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行取 行取的意思
xíng

行取

简体行取
繁体
拼音xíng qǔ
注音ㄒㄧㄥˊ ㄑ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qǔ,(1) 拿。【组词】:索取。取书。取款。窃取。(2) 选择。【组词】: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3) 采用。【组词】: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4) 得到,招致。【组词】:获取。取经。取偿。取悦。(5) 消去。【组词】:取消。取缔。

基本含义

行动并取得所需的东西。

行取的意思

行取 [xíng qǔ]

1. 明清时,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

蒯知县为官清正,行取到京,钦授礼科给事中之职。——《警世通言》

[send an official communication to transfer a local official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行取 引证解释

⒈ 又趋。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孤儿行》:“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如雨。”

⒉ 明 清 时,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

明 李贽 《答焦漪园》:“潘雪松 闻已行取,《三经解》刻在 金华,当必有相遗。”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稽清 知县,已行取做刑科给事中。”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未及数月,行取进京,授了给事中。”


国语词典

行取 [xíng qǔ]

⒈ 旧时地方州县官员,若治绩良好,才能出众者,由朝廷行文调职京师,称为「行取」。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嵇清知县,也行取做刑科给事中。」
《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今遇主上眷念功臣,赐还世职,行取来京陛见。」


行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亏耗释义:亏空损耗;损耗。《宋史·赵安易传》:“遣其典铸。既而大有亏耗,岁中裁得三千餘緡,众议喧然,遂罢之。”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国用之不足,虽由上之不节,而下焉者综覈之未精,虚文之糜费,蠹尅之多端,因循之亏耗,亦居其半焉。”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下》:“今银行取息不能更重於钱庄,格外轻微,又恐亏耗。”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二:“经连年战乱,刚刚平定,奄奄一息,正如久病之后,勉强得一点生机,元气亏耗,病根还没有全去。”
    • 2.
      俸满释义:旧时官吏任职满一定年限后,得依例升调,称为“俸满”。 明 沉德符《野获编·嗤鄙·非类效仕宦》:“近因主上久不考选科道,其俸满应行取同咨到部守候者,充满輦下。”《清会典·吏部七·文选清吏司四》:“京官以歷俸二年为俸满,外官以歷俸三年为俸满,未俸满者不入俸深班推升。”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莆田 林教諭 霈,以 臺湾 俸满北上。”《醒世姻缘传》第五回:“那吏部钦此钦遵,没等那 通州 知州俸满,推陞了 临洮府 同知,将 晁知县 推了 通州 知州。”
    • 3.
      占踞释义:对地域、场所强行取得或保持。
    • 4.
      同咨释义:明 代指同时被荐举而授官者。 因名列同一咨文,故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至于中行、知推同时行取者,向号同咨,不过以咨文并列,初无谱牒之谊。”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二十年来,同咨之好,更胜同榜十倍。”
