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在党 在党的意思
zàidǎng

在党

简体在党
繁体
拼音zài dǎng
注音ㄗㄞˋ ㄉ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ài,(1) 存,居。【组词】:存在。健在。青春长在。(2) 存留于某地点。【组词】:在家。在职。在位。(3)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例句】:在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在乎。事在人为。(4) 表示动作的进行。【组词】:他在种地。(5)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组词】:在逃。在望。在握。在理。在朝(cháo )。在野。在世。(6)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组词】:在所不辞。无所不在。

dǎng,(1)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组词】:党派。党团。党委。党员。党章。党阀。党风。党纪。(2)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组词】:党羽。朋党。死党。(3) 指亲族。【组词】:父党。母党。妻党。(4)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5) 姓。

基本含义

在党指的是在党派或组织中担任职务或参与活动。

在党的意思

在党 [zài dǎng]

1. 加入了某党,如共产党的组织;政治面目是党员。

你在党吗?

[be a Party member;]


在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述三评释义:一述,就是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在党员大会上述职说事。 在述职说事时,要紧扣向群众承诺的事项,向党员汇报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三评,就是指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在评议时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坚持干什么就点什么,干什么就评什么,既客观地肯定成绩,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激发争创活力,促进承诺兑现。
    • 2.
      三大作风释义:指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为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毛泽东 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所指出。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 同志在党的七大的报告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规定为我们党的三大作风的第一项。”
    • 3.
      事无不可对人言释义: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公开。语出《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六:“他无私心,在党内没有要隐藏的事情,‘事无不可对人言’。”
    • 4.
      二万五千里长征释义:简称长 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转移。由于王明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均 先后被迫退出根据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 江,攻占了遵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 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中央红军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 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
    • 5.
      倒地释义:⒈横躺在地上。 ⒉谓把人杀死。《水浒传》第六二回:“你若要我倒地他,不是我诈你,只要把五百两金子与我。”⒊抗 日 战争时期,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按原价赎回过去贱卖给地主的土地。方升普《红偃师》:“上面说,巩县 琉璃庙沟 等地,正进行‘倒地’斗争,把凡是过去荒年贱价卖出去的土地,一律按原价赎回。于是,我们也立刻行动,一个声势浩大的‘倒地’运动,便在偃师南部山区开展起来。”
    • 6.
      党小组释义:中国共产党组织内最小的活动单位。党的支部委员会的下一级组织形式,但不是一级独立的组织,只能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活动。
    • 7.
      党的纪律释义:简称“党纪”。由政党制定,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由一系列规章、制度组成。中国共产党在党章中对党的纪律作了专门的规定,从中央到地方,还设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专门从事党纪的制定、教育、建设和查处等工作。
    • 8.
      土地改革释义:⒈简称土改。 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在党的“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总政策指引下,发动群众开展斗争,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倒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苏区进行了土地革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到1952年9月,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⒉泛指对土地所有制进行的改
    • 9.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释义:邓小平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编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分析、批判了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
    • 10.
      彭湃释义:(1896—1929)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原名汉育,广东海丰人。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1月领导成立了拥有十万会员的海丰县总农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中共广东区委农委书记,在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继又领导海陆丰农民起义。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农委书记。1929年8月在上海被捕,壮烈牺牲。
    • 11.
      方志敏释义:(1899— 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者。江西弋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农运部长。1927年11月发动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革命 根据地,后开辟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曾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闽浙赣 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政治委员等职。在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4年率领抗日先 遣队北上,1935年1月在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因叛徒告密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8月在南昌英勇就义。著有《可爱的中
    • 12.
      昱洁释义:昱:阳光照射,顶天立地之意,洁:干净。昱洁:在阳光照耀下,一尘不染地发展状大到顶天立地的地步。比喻:在党的伟大领导下,为环境和人类做出无比巨大的贡献。
    • 13.
      陈独秀释义:(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创办《新青年》《每周评论》。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思想、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8月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筹备成立中国共产党,进行建党活动,先后任中共中央局书记、委员长、总书记。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其后,对于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接受托派观点,在党内成立小组织,进行反党活动,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1932年10月被国民党政府逮
    • 14.
      陶铸释义:(1908—1969)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祁阳人。1926年入黄埔军官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曾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3年5月,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被营救出狱。出狱后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后创建了鄂中游击区。1940年到延安,先后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和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任辽宁、辽吉、辽北等省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等职。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
    • 15.
      鼎盛中华释义:鼎盛中华,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吉祥、如意,象征着我们在党的统治下鼎城千秋。

