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1. 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一种天下为公,人人平等的社会政治理想。
英[ Great Harmony,the confucian ideal of perfect society; ]
2. 基本相同,在大的方面一致。
英[ be essentially the same; ]
3. 地名,在山西省。
英[ Datong; ]
⒈ 谓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
引《庄子·在宥》:“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
郭象 注:“其形容与天地无异。”
成玄英 疏:“圣人盛德躯貌,与二仪大道合同,外不闚乎宇宙,内不有其己身也。”
《列子·黄帝》:“子夏 曰:‘以 商 所闻夫子之言,和者大同於物,物无得伤阂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
⒉ 战国 末至 汉 初的儒家学派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与“小康”相对。这种理想社会曾为许多人所向往。 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 和 孙中山 都曾受过“大同”思想的影响。
引《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与,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⒊ 指国家统一。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今日天下大同,须为百代典式,岂得尚作 关中 旧意?”
王利器 集解:“此当 隋 时而言, 隋 统一天下,结束南北对峙局面,故云‘大同’。”
⒋ 大体相同。
引《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自 宛 以西至 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自相晓知也。”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六:“不过许多小异之中,也尽有大同的成分存在。”
⒈ 最和平安乐的盛世。
例如:「世界大同」。
⒉ 天地万物与人合而为一。
引《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
⒊ 大致相同。
引《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大宛国传》:「自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自相晓知也。」
《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天下反复未可知,相与州里,今虽小违,要当大同,欲共一言。」
⒋ 南朝梁武帝的年号(西元535~546)。
⒌ 县名。在山西省内外长城之间,是平绥铁路的中心,产煤。旧为大同府治。
1.古人说的大同世界就包括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意思。
2.怎么心烦意乱不能自已我都寄予极大同情。
3.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世界大同而前仆后继地奋斗着。
4.遇事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应通过民主讨论,积极协商,求大同存小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应以势压人。
5.除了一些华而不实的点缀之外,它们都大同小异。
6.他们俩写的字大同小异,随便叫一个就行了。
7.这两篇小说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是文字风格不同罢了。
8.关于扩建学校的计划,甲案和乙案大同小异。
9.这几部电视剧的情节大同小异,让人觉得毫无创意。
10.爱尔兰和葡萄牙的情况也大同小异。
11.全美国的情形都大同小异。
12.这些传言的形式大同小异。
13.这两个书法家,在下、运笔上大同小异。
14.你跟他的意见其实大同小异,有什么可以争论的?
15.从这样看起来,两人的结局大同小异。
16.这两个问题大同小异。
17.这两部电影虽然主角不同,剧情却是大同小异。
18.每个身体各不相同,大同毫米找到适合自己的减肥可能是一个健康的方式倾斜。
19.学生会是学校行政和党支部领导下的学生组织,服务于广大同学。
20.为了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外交上可以求大同,存小异。