    • 5.
      固定桥释义:是固定义齿的一种。它主要以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作为基牙(类似桥基),在基牙上制作义齿的固位体,并与人工牙连成一个整体,通过粘固剂将义齿粘固于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取下。
    • 6.
      拜登释义:接受赐赠的敬词。 语本《左传·僖公九年》:“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清 王夫之《六十初度答徐蔚子启》:“拜登不言颜甲,念雉坛之存者几人;晋祝将俟先庚,记鹤羽之归来隔岁。”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长生殿》:“黄六鸿 者,康熙 中,由知县行取给事中入京,以土物并诗稿,遍送名士。至宫赞 赵秋谷 执信,答以柬云:‘土物拜登,大稿璧谢。’黄 遂衔之刺骨。”
    • 7.
      文历释义:⒈见“文历”。 ⒉亦作“文歷”。帐册之类。宋 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其增造减工,糙恶生弊,走弄文历,支用自由,当职官吏,固宜黜罚。”《元典章·圣政二·救灾荒》:“经过军马,亦不得强行取要。社长明置文历,如欲聚众收顿,或各家顿放,听从民便。”《元典章·兵部三·起马置历挨次》:“止有走递铺马歷一扇,别无差拨小铺马文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元年》:“应今后文武知州军、诸路釐务、总管、副总管、鈐辖、都监见辞,并令上殿,批入料钱文歷。”
    • 8.
      比较教育释义:研究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的学科。通过比较不同的教育制度,探讨教育的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条件进行取长补短,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 9.
      行列式释义:若干数字组成的一个方阵,它的值是按下述方式可能求得的所有不同的积的代数和,求每一个积时依次从每一行取一个元因子,而这每一个元因子又需取自不同的列,作为乘数,积的符号是正是负决定于要使各个乘数的列的指标顺序恢复到自然顺序所需的换位次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 10.
      行取释义:⒈明清时,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 ⒉蒯知县为官清正,行取到京,钦授礼科给事中之职。--《警世通言》
    • 11.
      过切释义:⒈有所失误和相迫太急切。《穀梁传·僖公十年》:“丽姬 下堂而啼,呼曰:‘天乎!天乎!国,子之国也,子何遟於为君!’君喟然叹曰:‘吾与女未有过切,是何与我之深也!’”范宁 注:“吾与女未有过差切急。”⒉过分急切。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假使 清 廷不操之过切,铁路督办 端方 不火迫他,让他一方面软化那些知识阶级的首领,对地方上逐渐地用严烈的手腕进行取缔,四川 的乱子不一定就会闹到不可收拾。”⒊过分密切。俞平伯《重过西园码头》:“心余 无文名,又鲜他著作,此篇关怀生死过切,致多胡言谵语。”
    • 12.
      追纳释义:⒈谓收回。 《旧唐书·食货志上》:“自今严加禁断,所在追纳恶钱,一二年间使尽。”宋 王安石《诏允观文殿学士尚书左仆射新除集禧观使富弼乞判汝州》:“奏蒙授臣集禧观使敕牒,乞早赐追纳,且乞任 汝州 本任事。”⒉催交;补交。明 王世贞《中官考七》:“左监丞 林秀 等行取驛递船隻人夫,每月责官吏追纳佣钱。”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使 尚仁 欺隐果真,则按律宜照年追纳,因没入官,计亩论罪。”
    • 13.
      追骑释义:追击的骑兵。《史记·李将军列传》:“广 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新唐书·浑瑊传》:“怀光 追骑至,后军击却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至 五丈原,追骑益众。”

