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掩袭 掩袭的意思
yǎn

掩袭

简体掩袭
繁体掩襲
拼音yǎn xí
注音ㄧㄢˇ ㄒ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ǎn,(1) 遮蔽,遮盖。【组词】:掩护。掩体。掩饰。掩映。掩盖。掩蔽。掩埋。掩人耳目。瑕不掩瑜。藏瑕掩疵。(2) 关,合。【组词】:掩闭。掩门。掩卷。(3) 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组词】:掩了手。(4)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组词】:掩杀。掩击。掩袭。

xí,(1) 趁敌人不备时攻击。【组词】:袭击。袭扰。夜袭。偷袭。侵袭。(2) 触及。【组词】:寒气袭人。“芳菲菲兮袭予”。(3) 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组词】:因袭。沿袭。世袭。(4) 量词,指成套的衣服。【组词】:衣一袭。(5) 衣上加衣,引申为重迭。【例句】:“袭朝服”。“山三袭,陟”。(6) 合,和。【例句】:“齐秦袭”。

基本含义

暗中袭击或偷袭。

掩袭的意思

掩袭 [yǎn xí]

1. 突然袭击。

恐杨秀清乘机掩袭,故不敢远离。——《洪秀全演义》

[launch a surprise attack; pounce the enemy;]

掩袭 引证解释

⒈ 突然袭击。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内相掩袭。”
李善 注:“《左氏传》曰:‘凡师轻曰袭。’ 杜预 曰:‘掩其不备也。’”
《晋书·慕容垂载记》:“臣息 农 收集故营,以备不虞,而 石越 倾 鄴城 之众,轻相掩袭,兵阵未交, 越 已陨首。”
宋 李纲 《与吕安老提刑书》:“今兹水涸,正可掩袭。”

⒉ 承袭。

章炳麟 《与邓实书》:“王壬秋 可谓游於其藩,犹多掩袭声华,未能独往。”

⒊ 犹风靡。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二节:“当时道家言极盛,全国为所掩袭,莫能夺之。”


国语词典

掩袭 [yǎn xí]

⒈ 乘敌不备而袭击之。也作「掩杀」。

《宋史·卷二八九·葛霸传》:「浊流砦兵叛,杀官吏溃去,怀敏发兵掩袭,尽诛其党。」

偷袭


掩袭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偷袭释义:趁敌人不防备时突然袭击:偷袭敌营。

掩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奇正释义:古时兵法术语。古代作战以对阵交锋为正,设伏掩袭等为奇。
    • 2.
      掩人不备释义:掩:掩袭;备:防备。趁对方没有准备去进攻或逮捕。
    • 3.
      掩其不备释义:掩:掩袭。备:防备。趁敌人毫无防备时进行突然袭击。亦作“掩其无备”。
    • 4.
      掩其无备释义:掩:掩袭;备:防备。称乘敌方毫无防备时进行突袭。
    • 5.
      搏揜释义:亦作“搏掩”。击人取物。一说,为一种赌博,以博戏取人财物。《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元狩 元年,侯 拾 嗣,九年,元鼎 四年,坐入 上林 谋盗鹿,又搏揜,完为城旦。”颜师古 注:“搏揜,谓搏击揜袭人而夺其物也。搏字或作博,一曰博,六博也,揜,意钱之属也,皆谓戏而取人财也。”《汉书·货殖传》:“又况掘冢搏掩,犯姦成富。”颜师古 注:“搏掩,谓搏击掩袭,取人物者也。”王先谦 补注:“据《史记》,搏当为博,一説是。”参阅 清 刘宝楠《愈愚录·搏揜》。
    • 6.
      桡袭释义:骚扰掩袭。《新唐书·韦皋传》:“九年,天子城 盐州,策虏且来橈袭,詔 皋 出师牵维之。”
    • 7.
      淹袭释义:掩袭。 乘人不备而突然袭击。
    • 8.
      讨掩释义:征讨、掩袭。
    • 9.
      鹅池释义:⒈相传为晋王羲之养鹅处。 在浙江绍兴戒珠寺前。寺即羲之旧宅。⒉《旧唐书·李愬传》:“自张柴行七十里,比至悬瓠城,夜半,雪愈甚。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击之,以杂其声。”后以“鹅池”为掩袭的典实。

掩袭(yan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掩袭是什么意思 掩袭读音 怎么读 掩袭,拼音是yǎn xí,掩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掩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