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嫡 正嫡的意思
zhèng

正嫡

简体正嫡
繁体
拼音zhèng dí
注音ㄓㄥˋ ㄉ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dí,(1) 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组词】:嫡庶。(2) 正妻所生的。【组词】:嫡子。嫡出(正妻所生,区别于“庶出”)。(3) 亲的,血统最近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组词】:嫡亲。嫡嗣。(4) 系统最近的,正统的。【组词】:嫡系。嫡派。嫡传。

基本含义

指合法的、地位正统的、合乎法律规定的。常用来形容嫡系子女或合法继承者。

正嫡的意思

正嫡 [zhèng dí]

1. 指正室,嫡妻。正室之子,嫡子。

正嫡 引证解释

⒈ 指正室,嫡妻。

《后汉书·献帝纪》:“﹝有司奏﹞ 恭怀、敬隐、恭愍 三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皆请除尊号。”
《北史·段韶传》:“魏 黄门郎 元瑀 妻 皇甫氏,缘 瑀 谋逆,没官。 韶 美之,上启固请, 文襄 赐之,别宅处之。礼同正嫡。”

⒉ 正室之子,嫡子。

《南史·梁纪下·简文帝》:“矫为帝詔,以为次当支庶,宜归正嫡,禪位于 豫章王 栋。”


正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昏释义:⒈亦作“大婚”。指天子或诸侯的婚娶。《礼记·哀公问》:“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孔颖达 疏:“大昏,谓天子、诸侯之昏也。”清 赵翼《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期届大婚移殿早,礼尊正嫡过宫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这是什么话!无论皇上大婚已经多年,况且满汉没有联婚之例,那里来的这个话。”⒉昏昧。南朝 陈 徐陵《报德寺刹下铭》:“福彼羣品,俱排大昏。”唐 柳宗元《永州龙兴寺西轩记》:“孰能为余凿大昏之墉,闢灵照之户,广应物之轩者,吾将为之徒。”
    • 2.
      正适释义:正嫡,嫡子。适,通“嫡”。
    • 3.
      袒括释义:古丧礼,死者已小敛,吊丧者袒衣括发而吊。 语出《礼记·檀弓上》:“主人既小敛,袒、括髮。”《宋书·孝义传·何子平》:“﹝ 何子平 ﹞母丧去官,哀毁踰礼,每至哭踊,顿絶方苏。值 大明 末,东土飢荒,继以师旅,八年不得营葬,昼夜号絶擗踊,不闋俄顷,叫慕之音,常如袒括之日。”《周书·齐炀王宪传》:“吾与 齐王 异生,俱非正嫡,特为吾意,今袒括是同。”清 方文《述哀》诗:“浹旬书始到,旅次聊袒括。”
    • 4.
      韶茂释义:谓年轻有作为。《陈书·宣帝纪》:“皇太子 叔宝 继体正嫡,年业韶茂,纂统洪基,社稷有主。”

正嫡(zheng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嫡是什么意思 正嫡读音 怎么读 正嫡,拼音是zhèng dí,正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