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晒台 晒台的意思
shàitái

晒台

简体晒台
繁体曬臺
拼音shài tái
注音ㄕㄞˋ ㄊ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i,(1) 把东西放在太阳光下使它干燥;人或物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组词】:晒图。冲晒。晾晒。(2) 〈方〉置之不理,慢待。【例句】:我让他晒在那儿。

tái tāi,(1) 高平的建筑物。【组词】:亭台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组词】:井台。窗台。灯台。(3) 量词。【组词】:一台戏。(4) 台湾省的简称。【组词】:台胞。台币。(5) 姓。(6) 桌子、案子。【组词】:写字台。(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组词】:台鉴。台甫。(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基本含义

晒台是指把人或物暴露在阳光下,使其受到公众的批评或指责。

晒台的意思

晒台 [shài tái]

1. 楼房屋顶上的露天小平台,可以晾晒衣物。

[flat roof;]

晒台 引证解释

⒈ 建造在屋顶上供晒衣物的露天小平台。

茅盾 《右第二章》:“邻家的晒台上似乎也有人在那里瞭望。”


国语词典

晒台 [shài tái]

⒈ 在露天平台以竹木、钢铁等为支架,供作晾晒衣物的地方。

如:「下雨了!快把晒台上的衣服收进来。」

露台

⒉ 北方方言。摆脱、搁置不管。

如:「这件事有我在,没人敢晒台。」


晒台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天台释义:⒈谓尚书台、省。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胡三省 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三臺”。⒉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程元 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明 郑仲夔《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⒊山名。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明 杨珽《龙膏记·邂逅》:“听言词
    • 2.
      露台释义:晒台。

晒台(shait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晒台是什么意思 晒台读音 怎么读 晒台,拼音是shài tái,晒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晒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