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色 [cāng sè]
1. 苍,形容词,本义:草色(青色、绿色)苍山;苍苔;苍头后引申为青黑色。
苍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伍胥释义:⒈传说中的古代方术士。《绎史·黄帝纪》注引《玄女兵法》:“黄帝 攻 蚩尤,三年,城不下,得术士 伍胥,问之。胥 曰:‘是城中之将,白色商音,帝之始攻,得无以秋之东方行乎。今帝为苍色角音,此雄军也,请以战为。’帝曰:‘为之若何?’曰:‘请攻三日,城必下。’乃设五旗五军已具,四面攻之,三日,城果下。”宋 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作“五胥”。⒉指 伍子胥。唐 李白《江上赠窦长史》诗:“汉 求 季布 鲁 朱家,楚 逐 伍胥 去 章华。”
- 2.
水晶夔帽释义:“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名曰夔。
- 3.
沧江释义: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苍色,故称。
- 4.
沧池释义:⒈汉 未央宫 内池名。 《三辅黄图·沧池》:“未央宫 有 沧池,言池水苍色,故曰 沧池。池中有 渐臺,王莽 死於此。”汉 张衡《西京赋》:“沧池 漭沆,渐臺 立於中央。”⒉泛指水色碧青的池塘。南朝 宋 颜延之《碧芙蓉颂》:“擢丽沧池,飞映云屋。”唐 韦元旦《兴庆池侍宴应制》诗:“沧池漭沆帝城边,殊胜 昆明 凿 汉 年。”
- 5.
苍玉释义:借指苍色河流。
- 6.
角音释义:犹角声。《隋书·音乐志下》:“青帝歌辞,奏角音。”《路史·后纪四·蚩尤传》“三日而后得志”宋 罗苹 注:“攻之三年城不下,得术士 五胥,问之。胥 曰:‘是城中之将白色商声,帝之始攻,得无以秋之东方行乎!今 黄帝 为人苍色角音,此雄军也,请以战。’”参见“角声”。
- 7.
鵚鹙释义:一种凶猛贪残的水鸟。状似鹤而大,青苍色,长颈赤目,头颈皆无毛,好吃鱼、蛇等。
- 8.
鹙氅释义:鹙鸟的翅羽。青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