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镇 [jūn zhèn]
1. 指镇守边地的驻军。
军镇 引证解释
⒈ 指镇守边地的驻军。
引《旧唐书·职官志二》:“凡诸军镇,每五百人置押官一人,千人置子总管一人,五千人置总管一人。”
唐 白居易 《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军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次革命释义:孙中山等革命 党人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武装革命。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不断加强独裁统治,排挤革命党人。1913年 暗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接着又向帝国主义进行“善后大借款”,并免去江西、安徽、广东等省 国民党人的都督职位。7月,李烈钧、黄兴分别在湖口、南京起兵讨袁,南方各省也纷起独立,形成二次 革命。但很快遭到袁军镇压而失败,孙中山、黄兴再次流亡国外。
- 2.
北庭释义:⒈指 汉 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后汉书·南匈奴传》:“南单于復上求灭北庭。”⒉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宋 陆游《记九月三十日夜半梦》诗:“东阁羣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明 都穆《都公谈纂》卷下:“景泰 间,广陵伯 刘安 守 大同,郭登 为参将,时 英宗 在北廷。”清 孙枝蔚《春晚》诗:“送春画阁如南浦,缺雨良苗似北庭。”⒊唐 方镇名。属 陇右道。以其治所在 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 北庭 都护,故通称 北庭。辖西北 伊、西、庭 三州及 北庭都护府 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 回纥,继入 吐蕃。唐
- 3.
安西四镇释义:唐朝高宗显庆年间在西域设置的龟(qiū)兹、疏勒、于阗和碎叶四镇(军镇)。因四镇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故名。
- 4.
德国十一月革命释义:1918-1919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拒绝执行反动当局的命令,举行起义,革命爆发。11月9日,柏林起义,德皇威廉二世逃亡,德意志帝国被推翻。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在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临时政府。次年1月,临时政府镇压柏林工人运动,杀害德国共产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2月成立魏玛共和国政府。5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政府军镇压,革命失败。
- 5.
更兼释义:更加上。《水浒传》第六一回:“惟此 北京,是 河北 第一个去处;更兼又是 梁中书 统领大军镇守,如何不摆得整齐?”《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自从 安老爷 的老太爷手里,因晚年好静,更兼家里人口稀少,住不了许多房间,又不肯轻弃祖业,倒把房子让给远房几家族人来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又办了祭品,委了典史太爷去祭那婆娘;更兼动了公事,申请大宪,和那婆娘奏请旌表,乞恩准其建坊。”
- 6.
略获释义:⒈俘获。《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⒉指游猎。《旧唐书·宪宗纪上》:“﹝六年三月﹞乙卯,畿内军镇牧放,駙马贵族略获,并不得带兵仗,恐杂盗也。”
- 7.
马服释义:⒈战国 赵 地,在今 河北省 邯郸市 西北。赵 封其名将 赵奢 于此,赐号为 马服君。后以“马服”指 赵奢。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卢谌<感交>》:“马服 为 赵 将,疆埸得清謐。”元 张宪《寄马将军》诗:“马服 古名将,孤军镇海壖。”明 夏完淳《大哀赋》:“恒落 鱼门 之胄,空夸 马服 之功。”⒉指其子 赵括。《韩非子·用人》:“故内无伏怨之乱,外无 马服 之患。”王先慎 集解引 王先谦 曰:“马服 谓 赵括。”
- 8.
龟兹释义:⒈古地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置龟兹都督府。后并入安西都护府。⒉唐代安西四镇(军镇)之一,先后受安西都护府及安西节度使统辖。⒊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