行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亏耗释义:亏空损耗;损耗。《宋史·赵安易传》:“遣其典铸。既而大有亏耗,岁中裁得三千餘緡,众议喧然,遂罢之。”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国用之不足,虽由上之不节,而下焉者综覈之未精,虚文之糜费,蠹尅之多端,因循之亏耗,亦居其半焉。”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下》:“今银行取息不能更重於钱庄,格外轻微,又恐亏耗。”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二:“经连年战乱,刚刚平定,奄奄一息,正如久病之后,勉强得一点生机,元气亏耗,病根还没有全去。”
    • 2.
      俸满释义:旧时官吏任职满一定年限后,得依例升调,称为“俸满”。 明 沉德符《野获编·嗤鄙·非类效仕宦》:“近因主上久不考选科道,其俸满应行取同咨到部守候者,充满輦下。”《清会典·吏部七·文选清吏司四》:“京官以歷俸二年为俸满,外官以歷俸三年为俸满,未俸满者不入俸深班推升。”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莆田 林教諭 霈,以 臺湾 俸满北上。”《醒世姻缘传》第五回:“那吏部钦此钦遵,没等那 通州 知州俸满,推陞了 临洮府 同知,将 晁知县 推了 通州 知州。”
    • 3.
      占踞释义:对地域、场所强行取得或保持。
    • 4.
      同咨释义:明 代指同时被荐举而授官者。 因名列同一咨文,故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至于中行、知推同时行取者,向号同咨,不过以咨文并列,初无谱牒之谊。”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二十年来,同咨之好,更胜同榜十倍。”
    • 5.
      固定桥释义:是固定义齿的一种。它主要以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作为基牙(类似桥基),在基牙上制作义齿的固位体,并与人工牙连成一个整体,通过粘固剂将义齿粘固于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取下。
    • 6.
      拜登释义:接受赐赠的敬词。 语本《左传·僖公九年》:“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清 王夫之《六十初度答徐蔚子启》:“拜登不言颜甲,念雉坛之存者几人;晋祝将俟先庚,记鹤羽之归来隔岁。”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长生殿》:“黄六鸿 者,康熙 中,由知县行取给事中入京,以土物并诗稿,遍送名士。至宫赞 赵秋谷 执信,答以柬云:‘土物拜登,大稿璧谢。’黄 遂衔之刺骨。”
    • 7.
      文历释义:⒈见“文历”。 ⒉亦作“文歷”。帐册之类。宋 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其增造减工,糙恶生弊,走弄文历,支用自由,当职官吏,固宜黜罚。”《元典章·圣政二·救灾荒》:“经过军马,亦不得强行取要。社长明置文历,如欲聚众收顿,或各家顿放,听从民便。”《元典章·兵部三·起马置历挨次》:“止有走递铺马歷一扇,别无差拨小铺马文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元年》:“应今后文武知州军、诸路釐务、总管、副总管、鈐辖、都监见辞,并令上殿,批入料钱文歷。”
    • 8.
      比较教育释义:研究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的学科。通过比较不同的教育制度,探讨教育的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条件进行取长补短,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 9.
      行列式释义:若干数字组成的一个方阵,它的值是按下述方式可能求得的所有不同的积的代数和,求每一个积时依次从每一行取一个元因子,而这每一个元因子又需取自不同的列,作为乘数,积的符号是正是负决定于要使各个乘数的列的指标顺序恢复到自然顺序所需的换位次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 10.
      行取释义:⒈明清时,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 ⒉蒯知县为官清正,行取到京,钦授礼科给事中之职。--《警世通言》
    • 11.
      过切释义:⒈有所失误和相迫太急切。《穀梁传·僖公十年》:“丽姬 下堂而啼,呼曰:‘天乎!天乎!国,子之国也,子何遟於为君!’君喟然叹曰:‘吾与女未有过切,是何与我之深也!’”范宁 注:“吾与女未有过差切急。”⒉过分急切。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假使 清 廷不操之过切,铁路督办 端方 不火迫他,让他一方面软化那些知识阶级的首领,对地方上逐渐地用严烈的手腕进行取缔,四川 的乱子不一定就会闹到不可收拾。”⒊过分密切。俞平伯《重过西园码头》:“心余 无文名,又鲜他著作,此篇关怀生死过切,致多胡言谵语。”
    • 12.
      追纳释义:⒈谓收回。 《旧唐书·食货志上》:“自今严加禁断,所在追纳恶钱,一二年间使尽。”宋 王安石《诏允观文殿学士尚书左仆射新除集禧观使富弼乞判汝州》:“奏蒙授臣集禧观使敕牒,乞早赐追纳,且乞任 汝州 本任事。”⒉催交;补交。明 王世贞《中官考七》:“左监丞 林秀 等行取驛递船隻人夫,每月责官吏追纳佣钱。”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使 尚仁 欺隐果真,则按律宜照年追纳,因没入官,计亩论罪。”
    • 13.
      追骑释义:追击的骑兵。《史记·李将军列传》:“广 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新唐书·浑瑊传》:“怀光 追骑至,后军击却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至 五丈原,追骑益众。”

行取造句

1.每到开学的时候,我都要掂量一下前一个学期学习的情况,从而进行调整,进行取长补短。

2.妈妈从银行取出了所有的存款,给哥哥交了学费。

3.每到开学的時候,我都要掂量一下前一个学期学习的情況,从而进行调整,进行取长补短。

4.这个还达不到刑事犯罪的标准,建议先进行取证,然后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

5.孙悟空死心塌地地保护师傅唐僧一路西行取得了真经。

行取(xingq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行取是什么意思 行取读音 怎么读 行取,拼音是xíng qǔ,行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行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