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霞 [guān xiá]
1. 头戴霞冠。意谓成仙。
冠霞 引证解释
⒈ 头戴霞冠。意谓成仙。
引《文选·鲍照<升天行>》:“冠霞登綵阁,解玉饮椒庭。”
吕向 注:“冠霞冠,谓从仙也。”
冠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儒巾释义: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明 代通称方巾,为生员的服饰。宋 林景熙《元日得家书喜》诗:“爆竹声残事事新,独怜临镜尚儒巾。”清 李渔《怜香伴·婚始》:“小生儒巾员领,丑扮丫鬟,杂扮掌礼,众鼓吹纱灯引上。”丁玲《母亲》一:“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里供的是一个凤冠霞帔的老太太,而这里是一个儒服儒巾的少年。”
- 2.
儒服释义:⒈古代儒者的服饰。《礼记·儒行》:“鲁哀公 问於 孔子 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 对曰:‘丘 少居 鲁,衣逢掖之衣。长居 宋,冠章甫之冠。丘 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 不知儒服。’”郑玄 注:“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襌衣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 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⒉泛指读书人的服装。清 卓尔堪《从军行》:“上堂仍儒服,未忍换戎装。”丁玲《母亲》:“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里供的是一个凤冠霞帔的老太太,而这里是一个儒服儒巾的少年。”⒊谓作为儒生。明 李贽《答邓明府
- 3.
凤冠霞披释义:凤冠霞帔指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 也指古代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
- 4.
凤冠释义:古代后妃所戴的帽子,上面有用贵金属和宝石等做成凤凰形状的装饰,旧时妇女出嫁也用作礼帽:凤冠霞帔。
- 5.
坐牀撒帐释义:亦作“坐床撒帐”。旧时结婚的一种仪式。夫妇同入洞房对坐于床,傧相口诵赞诗,手撒五谷等物于帐,以求吉利,谓之“坐牀撒帐”。《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合家大小相见毕,先生唸诗赋,请新人入房,坐床撒帐。”《天雨花》第五回:“凤冠霞帔来妆束,参天拜地礼完成。双双送入新房内,坐牀撒帐闹盈盈。”《红楼梦》第九六回:“照南边规矩拜了堂,一样坐牀撒帐,可不算娶了亲了么?”
- 6.
霞衣释义:⒈以云霞为衣。南朝 梁 沉约《和刘中书仙诗》之二:“殊庭不可及,风熛多异色;霞衣不待缝,云锦不须织。”南朝 梁 江淹《惜晚春应刘秘书》诗:“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后用以指仙道所穿的衣服。唐 张籍《送宫人入道》诗:“名初出宫籍,身未称霞衣。”明 屠隆《綵毫记·祖饯都门》:“念卑人已服霞衣,我荆妻亦顶星冠。”清 叶申芗《本事词》:“门启,有人引入堂宇,见二仙子,璚冠霞衣。”⒉喻轻柔艳丽的衣服。唐 李峤《舞》诗:“霞衣席上转,花袖雪前明。”宋 柳永《荔枝香》词:“金缕霞衣轻褪,似觉春游倦。”《诗刊》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