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唐才常 唐才常的意思
tángcáicháng

唐才常

简体唐才常
繁体
拼音táng cái cháng
注音ㄊㄤˊ ㄘㄞˊ ㄔㄤ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áng,(1) 夸大,虚夸。【组词】:荒唐。唐大无验。(2) 空,徒然。【例句】: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3)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4) 朝代名。【组词】:唐代。唐诗。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5) 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6) 古同“螗”,指蝉。(7) 姓。

cái,(1) 能力。【组词】:才能。口才。这人很有才干。(2)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例句】:干(gàn)才。奇才。奴才。蠢才。(3) 副词。①方,始。【组词】:昨天才来。现在才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才用了两元。来了才十天。

cháng,(1) 长久,固定不变。【组词】: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组词】:常常。常客。时常。经常。(3) 普通的,一般的。【组词】: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4) 姓。

唐才常的意思

唐才常 [táng cái cháng]

1. 清末维新派。湖南浏阳人。与谭嗣同办时务学堂,并办报宣传变法维新。1900年在上海组织正气会(旋改名自立会),召开“中国国会”,拥护光绪帝当政,并在汉口组成自立军,定期起兵“勤王”。不久被杀害。


唐才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前朝释义:⒈以前。三国 魏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元 王祯《蚕连诗》:“前朝茧如山,今朝卵如粟。”明 高启《梦归》诗:“觉来不见家人面,恰似前朝始别时。”⒉过去的朝代。唐 刘禹锡《杨柳枝词》之一:“请君莫唱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在城有个 寳莲寺。这寺从前朝至今,累世相传,房廊屋舍,数百多间,田地也有上千餘亩。”《红楼梦》第四回:“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清 唐才常《感怀》诗:“年来莫问前朝
    • 2.
      南学会释义:清 末维新派在 湖南 讲求新学、宣传变法的团体。由 谭嗣同、唐才常 等发起,1898年(光绪 二十四年)2月在 长沙 成立(各县设分会)。每次开会,由 黄遵宪、皮锡瑞、谭嗣同 等人轮流主讲,宣讲新学,讨论 湖南 新政,曾与守旧派展开激烈斗争。在戊戌政变中被破坏。
    • 3.
      密要释义:⒈精密准确。⒉机密重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苏报鼓吹革命清方档案》:“现检唐才常案卷,因密要不能外寄,拟照出寄沪,交金守鼎呈上。”
    • 4.
      投营释义:谓向对方营垒投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那妖魔无有诡计可设,但知得那妖头今欲用人投营,诱惑我们军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前有匪首 谭鰲 悔过投营,将 谭翥 及 李广顺 指拏到案。”
    • 5.
      搆造释义:结成;制造。《韩诗外传》卷四:“今或不然,令民相伍,有罪相伺,有刑相举,使搆造怨仇。”《宋书·恩倖传序》:“权幸之徒,慴惮宗戚,欲使幼主孤立,永窃国权,搆造同异,兴树祸隙,帝弟宗王,相继屠劋。”宋 苏轼《乞将台谏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札子》:“故党人共出死力,搆造言语,无所不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包藏祸心,搆造邪説。”
    • 6.
      昏谬释义:⒈亦作“昏繆”。糊涂乖谬;荒谬。《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宣王 称疾困篤…… 胜 不能觉”裴松之 注引《魏末传》:“宣王 乃復阳为昏谬,曰:‘君方到 并州,努力自爱!’错乱其辞,状如荒语。”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郑清之》:“赵崇雋 上书歷陈其昏繆贪污之过,亦解綬而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现查知该参将所请练兵百名,其中即多係领有富有票者,实堪骇异。似此昏谬粗率,一旦有警,必然貽误事机。”⒉指荒谬之事。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奇怪的日历》:“但如此奇怪的日历,先前却似
    • 7.
      虺毒释义:⒈蛇虺之毒。《孔丛子·嘉言》:“梁丘据 遇虺毒,三旬而后瘳。”⒉比喻人祸。多指阴谋、毒计。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豺牙宓厉,虺毒潜吹。”《旧唐书·刘邺传》:“刘稹 年既幼小,逆节未深,裴 为母氏,固宜诚诱,若广説忠孝之道,深陈祸福之源,必冀虺毒不施,梟音全革。”清 唐才常《论文连珠》之十:“是以时艺斯兴,螫于虺毒;群经要恉,尘以蟫函。”
    • 8.
      行趾释义:⒈犹行迹。足迹。⒉指行动的踪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谨探访富有票首逆沉克诚,去岁潜隐京师南城外,行趾无定。”
    • 9.
      诟耻释义:⒈亦作“詬耻”。耻辱。《左传·哀公二年》:“今 郑 为不道,弃君助臣,二三子顺天明,从君命,经德义,除詬耻,在此行也。”唐 柳宗元《上湖南李中丞干廪食启》:“董生 曰:‘明明求财利,唯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是皆詬耻之大者,而无所避之,何也?”清 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之四:“谭大中丞 因去岁 中 日 衅起,大蒙詬耻,遂思广储武备,奏请 武昌 添设枪礮局。”⒉见“詬耻”。
    • 10.
      贤行释义:美善的德行。 《韩非子·南面》:“人主使人臣虽有智能,不得背法而专制;虽有贤行,不得踰功而先劳;虽有忠信,不得释法而不禁:此之谓明法。”《史记·赵世家》:“今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於 秦 也。”明 李开先《贺西楼金封君暨孺人寿同七十序》:“抚按交疏其贤行,将转而之内,官阶日峻,而名日益起,不但光復故物云耳。”唐才质《唐才常烈士年谱》:“祖母 谭太夫人,母 邱太夫人,皆有贤行,为乡里所称。”
    • 11.
      赡家释义:养家。《花月痕》第八回:“此番经年跋涉,内窘於赡家之无术,外穷於售世之不宜。”清 唐才常《致唐次丞书》之四:“以书院课事非长久计,且不足赡家。”
唐才常是什么意思 唐才常读音 怎么读 唐才常,拼音是táng cái cháng,唐才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唐才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