊脱离躯体的灵魂。宋 姜夔《踏莎行》词:“别后书辞,别时针钱,离魂
    • 15.
      秭雉释义:鸟名。即子规。
    • 16.
      秭鳺释义:鸟名,即子规。 今通称杜鹃。
    • 17.
      蝭蛙释义:子规鸟的别名。
    • 18.
      谢豹释义:⒈鸟名。 即子规。亦名杜宇、杜鹃。⒉虫名。
    • 19.
      钩引释义:⒈亦作“钩引”。招引;引出。前蜀 薛昭蕴《离别难》词:“红蜡烛,青丝曲,偏能鉤引泪阑干。”宋 范成大《次韵子文冲雨迓使者道闻子规》:“啼鹃撩客心,钩引着何许。”明 吴承恩《如梦令·题海棠》词:“银烛照残粧,钩引粉情脂性。”⒉勾搭引诱。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三仙姑 起先还以为自己仍有钩引青年的本领。”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九:“你母女两个好生生把我个孩子钩引坏,你倒有脸来找我!”
    • 20.
      阑散释义:⒈消沉;衰减。 唐 元稹《春游》诗:“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欲终心懒慢,转恐兴阑散。”⒉冷落。元 马彦良《一枝花·春雨》套曲:“凄凉也古墓上催春子规,阑散了緑阴中巧舌黄鸝。”⒊窘困,艰难。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这廝阑散了虽离我眼底,忔憎着又在心头。”

子规(zig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子规是什么意思 子规读音 怎么读 子规,拼音是zǐ guī,子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子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