在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述三评释义:一述,就是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在党员大会上述职说事。 在述职说事时,要紧扣向群众承诺的事项,向党员汇报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三评,就是指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在评议时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坚持干什么就点什么,干什么就评什么,既客观地肯定成绩,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激发争创活力,促进承诺兑现。
    • 2.
      三大作风释义:指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为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毛泽东 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所指出。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 同志在党的七大的报告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规定为我们党的三大作风的第一项。”
    • 3.
      事无不可对人言释义: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公开。语出《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六:“他无私心,在党内没有要隐藏的事情,‘事无不可对人言’。”
    • 4.
      二万五千里长征释义:简称长 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转移。由于王明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均 先后被迫退出根据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 江,攻占了遵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 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中央红军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 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
    • 5.
      倒地释义:⒈横躺在地上。 ⒉谓把人杀死。《水浒传》第六二回:“你若要我倒地他,不是我诈你,只要把五百两金子与我。”⒊抗 日 战争时期,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按原价赎回过去贱卖给地主的土地。方升普《红偃师》:“上面说,巩县 琉璃庙沟 等地,正进行‘倒地’斗争,把凡是过去荒年贱价卖出去的土地,一律按原价赎回。于是,我们也立刻行动,一个声势浩大的‘倒地’运动,便在偃师南部山区开展起来。”
    • 6.
      党小组释义:中国共产党组织内最小的活动单位。党的支部委员会的下一级组织形式,但不是一级独立的组织,只能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活动。
    • 7.
      党的纪律释义:简称“党纪”。由政党制定,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由一系列规章、制度组成。中国共产党在党章中对党的纪律作了专门的规定,从中央到地方,还设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专门从事党纪的制定、教育、建设和查处等工作。
    • 8.
      土地改革释义:⒈简称土改。 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在党的“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总政策指引下,发动群众开展斗争,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倒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苏区进行了土地革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到1952年9月,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⒉泛指对土地所有制进行的改
    • 9.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释义:邓小平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编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分析、批判了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
    • 10.
      彭湃释义:(1896—1929)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原名汉育,广东海丰人。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1月领导成立了拥有十万会员的海丰县总农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中共广东区委农委书记,在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继又领导海陆丰农民起义。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农委书记。1929年8月在上海被捕,壮烈牺牲。
    • 11.
      方志敏释义:(1899— 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者。江西弋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农运部长。1927年11月发动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革命 根据地,后开辟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曾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闽浙赣 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政治委员等职。在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4年率领抗日先 遣队北上,1935年1月在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因叛徒告密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8月在南昌英勇就义。著有《可爱的中
    • 12.
      昱洁释义:昱:阳光照射,顶天立地之意,洁:干净。昱洁:在阳光照耀下,一尘不染地发展状大到顶天立地的地步。比喻:在党的伟大领导下,为环境和人类做出无比巨大的贡献。
    • 13.
      陈独秀释义:(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创办《新青年》《每周评论》。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思想、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8月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筹备成立中国共产党,进行建党活动,先后任中共中央局书记、委员长、总书记。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其后,对于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接受托派观点,在党内成立小组织,进行反党活动,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1932年10月被国民党政府逮
    • 14.
      陶铸释义:(1908—1969)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祁阳人。1926年入黄埔军官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曾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3年5月,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被营救出狱。出狱后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后创建了鄂中游击区。1940年到延安,先后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和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任辽宁、辽吉、辽北等省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等职。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
    • 15.
      鼎盛中华释义:鼎盛中华,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吉祥、如意,象征着我们在党的统治下鼎城千秋。

在党造句

1.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定能长风破浪,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2.在党的正确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工农业生产正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

3.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正在齐心协力,乘风破浪,前进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4.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乘风破浪,坚定不移地建设四个现代化。

5.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6.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7.张厂长在党委威信很高,就是在不正常的那几年,全厂仍保持如臂使指的局面。

8.在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上,大家对他在工作中得过且过、明哲保身的错误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9.在党的文艺政策贯彻落实以后,许多行将绝灭的艺术剧种,又如枯树生花,重新获得了生机。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短短的三年时间内便完成了经济恢复工作。

11.我们共产党人要搞五湖四海,不搞山头主义,决不允许有人在党内拉帮结派,结草衔环。

12.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3.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14.他们在党和人民的辛勤培育下,逐渐成长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15.在党的政策感召下,许多失足青年都获得了新生。

16.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正在为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面貌而奋斗。

17.在党组会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错误的原因所在。

18.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吹拂下,万象更新,形势喜人。

19.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奔向光辉灿烂的锦绣前程。

20.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在党是什么意思 在党读音 怎么读 在党,拼音是zài dǎng,在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在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